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管理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随机抽取两个科室临床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具体对象,按照科室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用优化护理治疗评价管理模式。半年时间以后,对两组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应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经过半年时间护理质量观察,观察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术采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

  • 标签: 中医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评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诊治 57 例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 中医康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结果: 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 P<0.05 。 结论: 选择中医康复治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后肩手综合征 中医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中医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对本科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对策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结果 中医科护理临床带教存在以下问题:带教老师教学意识不强,带教方法不当方面,不能体现中医特色,护生方面不够热爱护理专业,缺乏职业素养及有效沟通,安全法律意识薄弱。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带教需要不断发现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 标签: 中医护理 带教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施护痔疮患者术后便秘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 100 名痔疮术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即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第一组 50 名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对第二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二组护理效果要明显强于第一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第二组护理满意度也比第一组要高。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状况,是治疗患者便秘一种重要手段。

  • 标签: 辩证施护,痔疮,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运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8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法临床价值。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有所好转,比参照组存在优势,两组数据对比(P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康复护理 功能康复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特应性皮炎患者 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2例。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 1个月,随访半年,而后对比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 IgE水平,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实验组( 96.1%)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3.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 2组患者血清总 IgE水平,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颇为显著,患者血清总 IgE水平明显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易复发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也相当复杂,病程较长,治疗也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 [1]。据调查显示:中医辨证能很好地治疗特应性皮炎,取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血清总 IgE水平明显稳定,且出现不良反应较少 [2]。为此,本院随机抽取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特应性皮炎患者 104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特应性皮炎患者 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2例。实验组男 28例,女 24例,年龄在 7~ 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11.5±4.52)岁,病程在 1~ 10 a,平均病程为( 5.5±4.07) a。对照组男性 29例,女性 23例,年龄在 6~ 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11±5.26)岁,病程在 1~ 11 a,平均病程为( 6±5.25) a 。排除标准:( 1)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2)有心肺功能不全者。( 3)有严重自闭症儿童。( 4)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 P>0.05),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特应性皮炎属于中医 "奶癣 "、 "四弯风 "等范畴。病机有:孕育时期母亲过食肥甘以及辛辣刺激食物,体内生湿,以致助湿化热;或是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遗热于胎儿,直接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偏热;或因胎儿时期喂养不当,导致胎儿脾胃失调,湿热内蕴;或因湿热蕴久,血虚生风,致使肌肤失荣失养,进而发为此病;或是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及辛辣刺激之品,致使脾失健运,进而生湿化热发为此病 [3]。( 2)特应性皮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中医辨证急性期为风湿蕴肤型,症见:皮肤潮红、瘙痒,抓之糜烂渗出,治法以“清热祛湿”为主,佐以健脾疏风。所选方药为胃芩汤(随症加减药物剂量):金银花 6 g,泽泻 6 g,白藓皮 6 g,藿香 6 g,滑石 9 g,茯苓 9 g,防风 3 g,黄连 3 g,木通 3 g,薏苡仁 12 g,水煎服,分 2次服用,每日 1次,连续用药 1月。中医辨证缓解期为血虚风燥型,症见:皮肤干燥、肥厚、瘙痒,舌质淡、苔白,治法以“养血润肤、祛风润燥”为主,所选方药为(药物剂量随症加减):生地黄 6 g,玄参 6 g,茯苓 9 g,泽泻 9 g,白藓皮 6 g,何首乌 6 g,当归 6 g,川芎 6 g,白芍 6 g,蛇床子 6 g,水煎服,分 2次服用,每日 1次,连续用药 1月。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赛庚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1021372 生产厂家: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 2mg×100片)口服,儿童每次 1片, 1日 2次;维生素 C(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3399 生产产家: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 0.1 g/片)口服,儿童每次 1片, 1日 2次。连续用药 1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 IgE水平,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皮疹消退,皮肤无瘙痒不适等症,有少许色素沉着或减退斑;有效:患者皮损变薄变淡,消退程度在 30%以上,瘙痒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皮損消退程度不足 30%,皮肤仍旧瘙痒,其他临床症状仍旧存在。记录 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口干、乏力。记录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 IgE水平。     2结果    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实验组( 96.1%)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3.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 2组患者血清总 IgE水平,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特应性皮炎又被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较难治皮肤性疾病,瘙痒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常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特应性皮炎分为 3期:婴儿期(多发于出生后第 2或第 3个月,皮疹分渗出型和干燥型,均伴剧烈瘙痒)、儿童期(多发于 5岁之前。皮损分湿疹型和痒疹型)、青年及成人期(皮损儿童期类似)。特应性皮炎病需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婴儿脂溢性皮炎等进行鉴别:湿疹常无家族史、无一定好发部位;慢性单纯性苔藓皮损为苔藓样变和多角形扁平丘疹,无个人和家族遗传过敏史、无特殊皮损发生和发展规律、无血清和皮肤点刺试验异常发现。