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活素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中白介素6(IL-6)以及B型尿钠肽(BN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A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B、C、D组分别10只为造型成功组,而后每日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卡托普利15mg/kg灌胃;以及新活素18μg/kg灌胃。饲养60天后全部处死,对白介素6以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水平进行血液及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心衰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以及BNP水平明显升高,新活素组以及卡托普利组与心衰模型组相比较,血清中白介素6以及BNP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心衰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白介素6以及BNP水平明显升高;新活素干预组及卡托普利干预组白介素6以及BNP表达水平均较心衰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新活素和卡托普利一样能够有效改善心衰,减轻心衰症状,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预后。

  • 标签: 新活素 心力衰竭 白介素6 B型尿钠
  • 简介:【目的】研究18F—FDGPET与CT对兔肝VX2肿瘤模型放疗后疗效评价的差异。【方法】48只肝右叶荷VX2肿瘤的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5H,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非放疗组)、10、15和20Gy放疗组,所有试验兔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7、14d行18F—FDGPET/CT扫描,测定肿瘤体积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放疗前各组肿瘤体积及SUVmax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后对照组肿瘤的体积及SUVmax均持续上升。3个放疗组放疗1d后SUVmax均较放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3个放疗组放疗7d后SUVmax及肿瘤体积均较ld时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放疗组放疗14d后SUVmax均较7d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体积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VX2肿瘤放疗后1d时18F—FDGPET检查即可出现SUVmax的显著下降,可在肿瘤体积改变之前早期评估其对放疗的反应。

  • 标签: VX2肿瘤模型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扫描评估兔VX2肝癌模型血供的价值。方法以4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于建模后2~3周对实验兔行腹部MR平扫及LAVA序列增强扫描,比较平扫T1WI、T2WI及LAVA序列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析肿瘤MRI表现及强化特点;根据LAVA序列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特点,分为均匀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三种强化方式(均匀明显强化组、不均匀强化组及环状强化组),每组各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检查。结果32只建模成功,共32个病灶。LAVA序列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32/32,100%)高于平扫T1WI(20/32,62.50%)及T2WI(23/32,71.88%)的检出率(χ2=12.410、8.275,P均〈0.05);平扫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MR平扫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低、T2WI高或混杂信号。LAVA序列增强扫描中,2个病灶表现为均匀明显强化,11个病灶不均匀强化,19个病灶环状强化。病理检查示均匀明显强化组及不均匀强化组肿瘤内毛细血管较多,而环状强化组肿瘤内毛细血管较少。结论LAVA序列增强扫描对兔肝XV2肿瘤检出率高,且对肿瘤血管显示效果佳,可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VX2肿瘤的生长特性。

  • 标签: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为组织工程骨及细胞生物技术修复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4mm缺损组和6mm缺损组,每组12只.分别于大鼠右侧股骨干截骨制备4mm和6mm骨缺损,然后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固定.术后0、2、4、8、12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外固定器的位置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新生骨的生成情况.结果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见4mm缺损组骨缺损区已形成坚实的骨痂,显示牢固的骨愈合6mm缺损组骨缺损区为软组织包裹,两截骨端略显粗大,无骨性连接.术后2、4、8、12周X线评分显示:随着时间延长,4mm缺损组X线评分递增,12周时已有连续性骨痂桥接骨缺损区,骨缺损愈合6mm缺损组两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缺损不能愈合,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2周时组织学观察4mm缺损组骨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骨生成,连接骨缺损区6mm缺损组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由肉芽瘢痕充填.结论本研究为骨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可以为大鼠的股骨缺损模型提供足够的稳定.

  • 标签: 外固定器 模型 动物 大鼠 骨缺损
  • 简介:背景: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关键蛋白NSF-siRNA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确定模型成功后,分别给予大鼠心脏左室壁梗死区周围局部注射NSF-siRNA腺病毒(实验组)、阴性腺病毒(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2周后通过无创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通过右颈外动脉置管,连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心室内压力变化率峰值(dp/dtmax)评价心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切片,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结论:2周时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值与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压与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与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心肌梗死面积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梗死局部周围注射腺病毒介导的NSF-siRNA表达载体,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心肌梗死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室内压力变化率峰值3项心功能指标,但对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心肌梗死 心功能 RNA干扰 左室舒张末压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护理学科的组成部分,外科护理学课程是基于现代护理观点,研究对外科患者如何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的专业课程。本研究基于BOPPPS模型,以肝脏疾病患者的护理为例,分析在线开放课程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对外科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形成促进作用。

