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柏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名篇,长期以来被视为七言诗或联句诗之始,不过其成篇时间却仍存争议。本文在梳理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通过辨析《柏台诗》最早出处的《东方朔别传》与《汉书·东方朔传》及东方朔故事流传的关系,指出《别传》虽非《汉书》蓝本,但其成书却不晚及束汉,由此确认《柏台诗》成于东漠之前。进而以《柏台诗》中若干“另类”叙述为线索,推测《柏台诗》并非如序文所说作于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而是成篇于平帝元始五年(5)以後,七言诗体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文体背景。

  • 标签: 柏梁台诗 真伪 成篇时间 七言诗
  • 简介:光华先生的新著《诗词格律理论与创作实践》,论述诗词格律理论深入浅出,疏密得当,且以其大量的诗词作品为例证予以论析;其诗词作品情真意挚、立意高远,既具有古典诗词之韵味,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该书是一部将诗词格律理论与自己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佳作。

  • 标签: 梁光华 诗词格律 创作实践
  • 简介:《文选》卷五六“铭”类收録此体文章,计有五篇:汉代班孟坚《封燕然山铭》、汉代崔子玉《座右铭》、西晋张孟阳《剑阁铭》以及萧陆佐公(470--526)《石阙铭》、《新刻漏铭》。粗略看去,这五篇作品文体相同,

  • 标签: 萧梁 焦虑 正统 政权 《文选》 “铭”
  • 简介:儒家内部既有共同的理念,又有分歧。后代儒家怎样阐释前儒文本、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新语》阐释《谷》、《公羊》两传为例,结合汉初的时代背景,论述陆贾《新语》引用两传之文、义,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新语》大部份继承了《谷》、《公羊》的原义,很少与两传不同。陆贾在引用两传时,提出他的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君主修齐而治平,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希望藉此为刘邦施政提供理论。

  • 标签: 儒家 陆贾 《新语》 《谷梁传》 《公羊传》
  • 简介:元代家臣根据其出身亦即“根脚”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大根脚家臣与小根脚家臣。前者权力基础稳固,后者则权力基础脆弱,在日常政务中虽能受到一时的重用,但也很容易失势倒台,受到严厉清算。“两之战”后塔失铁木儿与倒刺沙遭遇的差异反映了这两类家臣不同的政治命运。大根脚家臣尽管名分上不过是大汗奴仆,实际上却也存在着大根脚家臣限制乃至威胁皇权的倾向,其中原因在于元代皇权的内在矛盾。

  • 标签: 元代 家臣 根脚 皇权
  • 简介:成书于唐代初年的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证宏富,却对代顾野王《玉篇》几乎未加徵引,然而出现了多处与《玉篇》高度一致的讳改字现象,据此线索可为玄应《音义》暗引《玉篇》寻绎确凿的新证。

  • 标签: 玄应 一切经音义 梁讳改字 暗引 玉篇
  • 简介:本论文旨在介绍和评价晚清法国来华传教士樊国的名著《北京:历史和描述》。评介从三个角度展开:褒贬皆有的百科书、虚实兼顾的信息库、教士眼中的社会图。结尾部分,试图探讨该书呈现出的这三个特点所传达的信息。

  • 标签: 中国 北京 历史 描述 天主教
  • 简介:中国细石器及其工艺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平衡的,典型的细石器几乎见于中国北方并且长时间延续了下来,而中国南方的细石器遗址则分布稀疏。南北方细石器在分布、延续、工艺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南北方两个存在细石器技术的遗址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从中有所启示。

  • 标签: 细石器 虎头梁遗址 西樵山遗址
  • 简介:案例村水族与苗族分族分寨而居,两族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界"与"合",体现两族的互动与交融。本文通过对村中族际经济活动的田野工作,揭示了族际经济活动与族际关系之间的关联,相对以往的经济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研究而言,期望能有一定的拓展及推进。在这个多族群共生共存的村落共同体中,水、苗两族村民互动互为的经济活动过程体现水、苗两族互信互惠的关系,体现族际双向互动过程中族际关系的解构与建构,呈现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生态,印证了族际基于情感、信任与互惠而型构的情谊道德经济。族际的经济活动反映族际基于互信及双向情谊互渗且合谋的交往交流过程,体现族际的交融,进而体认到基于族际互信机制与族际间经济互助机理的建构,形塑族际情谊道德社会。

  • 标签: 经济交往 边界 认同 互动 交融 民族关系
  • 简介:传统文学史线性叙述的方式遮蔽了文学在具体时空中存在的本真面貌,为了尽可能还原一段时间内文学的存在方式,本文以鲍照和他所代表的诗人群体在宋齐三代身份的变化来探讨一种文学风气变革的具体过程。

  • 标签: 鲍照 幕僚诗人群体 接受
  • 简介:热爱西藏的美籍华人、美国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冠军先生作为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出席了主题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笔者借此机会走近了他,深切地感受到他对西藏的一往情深。

  • 标签: 西藏文化 保护与发展 美籍华人 理事 协会 冠军
  • 简介:<正>《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发表的义群同志《太平军‘第二次西征’若干史实辨析》一文,对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军事行动——第二次西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使笔者受益不浅。但是,义群同志在探讨第二次西征的失败原因时,提出了第二次西征具有战略决战的性质的论点,笔者难以苟同。笔者认为:这个论点显然是缺乏根据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与义群同志商确。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 标签: 太平军西征 战略计划 第二次 李秀成 陈玉成 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