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咳嗽患儿 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 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儿肺炎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 肺炎 喘嗽 优质护理
  • 简介:我的鱼护用了很久,有些老化了,但我一直没舍得换掉。一天我钓了几十斤,鱼情出奇的好,一尾十多斤的大草鱼被我制伏,我美滋滋地将鱼扔进鱼护,这大草鱼在鱼护中一通折腾--蝴蝶效应,鱼护里的其他鱼也跟着折腾,我的鱼护就这么光荣牺牲了,所有的鱼获也全部跑掉了。

  • 标签: 鱼护 经历 蝴蝶效应 草鱼 鱼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喘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喘临床治疗中介入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临床质量,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喘嗽 临床护理路径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止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止散加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散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顽固性咳嗽 止嗽散加味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在 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符合吸指征的 ICU人工气道患者 3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6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间隔时间、吸次数、吸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 SpO2 升高值、 VT升高值、 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吸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次数低于对照组,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可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ICU人工气道 旋转吸痰管 360°吸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体外振动排和传统人工拍背排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排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拍背排,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机振动排,两组均护理10d,比较两组排护理后患者的肺部湿啰音、量、颜色等。结果两组护理前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液量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变白时间及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体外振动排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拍背排,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患者乐意接受,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体外振动排痰 传统人工拍背排痰 AECOPD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吸管在成人人工气道清除痂中的效果。方法将82例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痂形成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41例清除人工气道痂,吸时用小型号(6号)吸管,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对照组41例则为常规法,选用14号吸管,吸时不能同时给氧。结果观察组吸一次清除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过程中对呼吸、心率、收缩压、SPO2的影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过程中患者不舒适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型号(6号)吸管在清除成人人工气道痂中效果优于应用一般型号(14号)常规吸法。

  • 标签: 吸痰管 人工气道 痰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震动排机与人工手法拍背排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排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人工手法拍背排组(人工组)和震动排机排组(机械组),观察患者排治疗一周后的日均排量、SPO2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排护理SPO2均有显著提高,日均排量机械组优于人工组(P<0.01);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组明显缩短(P<0.05,P<0.01)。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机械组明显优于人工组(P<0.05)。结论震动排机不受患者体位限制,排效果比人工手法拍背排好,缩短了住院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排痰方式 COPD 肺部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在 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符合吸指征的 ICU人工气道患者 3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6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间隔时间、吸次数、吸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 SpO2 升高值、 VT升高值、 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吸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次数低于对照组,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可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ICU人工气道 旋转吸痰管 360°吸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吸器气管内吸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及液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涂片镜检、液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液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液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 诊断价值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排中振动排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76例开胸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等量数字随机法进行研究,对照组、试验组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振动排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排量、SpO2水平、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排量、SpO2水平、临床疗效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开胸术后患者采用振动排护理方案可提升患者排量和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方案 开胸术后 排痰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治气是指在治疗病时重在治气,通过治气而达到治的目的。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等使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诸病源候论》所言“者,涎液凝聚。”一旦产生,又可成为加重病情或引起新的病的致病因素,造成“百病兼”。正如李时珍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痈,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人肝则隔痛干呕寒热往来……”亦如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云“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上述理论充分阐述了病的产生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治病必须治气,正如《证治准绳》云“善治者,不治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治浊,实脾士,燥脾湿治其本”,脾为生之源,健脾士当是治本,然而丹溪则又认为“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善治者,不治而治气”,病治气即是必先固摄正气,调理脏腑气机,其中又以脾气为重点,再结合化痰浊,从而达到“气顺则自除”的目的。这是继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又一治疗大法,同时又从治疗角度上阐述了痰饮病的病理机制。笔者运用病治气的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 痰病治气体会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吸技术在继承一些传统的好的基础方法的同时,也有了新的进展。针对各种情况的患者,采用合理的吸方法和吸前后的妥善处置与观察,对患者的通气与换气都起到了好的效果。对患者安全起到更好的保障。

  • 标签: 吸痰 湿化 膨肺 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