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对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保肢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感染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数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对患者保肢的作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保肢率85.4%,对照组保肢率63.64%,观察组患者保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0.00%,对照组死亡率5.4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对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保肢的临床价值较高,较常规治疗可提高保肢率。

  • 标签: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 严重感染 糖尿病足 保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30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均有效治愈,未出现截肢病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较好,且未发生感染。患者患侧背修复后的外形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侧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疗效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修复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能够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侧背的美观恢复和功能性康复,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足背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 游离皮瓣 修复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蚕食清创术联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病80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蚕食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蚕食清创术联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8.07±2.07)mmol/L、伤口面积(3.08±2.11)cm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病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蚕食清创术联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病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蚕食清创术 湿性愈合疗法 糖尿病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震动感觉阈值、踝肱指数测定在糖尿病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糖尿病患者320例,分别对其进行ABI、VPT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一个月后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患者行为改变情况。结果320(100%)例患者均能做到不跷二郎腿,307(96%)例能每日用温水洗脚,288(90%)例患者能正确穿鞋袜,262(82%)例能每日检查双,250(78%)例能正确修剪趾甲。结论在震动感觉阈值、踝肱指数测定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提供了客观指标,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震动感觉阈值 踝肱指数测定 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剂量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进行腹部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字数表法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及异丙酚使用量、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以及术中呼吸循环不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病人麻醉中可采取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异丙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定进行单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28.91±14.21)min、拨管时间(24.12±11.54)min,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21.42±6.10)min、拨管时间(15.34±5.71)min,观察组在这些临床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佐匹克隆与奥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用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84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联合用药治疗组与佐匹克隆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对佐匹克隆治疗组患者予以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在予以右佐匹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结果分组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基本保持一致,分组治疗1个月后,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佐匹克隆治疗组,且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佐匹克隆治疗组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佐匹克隆用药的基础上,对难治性失眠症患者进一步联用奥氮平,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 标签: 右佐匹克隆 奥氮平 难治性失眠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美托咪定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观察我院重症ICU监护病房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住院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并观察镇静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血气分析指标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康复出院,18例患者改用有创机械通气,其中15例患者顺利撤机恢复并出院,3例患者死亡;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后,pH值、氧分压(PO)、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显著改善。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右美托咪定 COPD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麻醉中应用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联合组(n=60,美托咪啶+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不同麻醉方案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导管拔除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不良症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麻醉中应用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腹部手术麻醉 右美托咪啶 异丙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校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中抽取210例作研究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105)采取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n=105)单纯采取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变化以及耐受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是(1.42±0.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0.41)分(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耐受性均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患者对其耐受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 感染后咳嗽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A组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美托咪定,B组静脉输注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患者术后认识功能情况。结果A1、A2组患者术后POCD(认识障碍)发生率依次为16.1%、12.9%,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B组的41.9%(P<0.01)。结论0.4ug/kg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麻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老年患者 全麻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美托咪定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术的9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采用的是罗哌卡因,观察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采用的是罗哌卡因联合美托咪定,观察其术后的镇痛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观察组患者的镇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24h两组患者的镇痛评分没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采用罗哌卡因联合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术中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镇痛良好。

  • 标签: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接受美托咪定+七氟醚控制降压,对照组接受七氟醚麻醉。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t2~t4时间段MAP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t2~t3时间段MAP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t4MAP上升,P<0.05.对照组HR在t2~t4时间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R在t4时增高,P<0.05.观察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P<0.05.结论对于接受鼻内窥镜手术者,术中使用美托咪定开展控制性降压,能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控制性降压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膝关节损伤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在膝关节功能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78.4±3.2)分、(88.6±3.7)分,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选择关节镜手术治疗方式,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讨并分析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患者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恢复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骨科治疗和护理,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让其进行适当的、科学的关节被动运动及肌肉收缩等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关节的功能性评定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其在上肢关节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上的恢复效果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研究证明,在进行常规的手术之后,对患有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患者再加以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以较为显著的提高患者骨关节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可推广性。

  • 标签: 上肢骨关节 康复治疗 临床 损伤
  • 简介:摘要乌司他丁是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纤溶酶等,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清除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以及减轻肺部水肿等途径起到肺部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进行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的准备时间、静脉通路的建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的准备时间、静脉通路的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的准备时间、静脉通路的建立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颅脑损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技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膝关节评分为(89.62±6.04)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8.91±7.85)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关节镜技术 膝关节损伤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讨论临床管饲膳食的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实施灌注法,观察组患者临床实施滴注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表现。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便秘3例(3.75%),返流4例(5.0%),腹泻2例(2.5%);对照组患者便秘6例(7.5%),返流8例(10.0%),腹泻6例(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上的管饲膳食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对患者实施滴注法,可更好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滴注法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型 管饲膳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BA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进行B超、CT诊断,将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做比较,分析对比两种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超声诊断出有55出损伤,诊断符合率为74.32%,CT诊断出68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1.89%。在对64处损伤中,超声、CT诊断中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使用CT和超声均可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CT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诊断。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若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使用CT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超声 内脏 CT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