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在食品微生物中检验菌落总数时用到的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验方法以及TTC培养基3种测定方法的检测效果,以达到提高食品菌落总数检验的检出率和灵敏度的目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需要测定的153个样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采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验方法和TTC培养基法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菌落检出数。结果在测定的153个样品中,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和TTC培养基法三种测定法中合格的份数分别为137、129、126,三中测定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测定方法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得到的效果相当,但是TTC培养基法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测定方法。

  • 标签: 菌落总数检验 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 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验方法
  • 简介:诊断是医学教学的重要模块,心电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广、诊断意义大,但也是医学生较难入门和掌握的一个基本临床技能。因心电图知识涉及生理学、物理学和电学等多门专业学科,内容复杂且抽象,故心电图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直是临床诊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 标签: 心电图 题库 教学 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儿童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3例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无发热状况的健康儿童53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合血细胞形态检验工作的开展,判断两组儿童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在RDW-SD指标对比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意义;而在HCT、MCV、MCH、MCHC指标对比中,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5.66%,实验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35.94%,即两组儿童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工作的开展,可有效对发热疾病予以临床诊断,以精准化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酶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肝功酶、血脂等指标均与健康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肝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治疗与预防,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9月期间,收集到我院就诊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疾病状态,分为2组,即活动期组(n=39)与非活动期组(n=43),另选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3组对象均进行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比较IgG、IgA、IgM、C3和C4,活动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而非活动期组的IgG、IgA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检验联合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价值
  • 简介: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对《临床微生物导论》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优化组合,积极地尝试和探索,使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培养开拓型医学人才需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改革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临床微生物学导论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邵县首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方法对病例流行病史、发病诊治经过、流行病特征等进行流行病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认。结果4例布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染疫羊养殖户雷某玉一家人,且为与染疫羊密切接触者。结论本起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引进的感染了布病的山羊;新邵县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需从源头上严把染疫动物输入、输出关;加大对农民布病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 标签: 人间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
  • 简介:分子诊断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阶梯,现行的考试模式主要存在考试内容形式单一、时间不够灵活、考教合一、考试管理不够科学严谨等弊端。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制度,必须全面实施考教分离、加强能力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整顿考风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考试 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限定到我院检验科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患为研究主体,从中抽取168例。对其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予以酶联免疫法进行相关检测工作,病毒DNA(HBV-DNA)则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相关工作。分析总结病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结果。结果对168例乙型肝炎检测后得到,属于HBeAg阳性标本病患以及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分别为106例与62例,就病患标本HBV-DNA阳性率而言,106例HBeAg阳性标本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06例,阳性率100%,62例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6例,阳性率25.81%(16/62),二者对比差异性较大,得到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病患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HBV-DNA阳性率越高,属于HBeAg阳性标本的概率越大。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可有效的增加乙型肝炎病患检测的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防止人员传递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HBeAg阳性标本 HBV-DNA阳性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中药川乌属于一种常见药物,其主要成分即为二萜生物碱。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总结了中药川乌含量检测与药动情况,现作以下的综述。

  • 标签: 中药川乌 成分检测 药动学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标本50例微生物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方法按丹麦国立血清研究所微生物诊断实验室常规方法进行,我们用丹麦王国提供的NEO-SENSITABS系列11种抗生素药片对50株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各类标本总阳性率为31.4%,高于国内其他同类资料公布的数据,其中血标本为51%,这是由于我们采用的需氧,厌氧同时培养的方法有关,厌氧菌如类杆菌及兼性厌氧菌得分离出来,痰检率较低为19.9%。结论传统意义上的传染性疾病(如由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引起的疾病)逐步减少,而由人体自身的正常菌群和来自周围环境的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逐年递增。耐药菌株明显增加,我国由于微生物检验工作尚为广泛开展,大多数临床医生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

  • 标签: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标本细菌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为提高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应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细菌检验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细菌检验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200例不同类型细菌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不同标本细菌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χ2=3.82,P>0.05)。结论该院各类标本细菌检验结果正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不断提高细菌检验质量,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尿液标本 创伤组织标本 粪便标本 血液标本 痰液标本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流行病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理现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对策。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调查,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强化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并提出针对性应急处理对策。结果近年来我国不乏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应该对流行病学工作者基本技能进行完善,强化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建立病例并核实病例诊断等、正确描述性“三间分布”、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采取控制措施、完善现场调查和书面报告等步骤中的应急处理能力。结论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做好充分应战准备,现场应急处理保持沉着冷静,完善相关应急处理策略,保障公众安全。

  • 标签: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形态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该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发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体检检查的50例无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和血细胞常规分析,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其指标包括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结果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变化、淋巴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分别占16.0%、18.0%、12.0%、1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DW-SD、MCV、MCHC、Hct、MCH分别为(13.4±1.4)%、(87.3±10.4)fl、(361.4±13.6)g/L、(44.5±3.4)%、(33.5±4.4)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能够有效反映发热患者的病情,并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 发热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支气管镜对儿童难治性肺炎原因及病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的107例儿童难治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均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在病变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钳夹痰栓治疗、防污染毛刷采集标本及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检查,与常规痰培养检查的病原检出率比较并进行药敏检查。结果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镜下均可见炎性改变,包括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分泌物附于管壁及壅塞段及亚段支气管;在107例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出25例菌株,阳性分离率达到了23.36%。其中,G-菌株有23例,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流感嗜血杆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G+菌肺炎链球菌有2株,82例无细菌生长。结论对于儿童难治性肺炎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到气管黏膜及气管、支气管、亚段支气管远端炎性改变,并且可以大大提高难治性肺炎的病原的检出率,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指导作用也愈加明确,可尽量缩短难治性肺炎的治疗疗程,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支气管镜 儿童难治性肺炎 病原学诊断
  • 简介:为适应高等检验医学教育发展和今后岗位任职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几年来我们不断对微生物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更新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内容,提高教员素质,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岗位任职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皮细胞病变患者,共9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HPV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ct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观察对比组间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SC阳性率、LSIL阳性率、HSIL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检测效果好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检测效果较为理想,检测阳性率较高。

  • 标签: hpv tct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征象检出率。结果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在硬膜囊压迫、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诊断中,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在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中,CT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在神经根压迫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CT检查与MRI检查各有优势,可配合使用,但MRI整体检出率更高。

  • 标签: CT 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应用于降低血液病误诊和漏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58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复查。结果大细胞贫血患者14例,小细胞贫血患者84例,异常细胞患者25例,异常淋巴细胞患者158例,提示感染患者有134例,分别占2.5%、14.2%、4.4%、27.2%、23%;红细胞大小异常患者98例,其中有小细胞性贫血患者84例,这些患者都为缺铁性贫血;大细胞贫血患者有14例,经相应验证,溶血性贫血患者2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11例,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1例。结论通过采用外周红细胞的形态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血液病的误诊和漏诊概率,同时为临床中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而采用该检验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水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 血液病 误诊 漏诊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120例患者行痰培养及药敏实验,对其病原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优越的抗菌活性,革兰氏阴性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有较高的敏感率;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对其有很高的敏感率;而青霉素、头孢唑啉、氨卞西林等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耐药性均高。结论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并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了解此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特点及耐药性状况对指导临床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