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及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项目为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1%,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5%,两组对比的结果不管是总有效率还是家属满意度,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脑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率。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奥拉西坦注射液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神经节苷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神经节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71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另外71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内各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前与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水平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2例(2.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23例(32.39%),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后者相对来说不良反应更少,应用更为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医护体化是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模式,此模式强调医护双方共同合作,共同参与诊疗和护理工作。医护体化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工作中,都取得了定效果。本研究对我院医护体化工作模式开展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医护体化在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医护合作 跨学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小学生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特点,为今后学校流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整个疫情持续16d,疫情波及4个班级,共发病20例,罹患率2.18%,实验室检测为H1NI流感病毒。结论本起疫情是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首例病例发病后未及时隔离和治疗,学生之间直接接触频繁,流感疫苗接种史无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流感 H1N1 调查
  • 简介:摘要急性氧化碳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发生损伤最早,也最明显,故可引起最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现将我科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共救治的20例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治与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本文对1例因与同寝室舍友在晚上休息时间上出现分歧而产生焦虑、烦躁情绪,并伴随失眠、早醒和食欲不振现象的来访者,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帮助来访者分析其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经过5次心理咨询,来访者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其焦虑情绪基本好转,睡眠及饮食问题基本解决,咨询目标基本实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人际交往问题 非独生子女 焦虑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 个人成长史 电力公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际交往问题是中等职业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从本校的调查可看m:大部分中等职业学生都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同学融洽相处,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及自身的性格特点等原因存在着人际交往问题,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以下是个案概况及咨询过程。

  • 标签: 人际交往 学生 心理咨询 职业 人际关系 性格特点
  • 简介:(青岛市肿瘤医院)摘要目的保证氧疗效果,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方法将120例需吸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OT-MⅡ型次性使用吸氧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吸氧。结果实验组湿化单元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能降低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导致的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降低噪声,保证患者休息且不影响氧疗效果。

  • 标签: 氧气 OT-MⅡ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收治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采取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能力以及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术后疼痛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科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认知能力,还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分阶段健康教育 肛肠科 认知能力 疼痛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对390名大学生的般自我效能感和防御方式进行了测量。结果大学生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大学生防御方式的性别差异显著(P〈0.05),而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大学生的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防御方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防御方式 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患者共(3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月直至2018年1月,将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经腹部超声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详细记录。结果观察组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患者的特异性93.33%和敏感性80.00%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患者的检出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子宫畸形合并侧早期妊娠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检出率,预防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自然村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2月10~28日该村共发生急性胃肠炎病例14例,罹患率为28.57%,最小31岁,最大70岁,男女性别比为1.31;10例患者粪便、肛拭子标本经疾控中心PCR检测,6份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次疫情为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暴发原因可能是该自然村井水被污染。供水系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建议尽快改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疫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具体的设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针角度调节方法的改良。方法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时,根据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调节穿刺针翼体的角度再进行固定;完成血液透析拔针后,向穿刺针头方向滑动针翼,使得针翼包围住穿刺针,避免针刺伤的风险。结果该结构能有效地固定穿刺针,避免穿刺针滑动或刺伤血管,防止血管损伤、皮下血肿或渗血;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结论通过改进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角度固定简单安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血管损伤,保证透析时血流量充足,预防交叉感染。

  • 标签: 血液透析 多角度 穿刺针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血液透析所需物品,观察组则使用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然后对两组患者出现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人数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步探讨了解次性静脉留置针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我科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在使用次性静脉留置针后,均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有效的保护了其他部位血管的完整性,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致好评。在整个静脉化疗过程中没有例出现有外渗或者静脉炎的不良反应,维持天数为3-5d。结论对于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在临床中使用次性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很大程度的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化疗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