据研究报道,特应性皮炎在伦敦发病率较高,可高达 20%,并且发病率继续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发展,全球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食品添加剂日益增多原因,特应性皮炎发病率也相对增高,与此同时,患有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剧烈瘙痒、慢性并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这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因此,采取积极而又行之有效治疗措施成为皮肤科难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中医针灸推拿策略以及中药方案对面瘫患者实施治疗改善,分析临床应用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科室检查其确诊为面瘫,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对 56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药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医方案,分析临床成果。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92.9% ,对照组为 78.6%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住院天数和治疗用时上,观察组分别为( 15.3±1.9 ) d 和( 9.3±1.2 ) d ,对照组则为( 21.3±2.7 ) d 和( 15.4±1.8 ) d 。最后,在治疗满意度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89.3% ( 25/2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8.6% ( 22/28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中医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出改善措施,有利于发挥中医治疗整体优势,患者出院时间缩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医针灸推拿 中药 面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疗法对于颈部疼痛康复作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对我院临床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颈部疼痛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对这些患者临床中医针灸治疗上结果展开分析,对患者诊治期间病情发展以及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受观察颈部疼痛患者中,经过阶段性中医针灸治疗,绝大部分颈部疼痛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整体很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是一种非常有效临床缓解颈部疼痛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 针灸疗法 颈部疼痛 康复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骨折延迟愈合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9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中医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能力,因而满足了患者自身治疗需求。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骨折延迟愈合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养生干预起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9-2019.09期间所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80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未对照组( 40例,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 40例,中医养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医养生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中医养生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运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治疗用于早期脑卒中患者中效果。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早期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可以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后期康复,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早期脑卒中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病证,常见于多种功能或器质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胃脘痛存在着疗效差,病情容易反复等缺点。中医推拿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对胃脘痛发病机制,中医推拿理论基础推拿治疗胃脘痛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脘痛 中医推拿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对比剂对上腹部CT强化作用。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纳入72例行上腹部增强CT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均选用碘克沙醇对比剂注射,其中甲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0.9ml/kg,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1ml/kg,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3ml/kg,比较三组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门静脉强化峰值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其图像质量也优于其他两组;甲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显著低于乙组及丙组(P<0.05)。结论:大剂量对比剂在腹部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自制宣教视频 +自我评价模式科普视频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1-6月份在邢台市第九医院产二科病房住院孕产妇 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一对一在口头宣教模式及利用每月一次大讲堂即集体授课宣教模式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产科知识讲解;实验组采用自制标准化宣教小视频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利用微信群及公众号平台进行发布,方便患者反复观看。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对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通过有效沟通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p< 0.05);结论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高了健康宣教效果,节省了护士宣教时间;提升了宣教质量。

  • 标签: 自制宣教视频 标准化 自我评价 产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探讨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和发展,重点关注其在组织再生、生物支架构建、药物输送等方面的应用。首先,本文将介绍生物材料概念及其分类,然后探讨其在组织工程中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细胞支架相互作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生物降解性等。接着,本文将详细阐述生物材料在不同组织工程领域具体应用案例,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对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挑战。

  • 标签: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生物支架 细胞支架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患有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式,观察其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60 例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入住患有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来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用中医治疗,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对参与研究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发现采用了中医治疗研究组中总共有 28 人治疗是有效,占总体 93.3% ;而采用了西医治疗对照组中总共有 23 人治疗是有效,占总体 76.7% 。具有差异性( P<0.05 )。 结论: 。对患有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式十分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内科疾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