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中,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验咨询的艾滋病抗体人员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人员血液标本均采用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查,最后比较两组不同方法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于进行检测咨询的1200例人员进行检测,数据显示,其中18例人员通过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占比为1.50%,剩下1182例人员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比98.50%;而对于胶体金法检测而言,19例结果为阳性,占比1.58%,剩下1181例人员进行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2%。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出现的18例阳性结果经艾滋病检测确诊后,全部为HIV感染者,由此可以看出联免疫法检测阳性率为100%,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为94.56%,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检测方法中联免疫法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法敏感性更高。结论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均有较高诊断意义,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艾滋病抗体检测过程中,应用联免疫法、胶体金法的具体情况。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10000份血清检测样本分别实施联免疫法、胶体金法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并对比两组差异。结果联免疫法检测的阳性率为0.31%,胶体金法阳性率为0.37%,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艾滋病抗体检测过程中,应用联免疫法、胶体金法的阳性率相近,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抗体检测
  • 简介:2.2 cNOSmRNA的表达  大鼠1h和4h组的cNOS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结果 鼠缺氧1h后脑组织中cNOSmRNA表达显著上升(P<,相应的缺氧后脑组织中cNOSmRNA在1h

  • 标签: 一氧化氮合 中的作用 合酶
  • 简介:十大功劳能使喂药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升高,本实验则通过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来反映十大功劳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十大功劳可使小鼠体内SOD活性升高

  • 标签: 丙二醛含量 功劳小鼠 含量影响
  • 简介:再灌注10min时血中SOD与CAT活性、MDA和ROS含量的变化炙甘草汤能明显提高再灌注10min时血中SOD活性(P<,再灌注10min时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再灌注10min时炙甘草汤处理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炙甘草汤能明显提高再灌注10min时血中SOD活性(P<

  • 标签: 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 大鼠体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新生和金属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大肠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接受化疗联合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化疗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转移率、中医证候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2(MMP-2)、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结果:观察时间为30月时,治疗组的术后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MMP-2、MMP-9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治疗组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术后转移率,降低术后转移风险;可改善中医证候,抑制血清VEGF与MMP-9表达。

  • 标签: 补肾解毒散结方 大肠癌 术后转移 血管新生 金属蛋白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切吸术和胶原溶解术共同治疗作用下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结论 [1]。将经皮切吸术和胶原溶解术分别开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它们各自的疗效,再与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共同作用下的疗效要优于单独治疗时的疗效。结论:综合往往是各取所长。对于治疗单 .纯腰椎盘突出症, APLD和 CCNL有着很大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腰椎盘突出 经皮切吸术 胶原酶溶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11月在我院进行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脑钠肽、血清D-二聚体、肌钙蛋白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效果显著。

