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 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 +唑来膦酸治疗模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判定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骨转移进程,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 标签: 放疗 唑莱膦酸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扶正消瘤汤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6例从2016年4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并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并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与分析组)进行区别治疗,每组各33例。采用常规化疗措施对一般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患者服用扶正消瘤汤进行联合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KPS卡式功能状态评分法)和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分析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与生活质量总改善率93.94%均优于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79%与生活质量总改善率75.76%,且两者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分析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优于一般组患者,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一性的常规化疗相比,加用扶正消瘤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并且还能够在优化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扶正消瘤汤 消化道恶性肿瘤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方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改善,关注患者的疼痛度缓解情况。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伴有疼痛,在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中抽取了82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局部放疗措施,完成对比实验。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率为85.4%,对照组为75.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止痛起效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为(7.2±2.3)d,对照组为(3.4±1.3)d,由此我们认为在疼痛改善上,观察组更具有优势。结论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治疗方案能更好的协助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治疗,并缓解疼痛度,具有积极的效用。

  • 标签: 局部放疗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骨转移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在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比较上,两组的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幅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路径来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效优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 恶性肿瘤化疗 消化道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恶性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均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选择60例正常肌肉作对照。结果良性肿瘤恶性肿瘤ADC值与正常肌肉ADC值对比存在显著差异;b值为800s/mm2和1000s/mm2时恶性肿瘤ADC值与良性肿瘤组对比显著较低;b=1000s/mm2时特异度(86.36%)、灵敏度(70.83%)、准确度(82.35%)最高,诊断效果较佳。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恶性鉴别与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MRI弥散 骨肌肿瘤 良恶性鉴别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方法回顾性分析对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包括化疗前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血糖监测、运动指导等一些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在化疗期间内均可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无一因为糖尿病或并发症而终止治疗。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化疗期间血糖维持平稳,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恶性肿瘤 糖尿病 化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胸部恶性肿瘤术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2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 6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传统护理措施的传统组( n=33),一组为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预防性组( n=33),对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防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6.06%,传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4.24%,差异显著,预防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 p<0.05),且预防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 p<0.05)。结论 在胸部恶性肿瘤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恶性肿瘤 胸部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痛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化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7%,其中显效占 64.44%( 29/45)、有效占 33.33%( 15/45)、无效占 2.22%( 1/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56%,其中显效占 33.33%( 15/45)、有效占 42.22%( 19/45)、无效占 24.44%( 11/4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治疗前 NK细胞活性( 44.4±9.7),治疗后 NK细胞活性( 51.2±14.1),对照组治疗前 NK细胞活性( 40.9±7.9)治疗后 NK细胞活性( 38.4±9.9),实验组治疗后 NK细胞活性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恶性肿瘤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恶性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饮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和口腔溃疡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饮食护理 护理干预 消化道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孟萌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济宁    272100)  【摘    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肿瘤的并发症。恶性肿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容易引起肺栓塞。诱发因素主要以高凝血、手术创伤大、卧床休息长、疼痛、压力等。妇科肿瘤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导致妇科肿瘤患者DVT风险较高。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较为严重,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严重者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和治疗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妇科肿瘤临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研究和分析护士组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共收治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16%)少于对照组(38%),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晚期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开展镇痛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晚期恶性肿瘤 中重度疼痛 硫酸吗啡缓释片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在评价肝脏恶性肿瘤激光消融术后疗效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的价值。方法将50例接受肝脏恶性肿瘤激光消融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手术后对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技术、常规超声、增强CT检查用于评价其疗效,同时将DSA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评价疗效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激光消融术疗效的评价准确率为98.00%,高于增强CT的96.00%,且和常规超声的46.00%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评价肝脏恶性肿瘤激光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激光消融术 超声造影技术 疗效评价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 CIK细胞因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 年 5月— 2019年 8月,将 84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常规护理);观察 42 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对 CIK细胞因子治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接受 CIK细胞因子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其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了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恶性肿瘤 CIK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化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其中显效占64.44%(29/45)、有效占33.33%(15/45)、无效占2.22%(1/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其中显效占33.33%(15/45)、有效占42.22%(19/45)、无效占24.44%(11/4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NK细胞活性(44.4±9.7),治疗后NK细胞活性(51.2±14.1),对照组治疗前NK细胞活性(40.9±7.9)治疗后NK细胞活性(38.4±9.9),实验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恶性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高蛋白肠内营养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高蛋白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均衡肠内营养液,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7天检测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指标、记录术后肠内营养液耐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体重、TSF、ACM、体重丢失率下降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清中的总白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前清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LY)、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液,并发症无差异。结论: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可耐受高蛋白肠内营养液,早期应用有效减轻体重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肠内营养 高蛋白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破溃伤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份至2018年10月份收治的1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开展常规形式的护理之后,对花菜样或者是火山口的破溃伤口进行造口袋的收集以及异味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换药次数以及伤口的护理效果,运用WHOQOL-100评价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运用NRS对患者疼痛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患者的破溃伤口进行造口袋以及棉垫处理之后能减少换药次数,对患者实施止疼处理之后能减少其疼痛度,患者质量评分从30.28分提升到38.39分。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破溃伤口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伤口的溃烂情况,能减少患者的身体疼痛度,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破溃伤口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