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4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生化指标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快速房颤、血肌酐、高尿酸血症、贫血、NT-proBNP、hs-CRP是诱发老年CH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40例神经外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措施。结果3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转院,1例放弃治疗;危险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的缺乏和技术不到位等。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制度不完善和医护人员自身水平和素质等问题,我们要针对该类问题加强管理,同时将医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提高,使得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使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预防和防治。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从数据中寻找外科手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方法收集本院外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其临床反应,将切口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生理指征分组对比,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导入多种影响因素参考对比。结果老年患者感染率高于中青年患者,II类、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高于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感染情况严重。结论年龄因素,切口类型,糖尿病患者感染几率较高。手术医师要选择手术手法,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观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356例及其中发生的医院感染6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9.1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胆道、皮肤、牙周及眼结膜。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有侵袭治疗以及糖尿病病程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宣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控制血糖以及缩短住院天数,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

  • 标签: 糖尿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同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2012年1月—2014年3月入院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生存病例及同时段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人群。利用SPSS14.0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高脂肪饮食者、低纤维素饮食、生存压力大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体重指数大者、初潮年龄早者、有流产史、无哺乳史者、服用避孕药者及服用时长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的危险因子为婚姻状况、教育状况、高脂肪饮食者、低纤维素饮食、生存压力大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体重指数大者、初潮年龄早者、有流产史、无哺乳史者、服用避孕药者及服用时长

  • 标签: 乳腺癌 危险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机制、手术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VT发生率为8%,股骨干骨折DVT发生率为最高达27%,3个部位以上的多部位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50%,年龄超过60岁患者的发病风险为20%。结论DVT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与年龄、骨折部位与类型、受伤距手术时间等相关。

  • 标签: 骨科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比参照组更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同时还可提高家长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 危险因素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供应室护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针对供应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而保障医疗安全及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或避免危险发生,让职业危害降至最低。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危害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76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低体温现象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的10条危险因素中,研究组的(1)、(4)、(5)、(6)、(7)、(8)、(9)、(10)均多于参照组(P<0.05);而(2)、(3)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现患者年龄大、行腹部手术与胸部手术、选择全麻方式、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给予的输血量以及输液量、运用的冲洗液量、手术室温度等危险因素达到2个以上,疑似为患者产生低体温的临床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麻醉手术患者 低体温现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获取某社区2010年至2014年期间各级医院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并经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420例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9.76%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发病 死亡 诱因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报病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列腺电切术后导致患者发生尿频现象的具体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集195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时间发生尿频现象的几率,总结导致尿频的具体因素。结果尿频发生率为9.23%(18/1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尿频的原因包括术前留置尿管时间超过1周、逼尿肌功能不稳定、存在膀胱颈纤维化现象、膀胱有效容低于100ml、膀胱三角区存在损伤、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超过1周、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结论导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发生尿频的因素较为复杂,需要临床人员加以注意,降低尿频发生的几率,更好的改善预后。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尿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41例脑梗死溶栓患者分为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组19例,溶栓后未发生颅内出血组22例,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换组与无发生出血性转换组相比,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P<0.05),大面积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及大面积脑梗死是溶栓后出血性转换的危险因素。结论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引起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溶栓 出血性转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诊断为非主动脉夹层患者85例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男性66例(77.65%),女性19例(22.35%),平均年龄为52.42±4.72岁,对照组男性66例(77.65%),女性19例(22.35%),平均年龄53.54±3.55岁,两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主动脉疾患、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的比例经卡方检验,差异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是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病例对照 危险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抗感染治疗方案情况。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骨科手术的65例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切口部位感染率最高,占比为50.8%,其次为下呼吸道,占比为18.5,皮肤软组织,占比为15.3%,导管相关感染占比最小,为4.6%。术后65例患者检测出病原菌65株,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黄色葡萄球菌,为46.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1.5%,阴沟肠杆菌13.8%,肺炎克雷伯杆菌10.8%,占比最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7.7%。结论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切口感染,需要做好预防控制措施,监测各个环节的身体状况,降低医院感染情况。

  • 标签: 抗感染治疗方案 骨科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手术室感染9例,感染率为7.5%。年龄>50岁、合并基础疾病、接受污染手术、非主刀医师缝合手术切口、手术时间>60min的患者手术室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年龄≤50岁、没有合并基础疾病、接受清洁手术、主刀医师缝合手术切口、手术时间≤60min的患者(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3.3%(2/6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1.7%(7/60)(P<0.05),护理满意度85.0%(51/6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0.0%(36/60)(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缝合者、手术时间,护理干预效果较常规护理好。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危险因素和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和贫血程度的有关因素包括居住地,喂养方式,以及年龄和病程长度,经过多因素分析,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为1岁以内的患儿以及病程范围为1个月到3个月之间。结论年龄处于1岁之内的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同时农村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未按时添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贫血程度和患儿的年龄以及病程关系紧密,根据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儿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发病 贫血程度 危险因素 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本地区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卒中注册系统,前瞻性登记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符合注册标准的1180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位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高尿酸、房颤。结论卒中的所有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位居首位。高血压、饮酒是出血性脑卒中更为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卒中更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注册 危险因素 前瞻性登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31例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96例和正常对照组135例。测定IMT、血钙、磷、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0.045;BMI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0.239;IMT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2.179。结论年龄、BMI、IMT可能为影响骨密度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为开展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13.63%(74/543),将发生感染患儿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感染与对照组早产比重、极低体重比重、剖宫产比重、5minAgpar≤3分比重、置管部位、置管时间≥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早产、极低体重、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置管部位与时间密切相关,需做好风险等级管理,科学选择置管部位,积极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理集束化管理。关键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