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型黄体酮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2016/03~2018/06之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三个组,每组都为60例。A组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B组采用黄体酮阴道凝胶进行治疗,C组实施黄体酮栓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A、B和C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经济成本。结果B和C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黄体酮栓进行治疗,不仅经济而且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黄体酮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血小板药致上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86例因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出血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双联抗血小板组(4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史、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表现的区别,分析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Hp感染率、胃镜特征的差异。结果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阿司匹林组和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比较(50.34±15.03vs59.32±11.33,P=0.002),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更高,有显著性差异;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血小板组既往溃疡史更高(30.2%vs9.3%,P=0.015),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较多(30.2%vs4.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年龄、既往溃疡史,Hp感染和联合用药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和复合性溃疡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 标签: 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药,临床表现,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联合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身体功能改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物 治疗效果 复治涂阳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伸护理对出院后肺癌疼痛患者止痛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化疗后出院且伴有疼痛的肺癌患者共计136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肺癌疼痛患者实行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止痛药物用药的依从性,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肺癌疼痛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门静脉高压症胃出血病人接受手术断流以及药物保守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胃出血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病人资料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药物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手术断流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门静脉压力、血象变化、再次出血率以及死亡率,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门静脉压力水平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再次出血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死亡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门静脉高压症胃出血病人,为其提供药物保守治疗,能够快速止血,引发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更加容易被病人所接受,但是病人在停药之后产生再次出血几率相对比较高,为病人提供手术断流治疗,长期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手术之后产生的再次出血率比较低,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胃出血 手术断流 药物保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培养基的购置、储存、制备、性能测试、使用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重视开展微生物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成效。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微生物在抵抗致病微生物,维持正常的机体免疫及功能、改善药物作用等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COPD、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微生物稳态的改变、以及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患者康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微生物被认为可作为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微生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治疗过程中所受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微生物 呼吸道疾病 临床用药 指导
  • 简介:摘要在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作为其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质量,因而有效管理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对于我国基层疾控中心而言,其在管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检验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检验环境不符合相关标准,检验人员配置不足以及检验设备较为落后等等。鉴于此,本文对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临床检验质量。

  • 标签: 基层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常见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以及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的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本医院开展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临床样本、尿液临床样本、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各100份,统计以上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52.00%)相比尿液临床样本、呼吸道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21.00%、12.00%、6.00%)显著更高,P<0.05,体现出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检验方法,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窦口-鼻窦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接诊的2017年5月接诊的鼻炎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使用多平面重建法,观察钩突、鼻中隔、鼻中甲的形态、结构和变异情况,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8例,预期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就MPR重建法能够获得患者清晰的冠状面图像,清晰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和变异情况。病变组患者的OMC解剖变异发生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鼻中甲气化的出现率最高,钩突气化的出现率最低。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的OMC图像和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与OMC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

  • 标签: 窦口-鼻窦复合体解剖变异 慢性鼻窦炎 16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疝气修复术的患儿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对照组,开展氯胺酮麻醉,剩余34例设为观察组,开展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诱导时哭闹以及切皮时体动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的患儿例数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不仅诱导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患儿呼吸,且术后苏醒快,镇痛以及镇静作用均非常好,因此建议在临床上使用该种方法。

  • 标签: 七氟烷 舒芬太尼 疝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患者50例,分别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的HR、MAP水平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MMS评分和麻醉优良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着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的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上升现象,而在5min后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降低,从整体比较,观察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拔管5min后的躁动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全麻手术患者中运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 全麻苏醒期 躁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依从性的因素,为督促患者按医嘱用药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门诊接诊的并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人,调用其病程病例资料,了解其对医嘱中他汀类药物服用的依从性,并分析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就医付费方式、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等因素对服用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所抽取研究对象中包含117人依从性好的患者(53.18%)和103名依从性不好的患者(46.82%),经过分析,较高文化程度、年龄较小、较短病程、非自费就医、未发生药物副作用更能提升研究对象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性,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的不同对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病程长短、就医付费方式、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可以影响其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医嘱的依从性。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提升其依从性,从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血液内科化疗对象90例入组,按照化疗的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PICC置管后热敷等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安普贴外敷。对比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症状以及体征峰值分别为16(11~27)日、5(3~6)日、(11.4±2.6)分,对照组9(7~19)日、8(5~14)日、(15.5±2.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疗效肯定,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延迟发生时间,减轻症状与体征。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化学性静脉炎 安普贴
  • 简介:摘要慢性肾病(CKD)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疾病2013(GBD2013)研究报告称,CKD是过去23年中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死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共计有15%至20%的CKD患者可能有逐渐丧失肾功能的风险,并且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脏纤维化是ESR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防治肾脏纤维化是延缓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国内外对于ACEI类药物及MMP7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探究是否ACEI类药物可作用于MMP7进而对肾纤维化进程产生影响。

  • 标签: ACEI类药物 肾功能衰竭 肾脏纤维化 MMP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泼尼松药物治疗的路径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2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高热消退时间(3.08±1.62)天、甲状腺消退时间(5.14±1.72)天和甲状腺触痛时间(8.52±1.77)天略短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高热消退时间(4.21±1.88)天、甲状腺消退时间(6.03±1.86)天和甲状腺触痛时间(9.77±2.03)天,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15%略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38%(P<0.05)。结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使用小剂量泼尼松药物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不同剂量泼尼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12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液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肺部体征,咳嗽咳痰、气急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早,临床效果显著,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液吸入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更早,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治疗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5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抽签随机法分组。甲组患者予以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雌激素治疗。连续用药2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L2~4腰椎骨密度、药物副作用的差异。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所有患者L2~4腰椎骨密度均有所上升,其中乙组L2~4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甲组,且乙组药物副作用更少,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骨密度,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雌激素 抗骨质疏松药物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比最大(26.8%),头孢西丁占比最小(2.4%)。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25.6%),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最低(8.5%)。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用药期间或前后12h内饮酒,环境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合并用药,饮食因素,情绪因素,患者本身生理、病理、免疫学状态,药物用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药物质量不合格,个体差异占比最大(30.5%),药物质量不合格占比最小(1.2%)。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应加强用药管理。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