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要阻止其成为一种流行病,有必要下大力气改变进食习惯生活方式。在某些亚洲儿童中可能有未被诊断的佝偻病,因其进食的食物中富含植酸盐,并且紫外线照射不足。有些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具有“益生原”效应,能够促进结肠细菌的生长,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能改变肠内菌群组成,从而改变其代谢活性;它们可能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免疫应答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婴儿 儿童 青少年 合理喂养 哺乳期
  • 简介:约4%~30%的儿童青少年有肌肉骨骼的问题,其诊断多种多样,多数病因是机械(非炎症)的,且大多症状轻、短期可痊愈。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严重潜在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恶性肿瘤非意外损伤都可能有骨骼肌肉的症状。在英国,慢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5~18/100000,患病儿童超过12000,这与儿童糖尿病人数相近。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慢性关节炎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布洛芬
  • 简介:由于心脏的快速运动,精确的心脏影像需要精尖的技术。每帧图像必须在50毫秒内完成,才能将心脏瞬间的活动记录下来。

  • 标签: 磁共振 心血管 CT 心脏影像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机体衰老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老年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致使老年人药物治疗方案复杂,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关注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正确使用药物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风湿多肌痛(polymaylgiarheumatica,PMR)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炎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疼痛僵硬,通常起病很急,影响四肢带区(肩、髋)颈躯干,伴有急性炎性反应(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应用小剂量皮质激素迅速起效。

  • 标签: 风湿性多肌痛 老年人 急性炎性反应 皮质激素 流行病学 病理学
  • 简介:腹泻病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病致死的重要病因。不同国家的年发病率不尽相同,工业化国家每年大约5个成人中就有1人发生腹泻,而在发展中国家,2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腹泻次数可达5次或5次以上。由于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病的死亡率较高,从而成为全球特别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除了那些婴幼儿高龄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外,腹泻病很少对生命构成威胁。细菌腹泻死亡率较高的相关因素,

  • 标签: 细菌性胃肠炎 免疫功能 细菌性腹泻 抗生素 阿莫西林 复方新诺明
  • 简介:具有硬皮病相关抗体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增高。对硬皮病患者进行活动前监测,有助于早期治疗心肺系统并发症。目前对治疗肺动脉高压确实有效的药物已被用于硬皮病。硬皮病患者存在微纤维蛋白-1的遗传学异常。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抗体 并发症 硬皮病 治疗 异质性风湿性疾病
  • 简介:解除癌症病人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的医疗问题,据wTO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得不到及时处理,晚期病人50%~70%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说:“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现将近几年癌疼痛的护理状况综述如下。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进展 癌症病人 医疗问题 及时处理 晚期病人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胆汁生成(或)胆汁流动障碍所致的临床生化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瘙痒疲劳.生化异常主要是血总胆红素(TB)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胆汁淤积可因病理损伤分为肝内及肝外两大类,肝内胆汁淤积也可称为胆汁淤积肝病,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诊断常较困难。

  • 标签: 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性肝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正>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甘露醇均为250ml静滴每6h给药1次。A组加用血肿消口服液(含三七、大黄、莪术、蛴螬、益母草、黄芩等)6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或高位直肠滴注;多巴胺1~2μg/(kg·min)24h持续泵入。B组加用多巴胺泵入。治疗28天,A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96.67%,B组分别9、12、6例

  • 标签: 基本治愈 多巴 常规内科 神经功能缺损 肾衰患者 黄荃
  • 简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PPARs包括3个亚型即α亚型δ亚型γ亚型,PPARγ2亚型有两个常见多态:C1431TPro12Ala。研究证实在人类PPARγ基因多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个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有关。因此PPARγ基因多态不仅直接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并可通过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来进一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临床通过测定PPARγ基因多态有可能分析出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发病的可能和风险,发现与诊断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 标签: PPARΓ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Galectin-3(lectin,galactoside-bindingsoluble,LGALS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rs4644)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聚合酶链反应(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7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17例良性乳腺组织rs4644基因型,随机选取(随机数字由计算机生成)10例PCR样本测序,验证PCR-RFLP的实验结果。结果乳腺癌患者中CC、CA及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72.7%、25.0%及2.3%,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52.9%、41.2%及5.9%;乳腺癌患者中C、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5.2%、14.8%,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73.5%、26.5%;二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4644A等位基因更容易出现在肿物T>2cm(χ2=8.295,P=0.004)及Ki67<14%的乳腺癌人群(χ2=3.917,P=0.048)。结论Galectin-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rs4644与乳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其与肿瘤大小及Ki67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GALECTIN-3 单核苷酸多态性 GALECTIN-3
  • 简介: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局部注入凝血酶对中等量以下咯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将70例中等量以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凝血酶组)及对照组(肾上腺素组),通过纤支镜器械孔分别注入凝血酶及肾上腺素到出血创面。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55.9%,治疗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凝血酶为局部止血药,它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而止血,并能刺激纤维母细胞的生长,有利于创面的修复,病灶的纤维化,从而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局部注入 凝血酶 药物治疗 咯血 肾上腺素
  • 简介: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临床治疗棘手,病死率高达40%以上[1].我们对185例SAP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大黄胃管或直肠灌注、芒硝外敷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重症 治疗例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左心室电极植入左心室侧壁不同部位时是否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符合CRT植入指征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药物优化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而行CRT植入术,根据术中左前斜X线冠状静脉逆行造影结果将左心室侧壁电极位置分为前侧壁(n=20)、侧壁(n=45)、后侧壁(n=24)3组,分析术后1年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参数改变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心衰再入院率及全因病死率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术后1年侧壁与后侧壁组△LVEF、△LVESD、△LVEDD及NYHA心功能分级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优于前侧壁组(均P〈0.05);侧壁及后侧壁组心衰再入院率及全因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明显低于前侧壁组(均P〈0.05)。结论:CRT左心室电极植入左心室侧壁及后侧壁临床疗效优于前侧壁,提示左心室电极位置影响CRT反应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电极位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初治MM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66(43~77)岁。均给予PAD方案为一线治疗: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脂质体多柔比星20mg,静脉滴注,第1、4、8天;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第1、4、8、11天,每4周为一个周期。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观察疗效,并按国际肿瘤组织毒副作用统一命名法的标准(NCI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3.9±1.1)(2~6)个疗程后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9%,其中完全缓解(CR)8例(4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11%),部分缓解(PR)6例(31%),轻微反应(MR)1例(5%),疾病稳定(SD)2例(11%)。可见初始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8(1~5)周,最佳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7(1~4)个月。骨髓瘤细胞、血清单克隆蛋白量、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中位随访期19(6~35)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生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其中便秘7例(37%),腹泻1例(5%),恶心2例(11%),黏膜炎1例(5%)。其次为血液学改变,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32%),贫血3例(16%),血小板减少5例(26%)。另外,周围神经病变(PN)较为多见,1~2级4例(21%),3级1例(5%)。3例(16%)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3例(16%)患者出现乏力。结论:PAD方案治疗初治MM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脂质体多柔比星 地塞米松 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