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当它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参与收缩蛋白合成增加等,心肌细胞持续性肥大最终将导致心力衰竭。本文主要综述了核因子κB系统心肌肥大过程联系。

  • 标签: 核因子ΚB 肥厚性心肌病 细胞体积 心肌细胞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指肿瘤细胞诱导毛细血管生长以及在肿瘤中建立血液循环过程。肿瘤组织中大量新生血管是恶性肿瘤标志之一。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如能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肿瘤可因缺乏血供而缩小或消退。此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过程、阻断或抗血管生成、干扰或改变肿瘤血管生成微环境等多个角度,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 标签: 抗血管生成 胃癌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高血压患者376例,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左心室肥厚状况分为两组,以非左心室肥厚患者274例为对照组,左心室肥厚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分析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舒张压(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24h、日间、夜间)、舒张压负值(24h、日间、夜间)、收缩压负值(24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24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h、日间、夜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均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负值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内径QRS间期之间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并经右心导管证实肺动脉高压患者。住院当日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标准12导联心电图,选取QRS间期最大导联。记录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生化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22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QRS间期,将患者分为三组,QRS间期〈90ms组,QRS间期90~119ms组;QRS间期≥120ms组。三组间心电图QRS间期、右心室前后径和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校正性别和心率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01)。QRS间期右心室前后径(r=0.434,P〈0.001)和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r=0.277,P=0.001)显著正相关。三组间生化标志物、右心导管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内径12导联心电图QRS间期相关。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QRS间期 超声心动图 右心导管检查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一个具体诊断,是许多种心脏病最终结果。心力衰竭通常被看作是心肌疾病,其他原因还包括瓣膜性心脏病慢性心律失常。在工业化社会中,心力衰竭最常见原因是冠心病。但也有极少数病人患“扩张性心肌病”,其冠状动脉正常而心肌有内在性损害。

  • 标签: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冠心病 心脏病 诊断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在骨骼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骨骼疾病中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基础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临床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维生素D缺乏上述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军队老年人是一组特殊人群,由于中青年时期经受战争艰苦环境和工作压力,进入老年期后,多器官疾病相继发生,成为其健康主要危害,也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本研究是探讨军队老年人多器官疾病心律失常关系.

  • 标签: 多器官疾病 心律失常 老年人 临床研究 军队 特殊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因、发病机理、脑cT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128例经临床和脑CT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结果均有6—40年不等高血压病史,伴有多年吸炯史或有糖尿病史,脑CT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白质疏松及脑梗塞。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直接病因即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多发性腔隙性卒中者,结合脑CT改变可考虑本病诊断,及时给了治疗,可延缓病程。

  • 标签: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T检查 病因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糖尿病流行病学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间收治220例胰腺癌病例,以同期非消化系统、非肿瘤及非代谢异常类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病发病率、糖尿病病程胰腺癌关系;比较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正常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胰腺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33.2%和9.7%,差异显著(P〈0.05)。胰腺癌组糖尿病病程〈2年≥10年者比例分别为78.1%(57/73)和9.6%(7/73),显著高于对照组62.1%(18/29)和6.9%(2/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15,P〈0.01,OR=6.07;χ^2=4.72,P〈0.01,OR=4.90);胰腺癌组糖尿病病程2~〈5年及5~〈10年者比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糖尿病者肿瘤分化以乳头状或高分化腺癌为主,而无糖尿病者肿瘤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糖尿病胰腺癌关系密切,可能是胰腺癌临床表现之一,也可能是胰腺癌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糖尿病 流行病学
  • 简介:快速眼动(REM)睡眠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发生在REM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REM期交感神经活性异常增高,因此发生在此期OSA可以使交感神经活性更高,心血管功能更不稳定。目前认为REM-OSA很可能是OSA相关高血压发生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是目前OSA相关高血压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效果不明显重要原因。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REM-OSA诊断和治疗,这对OSA相关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快速眼动睡眠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胸骨前及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治疗中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72例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3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资料、术后恢复和患者满意度行对比分析.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腔镜手术2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组(P<0.05);改良胸骨前径路组手术时间、皮瓣游离面积、皮下隧道建立时间、术后24h视觉模糊评分(visualanalogyscale,VAS)得分等均优于乳晕径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满足患者美容诉求方面,均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从路径选择来看,改良胸骨前径路手术要略优于乳晕径路,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和路径.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胰腺癌转移、预后影响。方法收集74例胰腺癌组织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4例CP组织、6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分析VEGF表达胰腺癌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VEGF表达率为71.6%(53/74),其他组织为12.5%(2/16),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织VEGF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明显相关(P〈0.05或P〈0.01)。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显示,VEGF表达、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肿瘤分期患者预后相关(P〈0.05或P〈0.01)。多变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有直接相关性,而VEGF表达不是直接相关因素。结论VEGF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转移预后指标,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血流特征及其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卵巢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癌组2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行CEUS检查并测定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强度(E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u,MVD),分析上述参数MVD、肿瘤分期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AT、TTP(10.8±2.1、25.3±10.5)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15.4±2.7、59.4±11.2),而恶性肿瘤组EI(28.6±2.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MVD(62.8±13.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MVD、FIGO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562、-0.504、-0.636、-0.623),而EIMVD、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839、0.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CEUS血流特征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EUS检查能评估肿瘤组织血管新生、血流灌注情况及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恶性程度 血流
  • 简介:卵圆孔是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生理性通道,一般于2岁前达到解剖闭合,但一部分人群卵圆孔终生不能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PFO在成人中患病率约25%[1],而在不明原因卒中(cryptogenicstroke,CS)患者中PFO患病率则高达40%[2]。Lamy等[3]研究发现年龄18~60岁CS患者和普通人群PFO患病率分别为59%和19%。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不明原因卒中 封堵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及其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关系。方法对我在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检查145例男性患者进行夜间呼吸睡眠监测,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A组)和非冠心病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两组对象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SAS患病率(78.8%)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重度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比例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冠脉造影 睡眠呼吸监测
  • 简介: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iditis,SAT)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我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有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致病因素之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也可能是乙型肝炎肝外表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亚急性 甲状腺炎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