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血液病。不同程度的瘙痒是本病一个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症状。PV患者首发瘙痒,就诊皮肤科,常因其皮肤临床表现而掩盖或忽视其原发病,造成漏诊或误诊,关于本病的皮肤临床表现国内外报道较少。本院最近诊治1例以瘙痒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抗瘙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瘙痒 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随顽固性皮肤瘙痒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产生顽固性皮肤瘙痒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发生顽固性皮肤瘙痒的因素为钙磷代谢异常、营养不良、不良的卫生习惯、过敏反应和神经肌肉受累。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随顽固性皮肤瘙痒的因素复杂多样,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顽固性皮肤瘙痒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门诊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分别为94.74%,78.95%,15.79%,5.2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分别为68.42%,18.42%,50%,31.58%,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烦躁,1例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烦躁,4例失眠,2例厌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经对比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看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瘙痒评分(8.2±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2±5.8)分,(P<0.05)。结论在尿毒症伴发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助于患者有效的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 标签: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液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对81例血液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组,血液透析(HD)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及透析第4、8、12周后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及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疗效观察HD+HP组优于HDF组,更优于HD组。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皮肤瘙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使用套管针皮下留置实施治疗,同时配合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则使用普通药物治疗,配合一般临床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皮下留置套管针 瘙痒性皮肤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10例。A组采用CRRT—CVVH模式治疗,每2周1次,每次治疗时间10-12小时。两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每周2—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为2个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肾脏功能、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结果A组瘙痒症状消失5例,明显好转7例,B组6例瘙痒症状加重,4例改善不明显,A组甲状腺旁腺激素(PTH)较透析前下降显著,B组PTH改变不明显。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明显优于单纯血透。

  • 标签: CRRT CVVH 瘙痒
  • 简介:摘要本文系作者多年来,通过穴位排淤疗法康复陈旧性皮肤瘙痒的患者29例,疗效显著。男患者18例,女患者11例,最小5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2.4岁。病史最短2年,最长30年,平均病史10年。治愈率97%,有效率99%,无效率1例,最少治疗4次,最多治疗21次,随访2年无复发。

  • 标签: 穴位排淤 顽固性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协同护理、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患者 20例,均在基础皮肤护理基础上,其中 6例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 7例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 7例采用普通血液透析配合药物治疗,结果: 20例皮肤瘙痒患者的瘙痒症状根据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而瘙痒症状的改善亦不同,结论:血液灌流( HP)串联血液透析 (HD)治疗尿症皮肤瘙痒效果最显著,高通量透析治疗效果次之,普通血液透析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改善不明显。

  • 标签: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治疗方法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合并皮肤瘙痒问题的患者,对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再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在这64例患者中,因为电解质代谢障碍引起皮肤瘙痒的患者有39例(60.93%),因为氮质代谢产物刺激引起皮肤瘙痒的患者有18例(28.13%),因为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的患者有7例(10.94%)。给予这些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皮肤瘙痒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0例(31.25%),得到了明显好转的患者有41例(64.06%),无效3例(4.69%),总有效率为95.31%。结论电解质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刺激、过敏反应等均是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必须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的瘙痒症状得到及时缓解,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润燥疏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70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润燥疏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燥疏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肤瘙痒 老年 润燥疏风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洗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皮肤瘙痒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中药洗浴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观察组患者每周实施一次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同时进行两次常规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静脉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PTH)、尿素氮(BUN)与肌酐(Cr)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检验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效果,进而更加全面的清除体内毒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87例,平均分为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1组与联合治疗2组,每组29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治疗组行单纯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治疗1组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联合治疗2组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4周、12周后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皮肤瘙痒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12周后联合治疗2组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皮肤瘙痒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1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应用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等毒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连续血液净化;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中文版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中文版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皮肤瘙痒状况、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皮肤瘙痒状况、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FIIQ总分和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对睡眠的影响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46 ± 0.94)、(1.83 ± 0.26)、(1.92 ± 0.29)、(1.86 ± 0.23)分,低于对照组的(12.36 ± 1.24)、(2.69 ± 0.31)、(3.02 ± 0.42)、(2.91 ± 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4.79~21.90,均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DLQI总分和症状感受、日常生活、娱乐休闲、工作学习、治疗5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55 ± 1.27)、(2.85 ± 0.29)、(2.11 ± 0.32)、(2.47 ± 0.29)、(1.72 ± 0.25)、(2.21 ± 0.27)分,低于对照组的(14.47 ± 1.78)、(3.92 ± 0.37)、(1.57 ± 0.22)、(1.64 ± 0.25)、(1.26 ± 0.18)、(1.21 ± 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67~23.80,均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KDQ总分和躯体症状、疲劳、抑郁、挫折4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21.66 ± 15.91)、(27.36 ± 3.02)、(24.44 ± 3.44)、(26.71 ± 3.58)、(19.28 ± 2.66)分,高于对照组的(108.38 ± 14.69)、(24.51 ± 2.64)、(22.60 ± 3.41)、(22.45 ± 3.47)、(14.92 ± 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07~-2.65,均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状况,缓解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症状的消除以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85-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125.20±3.17)mmHg、DBP(79.50±1.95)mmHg、PTH(275.83±8.44)ng/ml、有效率97.67%、低血压发生率2.33%。对照组治疗后SBP(85.62±2.40)mmHg、DBP(59.13±1.57)mmHg、PTH(342.71±6.45)ng/ml、有效率88.37%、凝血发生率2.33%、低血压发生率9.30%、出血发生率4.6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114例DM皮肤瘙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中、西医分组治疗,比较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采取中医治疗DM合并皮肤瘙痒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证明中医经多年治疗DM皮肤瘙痒症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皮肤瘙痒 中医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