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基本原则是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降低眼压,但是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对治疗后眼压控制、病情缓解有着不可忽视影响。日常生活中影响眼压POAG病情发展相关因素主要有饮酒、吸烟、运动、肥胖饮用咖啡、茶等。本文主要就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给眼科医生提供相关信息,给患者提供生活指导

  • 标签: 生活方式 眼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膜植片两种缝合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试验,将4848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24眼,A组术结膜植片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术结膜植片采用间断缝合法。术记录结膜缝合时间,术后随访6mo,记录拆线所用时间及眼部刺激评分情况。结果:术中平均植片缝合时间A组为14.05±2.30min,B组为19.34±2.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眼部刺激情况分值术后第3d(1.32±0.60vs1.68±0.35)5d(0.87±0.24vs1.26±0.68),A组得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拆线所用时间为9.15±3.36min,B组拆线所用时间为12.61±3.8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术后刺激症状,是种安全高效结膜植片缝合方法。

  • 标签: 连续锁边缝合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利用电生理方法,鉴定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钙通道,进而研究慢性眼内压增高对Muller细胞钙通道电流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大鼠Muller细胞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采用结扎巩膜上静脉方法制备大鼠高眼压模型。结果当细胞外液不含二价阳离子时,可以记录到电流幅度较大钙通道介导Na+流。该电流可被L-型钙通道阻断剂nimodipineT-钙通道阻断剂mibefradil可逆地压抑到加药前(39.8±5.4)%(P〈0.001)(46.7±8.7)%(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高眼压术后1周、2周4大鼠视网膜Mtiller细胞钙通道电流幅度没有明显变化。然而,电流成分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眼压大鼠Muller细胞nimodipine敏感电流呈降低趋势[1周:(70,9±13.3)%;2周:(70.5±21.9)%;4周:(69.2±23.9)%],mibefradil敏感电流在高眼压术后12周呈增高趋势[(157.5±21.2)%(158.6±35.5)%],4周时趋于正常(109.2±37.9)%。结论大鼠视网膜Mailer细胞功能性表达L-型T-型钙通道。慢性眼内压增高导致L-型钙通道电流减小,T-型钙通道电流增大,从而增加胞内钙,共同参与Mtiller细胞去极化激活。

  • 标签: Maller细胞 钙通道 慢性高眼压 大鼠 视网膜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手术疗效。方法129(150眼)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2到16。结果术后仅复发,复发率仅为0.6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效果好,复发率较低。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无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人工晶状体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地分析2424眼无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手术后结果。纳入病例包括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或球内异物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及晶状体摘出术后囊膜缺失。手术前后进行完整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瞳孔形态、人工晶状体固定情况、虹膜玻璃体视网膜情况,记录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12~24mo。所有手术眼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前裸眼视力为手动~0.2(logMAR1.91±0.89),手术后末随访裸眼视力为0.2~1.0(logMAR0.46±0.59)。手术后1,3,12mo术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1.26,-0.43,-0.35D,±2.0D以内者术后3mo12mo分别占66.7%83.3%,±1.0D以内者分别占41.7%50%。手术前及术后3,12mo眼压分别为16.95±7.85,12.38±4.68,15.96±5.25mmHg。手术前及手术后3,12mo平均角膜内皮计数分别为2493.8,2270.3,2263.7/mm2,手术后1~3mo,4~12mo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96%,0.27%,手术后12mo内皮细胞总丢失率为9.23%。手术后无持续性葡萄膜炎,虹膜无明显手术损伤萎缩,瞳孔形态无变化,Artisan人工晶状体正位牢固固定,对玻璃体视网膜无影响。玻璃体切除眼手术中使用前房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结论:无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是有效安全方法,但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以进步对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出评价。

  • 标签: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虹膜固定人工晶状体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炎症细胞浸润抑制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每组16只大鼠。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素组予3g/L多西环素眼液点眼,对照组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第3,7,14,21d观察计算炎症指数,角膜取材后进行病理切片及炎症细胞计数,行ICAM-1ELISA检测。结果: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较对照组轻,炎症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炎症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大鼠角膜ICAM-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以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炎症细胞浸润,其机制可能是抑制ICAM-1表达。

  • 标签: 多西环素 碱烧伤 角膜 炎症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αB-晶体蛋白对大鼠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组织αB-晶体蛋白含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中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表达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full-fieldERG,F-ERG)b波振幅差异,探讨αB-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后RGCs轴突再生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实验研究。本实验选择120只健康、无眼疾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αB晶体蛋白组(αB)30只,生理盐水组(S)30只,假手术组(P)30只,急性高眼压组(H)30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分别于术后7d14d各取5只术眼视网膜,行Western-blot法,观察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αB-晶体蛋白表达;术后7,14,21d各取5只术眼视网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急性高眼压后RGCsGAP-43表达;术前术后1mo时应用全视野ERGb波振幅变化测定视网膜功能。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αB组视网膜αB-晶体蛋白表达于术后7d较高,14d时表达减弱(P=0.000),但同时间点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6,P=0.024,P=0.007;P=0.006,P=0.008,P=0.010);αB组RGCsGAP-43表达于术后7d达高峰,14d时表达减弱,21d时仍有少量表达(P=0.000),但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P=0.002,P=0.001;P=0.015,P=0.002,P=0.006;P=0.005,P=0.003,P=0.005);ERG-b波振幅于术后1mo较低(P=0.014,P=0.004,P=0.003,P=0.006),其中术前各组ERG-b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993),术后1mo时αB组ERG-b波振幅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0,P=0.004,P=0.002)。结论:外源性αB-晶体蛋白能够提高视网膜αB-晶体蛋白表达;αB-晶体蛋白通过促进RGCsGAP-43表达,从而促进RGCs轴突再生;αB-晶体蛋白可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对大鼠视网膜无毒性作用。

  • 标签: αB晶体蛋白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GAP-43 ERG
  • 简介:目的:比较非球面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波前像差、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度视力差异。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50眼,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球面人工晶状体组(A组)2324眼术植入ACR6DSE球面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B组)2326眼术植入具有负球面像差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3mo,观察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背景(25cd/m2)高亮背景(255cd/m2)下对比度视力、瞳孔直径(6mm)时球面像差、彗差高阶像差均方根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亮背景下各对比度视力以及暗背景下100%,25%对比度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背景下5%,10%低对比度时B组视力好于A组。瞳孔直径6mm时,B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球差、彗差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RMS、球差、彗差低于A组。结论: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与ACR6DSE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可以明显减少患者高阶像差,改善患者术后暗环境下低对比度视力。

  • 标签: 非球面 像差 人工晶状体
  •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侧与对侧眼视网膜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应用频域OCT对30(60眼)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患侧对侧眼黄斑部视网膜显微结构进行检测,比较患侧组与对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光感受器层(IS/OS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形态差异。结果所有30患者患侧眼均有不同程度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对侧眼中有4眼(13.3%)存在轻度视网膜浆液性脱离;患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均值为(95.32±24.87)μm,对侧组为(98.80±14.36)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7,P=0.110)。患侧组IS/OS层厚度均匀致者12眼(40.0%),对侧组20眼(66.7%);患侧组IS/OS层厚度均匀致伴内外节缺损、不均、凸起增厚者18眼(60.O%),对侧组10眼(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38)。患侧组中出现RPE异常者有24眼(80.0%),对侧组中有8眼(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143,P=0.000)。结论频域OCT能清晰显示急性CSC患者细微病理结构改变,单眼发病CSC患者部分对侧眼存在IS/OS层RPE异常,但是其发生率较患侧眼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5—167)

  • 标签: 相干光断层扫描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急性 浆液性 对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