  • 标签: 阿替普酶 低分子肝素钠 溶栓 肺栓塞 疗效
  • 作者: 牛璐璐1,王丽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09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关系,研究AGE是否通过EMMPRIN/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用AGE-牛血清蛋白(BSA)、EMMPRIN抗体、AGE-BSA+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AGE-BSA(0、50、100、200、400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24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和MMP-9的分泌量。结果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EMMPRIN抗体+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MMP-2、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在体外随着AGE浓度的增加刺激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浓度对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于我院进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治疗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两组,分别为“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无复流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MP-9水平均高于血流正常组(P<0.01)。结论PCI治疗前血浆MMP-9、hs-CRP浓度在理论上对预测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PCI治疗 无复流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住院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1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75例)和非END组(2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病史)、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像学资料(脑白质病变评分、脑微出血评分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Lp-PLA2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中Lp-PLA2水平。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NLR(2.5±0.5比2.3±0.5,t=2.9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8)mmol/L比(2.3±0.7)mmol/L,t=3.056]、入院NIHSS评分[(3.4±1.5)分比(3.0±1.4)分,t=2.080]和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比例[21.3%(16/75)比7.3%(15/206),χ^2=11.061]高于非END组,Lp-PLA2水平高于非END组[(240±26)μg/L比(180±23)μg/L,t=9.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OR=3.927,95%CI:2.918~5.016,P=0.020)、血Lp-PLA2水平升高(OR=1.026,95%CI:1.019~1.034,P<0.0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OR=2.715,95%CI:2.193~3.273,P=0.025)、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OR=4.552,95%CI:2.934~7.017,P=0.002)和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831,95%CI:2.412~3.197,P=0.028)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28~0.833,P<0.01);最佳截断值为189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腔隙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ERp29、MPO的表达量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ICP孕产妇作为ICP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因胎位不正及社会因素等原因选择剖宫产的8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TBA、AST、ALT水平及胎盘组织ERp29、MPO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P组血清TBA、AST及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ERp29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MPO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p29、MPO参与ICP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该病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ICP ERp29 MPO
  • 作者: 牛璐璐 1,王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 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关系,研究 AGE是否通过 EMMPRIN/ 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 用 AGE-牛血清蛋白( BSA)、 EMMPRIN抗体、 AGE-BSA + 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 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 AGE-BSA( 0、 50、 100、 200、 400 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 24 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 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 MMP-2和 MMP-9的分泌量。结果 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 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 EMMPRIN抗体 + 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 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 MMP-2、 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在体外随着 AGE浓度的增加刺激 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
  • 简介:开心散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肝脏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略),开心散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升高衰老小鼠脑,开心散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脑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略)表4 

  • 标签: 半乳糖衰老 小鼠酶 开心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剂量、溶栓时间阿替普,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合患者入院编号分组,分为观察组(入院尾号单数)60例、对照组(入院尾号双数)6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普治疗,予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标准剂量阿替普,并严格控制溶栓时间,可保证临床效果及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 溶栓时间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凝血Ⅲ(AT-Ⅲ)和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D、hs-CRP、AT-Ⅲ检查,评判上述指标和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D-D、hs-CRP、AT-Ⅲ检测结果比较,除空腹血糖(FB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其他各项指标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D、hs-CRP、AT-Ⅲ,可客观评价脑梗死程度。

  • 标签: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抗凝血酶Ⅲ 脑梗死程度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A2(Lp-PLA2)与脂蛋白亚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未服用降脂药物治疗的受试人群324例(其中CAD患者253例,非CAD71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Lp-PLA2水平、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分。结果与非CAD相比,CAD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较高(153.61±78.73vs131.41±65.49ng/ml,P=0.028)。单因素变量分析表明,CAD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大颗粒、中等颗粒及小颗粒LDL-C浓度均呈正相关(r=0.213,P=0.001;r=0.353,P<0.001;r=0.187,P=0.003),与LDL颗粒大小呈负相关(r=0.140,P=0.026);血浆Lp-PLA2水平与小颗粒HDL-C浓度呈正相关(r=0.180,P=0.004),而与大颗粒和中等颗粒HDL-C浓度呈负相关(r=0.133,P=0.034;r=0.154,P=0.014),然而在非CAD人群并无相关性。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CAD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各大小颗粒的LDL-C浓度以及小颗粒HDL-C浓度仍呈独立正相关(β=0.263,P<0.001;β=0.327,P<0.001;β=0.135,P=0.033;β=0.133,P=0.034)。结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不仅与LDL-C浓度及LDL-C各亚组分相关,且与小颗粒HDL-C具有相关性,提示Lp-PLA2与脂蛋白亚组分表型分布可能存在潜在相互作用。

  • 标签: 稳定型冠心病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LDL亚组分 HDL亚组分
  • 简介:摘要该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学/泊松玻尔兹曼表面积(MM/PBSA)方法计算了抑制剂OBA与胞内蛋白酪氨酸磷酸1B(PTP1B)的结合能。结果表明与实验值非常吻合。此外,进一步研究了抑制剂、蛋白与复合物相对晶体结构的均方根偏差(RMSD)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的了解OBA与PTP1B的动力学与相互作用机制,而且还可为以PTP1B为靶标的有效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抑制剂OBA 胞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 分子力学/泊松玻尔兹曼表面积(MM/PB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