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32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性运动功能训练+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对于对照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性运动功能训练,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肌电图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实验组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肌电刺激对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况,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参与研究,对患者的出血程度和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进行划分,采用NIHSS对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分,并将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与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研究,18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存在自发性梗死后出血现象,其中共有6名患者为轻度出血,有4名患者为中度出血,有3名患者为重度出血,并且重度出血和NIHSS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8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的成像中未呈现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另外12例患者中有3例呈现出Ⅰ度影像,有9例呈现出Ⅱ度影像,并且患者的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显示程度和NIHSS评分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对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出血状况和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从而为患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再灌注损伤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性减压术后,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本院所接受重型脑损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40例(2017.3.1-2018.3.1),选其中的20例患者记为对比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剩下的2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进行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性减压术后,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的3月~2017年的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五病区诊治的4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各方面的满意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神经损伤患儿的早期干预价值。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我院100例小儿神经脑损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8年2,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神经脑损伤患儿有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小儿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实施护理两个月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精细运动评估评分、粗大运动评估评分、GMFM评分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精细运动评估评分、粗大运动评估评分和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无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神经脑损伤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患儿的脑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脑损伤患儿 早期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的70例患者,将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胰管外引流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胰腺损伤 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因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损伤的结果。结果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在7-11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7.25±1.04)天;术后两个月左右自患者膀胱内将双J管取出后,经CT尿路造影检查或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皆显示恢复良好,患肾功能及形态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有着很高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镜 妇科手术 泌尿系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康复训练给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进行康复训练的40例对照组患者、联合进行针灸加康复训练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脑损伤患者行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护理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与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5),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服务 运动功能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对于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组成参照组。两组体检人员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式;以检验后的临床数据指标为标准,以此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糖含量为3.59±0.3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糖值为1.21±0.42,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87,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70.52±9.6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2±1.63,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513,p<0.05)。讨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与健康体检人员对比其平均差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随机选取72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病人的人数为36人。护理组采用精细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护理组病人,护理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在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营养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炎性状态,提升病人的营养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方案 重症颅脑损伤 营养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血小板药致上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86例因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出血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双联抗血小板组(4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史、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表现的区别,分析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Hp感染率、胃镜特征的差异。结果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阿司匹林组和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比较(50.34±15.03vs59.32±11.33,P=0.002),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更高,有显著性差异;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血小板组既往溃疡史更高(30.2%vs9.3%,P=0.015),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较多(30.2%vs4.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年龄、既往溃疡史,Hp感染和联合用药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和复合性溃疡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 标签: 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药,临床表现,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研究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常规组采用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临床疗效突出。

  • 标签: 无神经损伤 胸腰椎骨折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骨折术治疗)与参考组(清理术)各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软骨组织结构恢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关节镜 微骨折术 膝关节 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程序化镇静镇痛处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3d、5d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镇静、止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 标签: 程序化镇静镇痛 重症监护室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分析组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一周颅内压,以及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各自治疗后,选择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分析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周颅内压方面,均优于选择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具体为87.50%(21/24),明显高于选择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的62.50%(15/24),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标准外伤 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实施早期院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集到的146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家庭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早期院内康复训练,于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发育商(DQ)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实施早期院内康复训练效果极佳,有利于患儿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 早期院内康复训练 DQ水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是一类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且依赖于钙离子和锌离子的蛋白酶,对于维持细胞外基础环境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颅脑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的结构和完整性被破坏,会出现MMPs的异常表达,使血脑屏障和神经血管单元的稳定性被破坏,导致脑组织出现继发性的损伤,而在血管、轴突再生和轴突髓鞘形成过程中,MMPs也都有参与,本文将MMPs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 颅脑损伤 神经血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