  • 标签: BOPPPS模型 在线开放课程 外科护理学 思政建设
  • 简介:[摘要]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生活习惯和相应的行为影响着疾病的 康复效果,因此在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 合理使用社区访视方式,能 够对患者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干预,促进行为的改善, 为疾病的康 复提供帮助。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社区访视方式 慢性病患者
  • 简介:摘要: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治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然而绝大部分医学生特别是临床规培医师在乳腺癌影像诊断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需求。随着影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可视化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当中,而基于MRI三维可视化模型的乳腺癌影像教学在临床规培医师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研并分析儿童压力性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及现有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儿童P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研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2月PI的702例患儿,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PI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并对相关因素及已有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PI患儿PI发生率为8.83%,损伤程度以1期为主(90.32%);枕部(38.46%)为儿童PI的高发部位,其次是骶尾部(27.69%)。气管插管、意识障碍、BradenQ评分低、移动度受限、感知觉受限、皮肤潮湿、存在摩擦与剪切力、营养贫乏以及组织灌注与氧合不足是PI的影响因素,疾病种类对PI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但应与其他因素结合判断。PI患儿减压垫的使用率为100%,且均予以每间隔2~3小时更换体位1次。发生PI的患儿中预防性使用减压敷料的比例为95.16%,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例为29.03%。结论: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筛选高危患儿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线上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的2021年10月-2022年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接受基于认知-行为转变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与健康生活习惯情况。结果 管理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的患者血压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习惯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的健康生活习惯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线上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减控制血压,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转变模型 线上健康教育 高血压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跌倒预防健康教育中采取IMB模型,分析该方法的效果。方法:纳入5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IMB模型,每组26例。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焦跌倒预防知信行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跌倒恐惧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较低(P<0.05)。干预满意度对比发现,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跌倒预防健康教育中采取IMB模型,可提升患者及配偶知信行,缓解其跌倒恐惧,提升其满意度。 

  • 标签: IMB模型 老年乳腺癌 配偶 跌倒预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总结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以及对于谵妄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选取的180例患者中,发生谵妄的有108例(60.00%,108/180),其中男性患者69例(63.89%,69/108),女性患者39例(36.11%,39/108)。发生谵妄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病史、血氧水平、药物因素。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出现术后谵妄的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有关,所以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状态,采取预测模型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谵妄。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基于CT影像的诊断模型,专注于使用传统影像学分析和图像处理技术来诊断股骨头坏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了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CT影像数据。通过传统的影像学分析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我们对股骨头的形态、密度变化、微血管结构等关键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提取和分析。这些方法的结合旨在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特征的识别能力。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影像分析 影像学诊断 图像处理技术 骨科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的预测模型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脊柱退行性病变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腹胀的5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因脊柱退行性病变接受手术治疗但术后未发生腹胀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参照组,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腹胀预测模型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此为患者术后腹胀预测提供帮助。结果:两组患者抗菌药物、肠道菌群药物使用情况、肠道动力药、麻醉方式、低蛋白、低钾、术后卧床时间及下床活动次数等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腹胀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与抗菌药物、未使用肠道菌群药物、未使用胃肠动力药及术后卧床时间超过5d呈现正相关,差值表现为(P<0.05),与全麻、低蛋白及低钾不相关,差值表现为(P>0.05)。结论:通过构建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术后腹胀诱发因素,能够在模型帮助下做好术后腹胀干预方案。

  • 标签: 脊柱退行性疾病 术后腹胀 预测模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RET锌指蛋白(ret finger protein,RFP)基因敲除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影响。方法:RET锌指蛋白基因敲除的 C57BL/6 雄性小鼠通过腹腔注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1-methy-4- phenyl-1, 2, 3, 6-tetrahydropyridine, MPTP)制备 PD 模型,注射的第 6 天取小鼠全脑,用 TUNEL 试剂盒检测中脑黑质部细胞的凋亡,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Caspase-3,RFP表达。 结果: RFP基因敲除能够降低由MPTP所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结论:RFP基因敲除减轻了 PD 模型小鼠的神经退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统一为79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前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母婴不良分娩症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护理前没有形成较大差别(P>0.05),两组经过护理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下降后的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两组不良分娩症状的比较中,观察组孕妇出现不良分娩症状的几率都要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IMB模型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骨科术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预防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组和非深静脉血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前合并症等。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再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其预测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手术时间、全身麻醉、术前合并症等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在验证组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果,预测准确率为85.71%,灵敏度为83.33%,特异性为88.89%。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骨科术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为临床预防和管理深静脉血栓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骨科 深静脉血栓 风险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医院感染的实际管理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实行,在医院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均参与院内感染管理,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管理措施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常规管理,比较项目以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相关管理指标预见性措施的落实程度及院内感染预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数据包络分析法调节了管理流程,对潜在感染因素做出预防,提高了综合管理质量。

  • 标签: 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 医院感染 效果评价
  • 简介: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全固定是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微创化。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12例单侧锁骨骨折患者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所有骨折锁骨仅显露表面而不剥离锁骨床,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三段小切口,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操作以保护锁骨血运,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及骨折模型,在两个模型距离胸锁关节1cm、3cm、5cm处做横截面测量长短轴,并进行双侧对照,偏差〈10%再进行镜像模型手术预演,在镜像模型表面描绘出骨折线并进行接骨板预弯、钻孔、固定等实际操作,记录每个螺钉的长度和位置,术中调节钻头伸出套筒的长度为模型相应钉道记录的螺钉长度,以防止钻入过深而损伤锁骨下血管,从而实现尽可能少的组织剥离和最优化的固定。结果:将锁骨胸骨端左右侧3个层面的长短轴数据汇总,成对样本共6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78,成对样本中PC1、PC3、PC5的LL-RL及LS-RS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左右两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采用微创操作固定,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良好,螺钉长度合适,使用的接骨板及螺钉与术前预演一致。结论:通过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与骨折模型,在无骨折区测量对比,对于偏差〈10%的病例,在镜像模型上进行手术演练,获得预弯的接骨板与螺钉长度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手术中,从而实现MIPPO操作的目的。

  • 标签: 3D打印 锁骨骨折 接骨板内固定 预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