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临床成效及对传染病预防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90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组,具体类别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入)、研究组(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入),各组中收纳疫苗接种儿童45例。其中,常规疫苗接种用于对照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用于研究组,比对2组最终成效,包括:疫苗接种合格率、传染病发生率(甲型肝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其他)。结果:(1)常规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4.44%,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7.78%,可见,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更高显示,P<0.05;(2)关于传染病发生率,相较对照组儿童(28.89%),研究组儿童(11.11%)更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实施,既可促进其接种合格率提升,又能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荐、使用。

  • 标签: 传染病预防 儿童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常规疫苗接种 接种合格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母亲HBsAb,针对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妊娠孕产妇共66例,其中36例母亲为血清HBsAb阳性,作为阳性组;30例母亲为血清HBsAb阴性,作为阴性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处理,观察婴幼儿接种效果。结果: 追踪新生儿1年、3年的接种效果,结果显示,1年、3年阴性组、阳性组数据方面相近。结论 :母亲血清HBsAb阳性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母亲HBsAb 乙肝疫苗接种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期保障采供血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采取了三项策略:①多媒体等形式宣传;②召开区镇无偿献血工作协调会;③对接种新冠疫苗人员做好献血招募工作。 结果 对比2020 年12月—2021年2月与 2019年12月—2020年2月同期全血献血人数及献血量有所增长,临床供应量为5262U,血液采集量大于临床供应量,能够保障临床用血。结论 面对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对无偿献血所带来的挑战,我站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在初始阶段采取的相应策略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无偿献血 保障临床用血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疫苗大规模接种,疫苗接种点陆续上报多例护士针刺伤,分析大兴区基层医院接种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大兴区13家基层医院疫苗接种点16例针刺伤上报资料。结果:大规模疫苗接种发生针刺伤年龄段在30-40岁护士居多,占71%;造成针刺伤的环节主要集中在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占57%,其次为操作过程中,占28%;针刺伤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原因造成,占85.7%;发生针刺伤后,所有护士能够对伤口进行挤血,流动水冲洗及消毒,均能按规定上报针刺伤。结论:大规模疫苗接种,护士在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率较高[1],应加强岗前护士防护培训,强调疫苗接种规范操作及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增强人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士 针刺伤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治形势严峻,接种HPV疫苗已被公认为是最优预防宫颈癌的方式。但HPV疫苗接种率还是偏低,本文对杭州、金华、衢州三地的580个城市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现状及影响疫苗接种因素进行调研,为宣传工作和如何提高接种效率提供依据。

  • 标签: 城市女性 HPV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部湿热敷配合鲜鱼腥草外敷治疗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硬结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硬结的68例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每组34例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研究组患儿则采用局部湿热敷+鲜鱼腥草外敷,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疗效相对较高(P<0.05)。结论:针对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硬结的患儿,使用局部湿热敷结合鲜鱼腥草外敷的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更具优势,可将临床疗效提升一个台阶,安全性相对较高,推广价值良好。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湿热敷 鲜鱼腥草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家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儿童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家长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可有效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 百白破疫苗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苗的接种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材料。 方法 在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里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街道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计算各疫苗接种率,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地区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疫苗10种,10种疫苗的接种率除白破疫苗和流脑A疫苗外,其他疫苗月接种率均达到90% 以上。

  • 标签: 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保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方法:对二零一九年5月—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住院观察和分娩的283名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进行了筛查,并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于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工作,同时于接种结束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283名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的孕妇为36名,在针对这些孕妇分娩的38名新生儿(其中有二对双胞胎)于分娩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都完成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及时接种比例做到了百分之百,其中,有三十六名新生儿于二十四小时内就同时完成了首剂乙肝疫苗与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联合接种,及时接种率达到了94.74%;对另外247名经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检测结果为呈阴性的孕妇所分娩的249名新生儿(其中有二对双胞胎),在其分娩后二十四小时内接种的新生儿有243名,其中按时接种比例为97.59%,但其中有六名新生儿未能按时完成接种,因为这些新生儿都有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分娩时身体重量过轻等客观原因。结论:通过筛查发现,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以及对婴幼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保护的工作体系相对健全,且婴幼儿首剂乙肝疫苗的按时接种率也较高。

  • 标签: 城区孕妇 乙型肝炎 便面抗原携带率 筛查 新生儿 首剂乙肝疫苗 及时接种 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