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言焦虑(languageanxiety)是影响初中生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者不安、忧虑、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一种心理状态,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有关,语言焦虑因素制约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笔者对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归纳出初中英语课堂语言焦虑的成因,发现其对初中英语课堂学习的影响,并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到解决学生语言焦虑的三大干预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 标签: 初中英语课堂 语言焦虑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6例眼外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前20分钟的SAS评分明显优于入院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74%,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在手术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应激性刺激,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率,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眼外伤 手术 心理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断指再植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在临床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断指再植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加了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焦虑症护理中放松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82例焦虑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放松疗法,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2.94±1.12)分、97.56%(40/41),而对照组分别为(17.01±1.32)分、82.93%(34/4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护理中应用放松疗法,可改善焦虑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 标签: 焦虑症 护理 放松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黛力新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68例作为本次文章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行黛力新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黛力新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有积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黛力新 急性脑梗死 抑郁 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焦虑症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焦虑症 认知行为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6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11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3.7%,高于对照组的79.2%;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情绪,防止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后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症状心理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1;t=0.317,P=0.752)。干预2月后SDS自评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SDS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8,P<0.001),其中对照组抑郁程度明显较心理护理组严重。干预2月后SAS自评结果显示,两组SAS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1,P<0.001),其中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较心理护理组严重。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个性化 老年住院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社会功能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2013年3月到2014年9月选取我院救治的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150例,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以及焦虑,抑郁的检测。将出现社会缺陷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实行心理治疗和常规的治疗,其中实验组中还需要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中有40.00%出现社会功能缺陷,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的患者中有83.33%出现社会功能缺陷。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容易出现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改善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社会功能 抑郁 焦虑
  • 简介:“仪式感”忽然成了热搜,大家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的独家仪式:比如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把书打开,洗澡一定要选首自己喜欢的歌听,上厕所一定要看点什么东西,哪怕是洗发水说明书……

  • 标签: 焦虑 仪式感 说明书 洗发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双心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我院肿瘤科的食管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双心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及出院4个月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4个月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双心护理 食管癌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NP下降水平,LVEF升高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双心护理中采取传统文化《弟子规》等的学习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解除焦虑抑郁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对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和对照组(未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63例,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焦虑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1天和术前麻醉前这两个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相应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试验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焦虑现象、降低血压、缓解心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心率 血压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科行剖宫产产妇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术前焦虑情况。结果入科时两组SAS焦虑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量表得分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P<0.05,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应大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护理 术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疾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方法 将 88例焦虑与抑郁型消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通过问卷调查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 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 61.36%( 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焦虑与抑郁型消化患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焦虑与抑郁型消化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终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终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好于参照组,焦虑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其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中使用临终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临终综合护理 晚期肝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HAMD评分、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在HAMD和SDS评分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来说,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患者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肢体运动情况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肢功能锻炼 脑卒中偏瘫 焦虑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