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HR-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三阶梯”筛查子宫颈癌的情况调查,探讨目前子宫颈癌和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在2015年间进行HR-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定位活检联合筛查子宫颈癌的其中1181例患者,并分别研究HR-HPV、宫颈细胞学及年龄等因素对患者的病理结果的影响。结果在1181例进行联合筛查的患者中病理结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CINI级以上)及子宫颈癌的患者共137例,病理结果为CINI患者158例,病理结果无宫颈病变的患者886例。在病理结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130)及子宫颈癌(7)的137例患者中,HR-HPV(+)感染者为134例(97.8%)。从患者年龄层分布来看,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患者共有102例(74.5%)集中在30~49岁。结论HR-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定位活检“三阶梯”筛查是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的方法,通过筛查可以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HR-HPV检测 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定位活检 子宫颈癌前病变 子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软膏外敷加微波炎症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处,和单纯用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敷加微波炎症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静脉炎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的红肿、疼痛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敷加炎症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处,优于单纯使用50%硫酸镁外敷。

  • 标签: 喜疗妥软膏 微波炎症治疗仪 50%硫酸镁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黏液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黏液浓性宫颈炎患者(MPC)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比较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菌、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敏感药物有青霉素、喹诺酮、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使用头孢地尼、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阿莫西林、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效果(P<0.05)。结论黏液脓性宫颈炎发生的原因很多,大部分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临床中治疗时,需要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检测结果,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黏液浓性宫颈炎 微生物培养 药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手术伤口加用苯妥英钠(PS),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身心影响及苯妥英钠促放疗后伤口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加苯妥英钠)39例,对照组(未加苯妥英钠)41例;两组术前放疗均采用60CO-r外照机,200cGy/次,5次/周,放疗40Gy后,休息3周手术。术后切口对照组常规缝合、包扎、换药;研究组切口缝合前将苯妥英钠0.1g×1支用5ml注射器细针头抽取后沿伤口布洒,缝合后3d再次按上述方法换药,每个患者均给苯妥英钠2次。对研究组39例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在治疗的各阶段实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在身心方面的影响[1]。结果全身和局部辐射后都可明显降低WBS,而苯妥英钠对正常及辐射后的WBS都有明显的提高[2];在全身辐射后3、5、8、13天的伤口MФ数明显下降[3],而且TNFα和IL-1的释放量也明显下降[4],但MФ功能无明显降低[5];苯妥英钠对正常伤口和局部辐射后的伤口的MФ比例及其功能都有明显的提高[6]。研究组39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6±2d,而对照组41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研究组39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2.31%,对照组41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率为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P<0.05)。结论苯妥英钠对正常的和辐射损害的伤口愈合都有促进作用,并与其提高伤口MФ数量和功能有关[7]。通过对患者加强放疗及术后护理干预,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及身心康复。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苯妥英钠 护理干预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检查患者,阴道检查存在异常状态,基于阴道镜下,直接提取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阴道镜和宫颈组织学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结果基于检验后,45例患者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呈现出醋酸白上皮、异型血管、白斑等病变症状,且以醋酸白上皮表现最为突出。结论适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为尽早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避免患者发生宫颈癌。

  • 标签: 阴道镜 定位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炎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5日—2017年1月30日,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宫颈炎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几率(4.00%),P<0.05;实验组宫颈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6.00%),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联合,可以促进其来疗效的提高,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且研究门诊宫颈炎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门诊所接诊的宫颈炎患者100例进行分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治疗宫颈炎疾病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效果显著,患者出现复发率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宫颈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炎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宫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观察比较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和临床病理学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患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1.7%(49/60)。结论临床中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定性和分期诊断时,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64排螺旋CT 宫颈癌 诊断 分期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11.8%;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复发,复发率为35.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LEEP刀与经阴道剔除术在宫颈肌瘤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宫颈肌瘤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LEEP刀治疗)和对照组(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在宫颈肌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肌瘤较经阴道剔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提升该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可行性较高。

  • 标签: LEEP刀 经阴道剔除术 宫颈肌瘤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莪术油栓联合微米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方法对照组112例单纯应用微米光(输出功率14W)烧灼烂面,治疗组270例于微米光治疗后加用莪术油栓阴道给药,隔日1次,共10次,两组于治疗后8周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2.5%,显效率80.4%;治疗组治愈率80.7%,显效率91.8%,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复方莪术油栓联合微米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

  • 标签: 复方莪术油栓 微米光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次小剂量芬太尼对丙泊酚宫颈LEEP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CIN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A组,芬太尼0.3ug/kg+丙泊酚2.5mg/kg静注,锥切前芬太尼0.7ug/kg静注;B组,丙泊酚2.5mg/kg静注。术中必要时均追加丙泊酚1mg/kg。记录患者丙泊酚总量、术中镇痛效果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A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P<0.05),丙泊酚的使用量少(P<0.05),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加强丙泊酚宫颈LEEP术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芬太尼 丙泊酚 宫颈LEEP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护理宫颈炎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乡卫生院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68例宫颈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实行我院妇科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人性化护理后总有效率97.0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中经常规护理后总有效率76.47%,P<0.05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比较显著的效果,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宫颈炎 人性化护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两种不同麻醉药物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48例与芬太尼组48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追加镇痛药例数,术后30min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追加镇痛药例数为12例,而芬太尼组为26例,P=0.003;舒芬太尼组VAS评分为2.68±0.75,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的3.57±0.91,P=0.012。结论舒芬太尼对宫颈癌手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的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为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所实施的护理干预相较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法其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下降。结论运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宫颈癌围手术期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宫颈癌患者中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本次笔者通过手术方式差异性将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将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排气时间、术后导尿管拔管成功率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存在。结论将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在宫颈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宫颈癌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尤其是中晚期其肿瘤,因为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机会而使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增加,生存质量低下。尤其是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使宫颈癌的治疗与预后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为宫颈癌的根治治疗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对年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使保留卵巢功能成为可能,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治疗。

  • 标签: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介入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且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介入治疗 宫颈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