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史学是一门启人心智的学问。它对于我们的吸引力,是与它所面临的挑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学所仰赖、所辨析的丰富材料,所关注、所回应的特有议题,是我们要终生面对、尽心处理的对象(1)。史学领域中新议题与新研究的出现,有赖于史料范围的不断开拓。距今86年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即指出新材料与新问题对于"一时代之学术"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史料整理 宋代 史学领域 历史学 新材料 吸引力
  • 简介:五七干校不仅担负着干部“下放锻炼”、“重新学习”的任务,也承载着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的使命。作为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他们通过干校既要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干群关系),又要解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甚至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为当时知识分子已被当成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正是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干校的理论与实践折射出一些中国近代以来激荡、张扬的思潮。

  • 标签: 五七干校 知识分子 被管理者 资产阶级 理论与实践 干群关系
  • 简介:本文在考察故训旧注的基础上,对《论语》“御人以口给”的“给”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敏”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给”有“捷”义,不训为“足”、“供给”或“辩”;“敏”应解作“勉”,不训为敏疾之“疾”。

  • 标签: 论语
  • 简介:《辽史》中有两个秃里。《辽史》卷二五《道宗纪五》、《辽会要》卷0《边域·阻卜》:大安八年冬十月,“辛酉,阻卜磨古斯杀金吾哈古斯以叛,遣奚六部秃里耶律郭三发诸蕃部兵讨之。”《辽史》卷六一《刑法志上》:“穆宗应历十二年,国舅帐郎君萧延之奴海里强陵拽刺秃里年未及之女,以法无文,

  • 标签: 《辽史》 刑法志 里耶
  • 简介:《元史》中有两个仅出现一次的地名“马金山”与“忽兰荅班”,分别见於卷三五《文宗纪四》和卷一○○《兵志三》,然通过对勘相关史料,此地名皆有误,前者实应作“金马山”,後者实应作“忽兰荅班”,中华书局点校本皆未校出。兹作辨正如下。

  • 标签: 《元史》 地名 金山 辨正 中华书局点校本 札记
  • 简介:1938年1月陶德曼调停失败至年底汪精卫出走近一年的时间里,军事上的失败和外交上的困境,对国民党高层人士造成很大压力,蒋介石等人在对日和态度方面时有反复。在此期间,蒋介石作为战时体制中最高、最后的决策者,虽然对战局也有过消极的看法,对于外来的调停有过幻想,也不反对与日方进行虚与委蛇的接触,但最终守住了抵抗侵略、拒绝投降的底线,从而为国民党政权的主体部分留在抗日营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1938年 国民党 对日和战态度 蒋介石日记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战争的性质特点和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和制定了一整套抗日民族统一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倡导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线,建立国际抗日统一线的方针和对外政策,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注意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以调促推,以退为进;坚持独立自主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组织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线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 标签: 策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在第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南方军于1942年春天攻占了缅甸。为了切断中国当时的唯一国际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日军实行了“断”作战方案,以第56师团6个联队与第2师团及第18师团各一部,于1942年5月3日,进犯中国西南边疆云南省。

  • 标签: 侵华日军 云南 细菌战 罪行调查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遵义会议召开了三天,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但遵义会议能够顺利召开,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标签: 遵义会议 “左”倾教条主义 中共中央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领导地位
  • 简介:外力楔入,开埠烟台商业向近代化转型.作为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烟台对外贸易骤增,土特产品出口和洋货进口悉由此集散,成为山东直接与国际贸易相连的贸易中心.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了市场分布的传统格局,逐步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体系.新型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出现,新的经营模式运用,新式商业行业的涌现,新式企业的创办,表明了商人也开始了近代转型.

  • 标签: 近代城市 商业格局 烟台
  • 简介:经最新研究考证,并经周尔辉等同志的证实,周恩来曾祖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迁居淮安,并在淮城附马巷买房定居。对周家迁居淮安的兴衰,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周恩来 兴衰 祖辈 研究考证 淮安 迁居
  • 简介:麂子:知汝今年已十岁,有知识,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略识大意。至于事亲当孝,事君当忠,事长当顺,处友当信,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此不待问而知也。雇子、麝子尚少,当步步友爱教之。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闻小儿辈谈俚语鄙事,则正色待之。

  • 标签: 黄道周 接人待物 《杖后示儿书》 家庭教育
  • 简介:如果说方志资料工作在本届志书修成之前是为编修各级志书服务的话,那么,书成之后,方志资料工作的取向和前景将是怎样呢?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两种动议:一种认为志书修成、功成名就,把收集的资料和在修志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稿本,分宗立卷,交给当地的档案部门,收摊毕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本届志成之后,方志资料工作,应利用自身资料全面、系统、连贯的优势,独辟蹊径,广泛地开展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笔者赞成一种意见,并在实践中有一些新的体会。

  • 标签: 资料工作者 文明建设服务 方志 原始资料 社会主义 资料室
  • 简介: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十分悲痛,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悼。周恩来是江苏淮安人,家乡人民对他有着十分真挚的感情。

  • 标签: 事件爆发 南京事件 爆发前前后后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一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崇彝所著《道成以来朝野杂记》,系据著者手稿迻录付排,是一部记载清道光、咸丰以来直到解放前北京掌故和风土人情的笔记书。著者崇彝,字黼丞,亦字泉孙,号巽庵,别署选学斋主人,姓巴鲁特氏,正蓝旗

  • 标签: 杂记 道咸 解放前 正蓝旗 古籍出版 迻录
  • 简介:东方国家的西化改革,奥斯曼帝国开始最早(1792年),其中1839—1876年的改革史称"坦齐马特"时代。1876年12月,奥斯曼帝国史上第一部宪法颁布,比日本宪法的诞生早12年。奥斯曼帝国1876—1878年的第一次宪政,让西方人对土耳其政治家刮目相看。但在不满两年的君主立宪政治之后,又走上哈米德世专制的道路,从1878年到1908年持续了30年之久。哈米德世推行专制,却未公开废宪,也不放弃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某些领域仍然在开放。其得失值得后人研究。

  • 标签: 米德 坦齐马特 日本宪法 东方国家 教育改革 改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