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新课程评价理念已逐渐被教师接受,但在评价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实质性转变以及如何使评价发挥最大效能等问题上仍不容乐观。现实呼唤我们关注这一课改难题。“以学论教”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是在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探索》成果的基础上,

  • 标签: 发展性评价 “以学论教” 教学过程 实践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理念
  • 简介: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多数研究者和实践者比较关注对构建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或者对评价组织实施中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但对评价后期数据处理与应用效果的研究不足,使评价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和结果的信服度存有质疑。本文通过评价实践和数据分析,在考虑影响数据统计的关键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应用标准差计算公式和线性标准分的计算方法对评价分数进行初始化处理,确定了课程类型分数的差异化处理方案,提出了对评价后期数据处理的新模式,提出了可持续改进教师课堂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

  • 标签: 评价 数据处理 反馈
  • 简介:借鉴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在"优秀教师资格认证"中所采用的档案袋评价,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实习与档案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真实地考察申请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 标签: 教师资格认证 档案袋评价 教育实习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延展与创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能够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也是,信息时代下重要的人才培养策略。本文简要分析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并提出具体的课程评价策略,系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 标签: 核心素养,高中生,信息技术,评价建议
  • 简介:绩效工资改革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及合理性有待提高。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高校绩效考核综合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校教师 绩效工资 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去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的甄别与选拔,学业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给予学生自信,赏识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和闪光点,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能愉快地、自信地学习。

  • 标签: 小学英语 评价 赏识 自信 学生发展
  • 简介: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欲对英语学习者文化意识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却没能找到适用的评价工具,更缺乏一种可以遵循的评价模式。这一现象引发我们对英语文化意识评价的研究。从反拨作用机制看,文化意识评价的实施能够促使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方法等做出调整,落实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基于反拨作用机制的视角的分析诠释了文化意识评价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研究路径的可行性。这不仅为后续研究架设可行性路径,也为文化意识评价体系建构奠定基础。

  • 标签: 文化意识评价 英语测试 反拨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课程标准》推崇评价目标多面化,评测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样式化。学生发展的多个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展现,也应该经过评价促使同学们的发展,反应同学们发展的信息。务必探求和多元的目标一样的评价方式,构建促使学生拓展和老师提升的评测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变波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上评价的改变,同学们数学作业评价的改变,学生学习评价的改变等。本篇文章着重论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希望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 标签: 小学数学 作业评价 实践
  • 简介: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和新理念的科学指导下,英语教师在深入开展初中教学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初中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通过评价教学主体多元化、协同发展,促进学校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有序、科学地进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例如,英语教师普遍忽视了英语教学绩效评估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评估主体作用,评估的具体内容、程序和标准还不够完善,影响了英语教学评估在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在加强初中英语教学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对策。

  • 标签: 初中英语 多元化教学 评价体系
  • 简介:微格教学中的反馈和评价在提高在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微格教学中的评价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缩小过程与目标的差距,及时改进教学,是一种即时的评价,使评价工作处于动态过程之中。

  • 标签: 微格教学 反馈与评价 从教能力
  • 简介:200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次均采用了含听力部分的试卷,并将该部分按30分的分值计入了英语试卷总分。考后,考生、英语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普遍认为,2003年的高考英语试卷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突出能力;题量合适,选材丰富、时代感强,各部分试题难易搭配恰当,重点突出,能够考查出考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地完成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和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任务。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高考英语试卷比2002年稍容易一些,难度为0.53(2002年为0.50);标准差为22.76,说明不同程度的考生在这套试卷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区分;α信度为0.867,说明该试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标签: 2003年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试题评价 英语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下,核心素养已经变成各教育部门的重要话题,这也是新时代大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新的要求。那么,英语作为学习生涯里面最为重要的科目,在初中阶段时英语学习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能够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就是结合实际,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述说关于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水平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方法。更好的完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目标,从总体上提高英语的基本素养,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初中学生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教学评价
  • 简介:为贯彻落实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的"两依据一参考",宁波大学自2016年起,在"三位一体"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积极探索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在报名环节,设置前置条件,框选生源;在评审环节,确定维度规则,好中选优;在面试环节,深入测评,精准选才。通过探索实践,使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实现了可行性、科学性、引领性,为完善多元化的高校人才选拔模式奠定基础。

  • 标签: 高考综合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选拔模式
  • 简介:2003年高考为选考生物单科的考生准备了两份试卷,即新课程卷和旧课程卷。新课程卷是为学习新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江苏、河南和辽宁三个省;旧课程卷是为学习旧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广东和广西两个省、区。一、总体评价(一)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试卷从命题指导思想到试卷试题的设计与2002年的基本相同命题坚持了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指导思想。试卷在题量、题型、题型比例、难度等方面与2002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保持稳定。题目在考查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直接呈现和考查内容相对隐蔽,以及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试题设计思想和设

  • 标签: 2003年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试题评价 生物
  • 简介:2003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依据《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在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融入了新课程新大纲的理念。试题立意更加新颖,选材不拘一格,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的潜能。数学八套试卷顺利实现了新老课程考查的过渡,试题立足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起到了区分考生、积极引导中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向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方向发展的作用。一、总体评价(一)考查数学思想,突出能力立意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是高考试题改革的重点之一。2003年数学试题紧扣《数学科考试说明》,强调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突出

  • 标签: 2003年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试题评价 数学
  • 简介: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高考试题重点考核的是大学新生所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考试范围要遵循中学大纲;题型设计上要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是高考各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当然也是试题评价的标准。一、总体评价(一)全卷模式基本稳定,准确体现《考试说明》要求2003年是进行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实验的第四年。广东、广西实行“3+大综合+1”科目组,采用旧大纲教学,考试使用化学旧课程卷。江苏、河南分别实行“3+1+1”、“3+大综合+1”科目组,其中化学采用新大纲教学,考试使用化学新课

  • 标签: 2003年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试题评价 考试范围
  • 简介:美国私立高中联盟推出的学生评价新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8个方面,从传统的认知领域扩展到品德、习惯、创新、领导力、团队精神等非认知领域,用描述性评价取代分数报告。新模式是对传统评价理念、标准和方法的变革,反映了人们迫切希望改变当前令人焦虑的教育状况的愿望,但是在现实中面临严峻挑战,比如会拉大教育差距,用于大学招生可能会出现腐败和不公。

  • 标签: 学生评价 高校招生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