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7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试验组,患者40例,该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9例,该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止痛时长。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止痛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长,减轻手术痛苦,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择期行CT引导下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侧眶上孔形态,将患者分为有孔组(n=28)和切迹组(n=34)。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统计分析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疼痛数字评分(NRS)的平均秩次和有效率(NRS≤1分为有效),以及术后1 d、术后2年麻木程度的差异。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术前NRS、术后各时间点NR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NRS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的平均秩次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53.6%、46.4%和0,术后2年分别为42.9%、46.4%、10.7%和0;切迹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29.4%、67.6%和2.9%,术后2年分别为55.9%、38.2%、5.9%和0;两组患者术后2年麻木程度较术后1 d麻木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与切迹组患者术后2年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患者在术后除不同程度的穿刺点肿胀外,无其他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解剖变异类型,眶上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均较高;有孔型眶上孔远期有效率更高,除麻木外,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高。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 眶上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坐浴熏洗与艾灸配合护理方案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择肛肠手术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与应用中药坐浴熏洗与艾针配合护理方案(观察组,n=50)医护总有效率、病程、疼痛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肛肠手术患者,医护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4%,高于对照组为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渗出物消失、水肿消退、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疼痛评分经评定无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值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手术后应用中药坐浴熏洗与艾灸联合方案护理,可增强手术质量,缩短术后康复进程,缓解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肛肠手术 中药坐浴熏洗 艾灸 术后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分别联用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地佐辛联合异丙酚方案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及SpO2水平、术后苏醒时间、术后VA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及Sp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异丙酚联用于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可有效加快术后苏醒进程,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价值优于瑞芬太尼。

  • 标签: 地佐辛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疼痛微创治疗的影响,为优化疼痛微创治疗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行微创治疗的284例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患者的主要诊断类型划分为两组:脊柱相关组(n=148)、带状疱疹组(n=136)。两类疾病中,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单位体表面积糖皮质激素(GCs)使用的累积剂量划分为3个亚组:低剂量组(GCs<3.5 mg/m²)、中剂量组(3.5 mg/m²≤GCs<7 mg/m²)、高剂量组(GCs≥7 mg/m²)。比较两类疾病内部不同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类疾病3个亚组之间不同剂量GCs对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行疼痛微创治疗住院期间疼痛程度、血糖、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影响。结果两组内部不同亚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空腹血糖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脊柱相关组的低剂量组VAS评分为(4.5±1.6)分,大于中剂量组的(3.5±1.3)分(P=0.004);带状疱疹组的中剂量组VAS评分为(4.3±1.3)分,高剂量组为(4.4±1.6)分,大于低剂量组的(3.5±0.9)分(P=0.006)。在血糖影响方面,脊柱相关组的低剂量组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影响程度较中剂量组小(P=0.013);带状疱疹组的低剂量组血糖为(11±5)mmol/L,对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波动的影响小于高剂量组的(15±5)mmol/L(P<0.05)。脊柱相关组的低剂量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9±4)d、(10 583±4 851)元,均小于中剂量组的(11±3)d、(15 202±7 418)元以及高剂量组的(13±6)d、(18 100±4 138)元(均P<0.05);带状疱疹组内不同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的疼痛微创治疗时,脊柱相关疾病应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比高剂量可以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高剂量可能导致患者继发性血糖升高,并可能会延长脊柱相关疾病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 糖尿病,2型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尿路功能障碍及排尿相关的脊髓神经通路病变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至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CP/CPPS患者,描述患者下尿路、下消化道和躯体疼痛症状、尿动力学指标及用MRI评估脊髓神经病变和盆腔脏器的形态改变,分析脊髓神经通路病变与下尿路功能障碍、下消化道功能障碍和疼痛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患者126例,年龄[M(Q1,Q3)]为41(31,53)岁,病程2(1,20)年。患者存在下尿路功能障碍症状126例(100.0%),下消化道症状72例(57.1%),合并复杂多变的躯体疼痛症状88例(69.8%)。MRI显示,颈椎椎间盘中央型突出(126例,100.0%)常伴随脊髓内脏传出神经通路区域的缺血性改变(82例,65.1%),腰椎椎间盘中央型突出(65例,51.6%),骶神经根囊肿(97例,77.0%),以及盆腔内含平滑肌脏器的形态改变如膀胱壁增厚(91例,72.2%)、精囊扩张(70例,55.6%)、乙状结肠/直肠异常扩张(59例,46.8%)等。结论CP/CPPS患者具有下尿路症状、下消化道症状和躯体疼痛共存的特点。多个系统功能障碍共存,结合排尿相关的脊髓神经通路病变高发等特点,提示脊髓神经通路病变在其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炎 脊髓疾病 尿动力学 磁共振波谱学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下尿路症状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或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简称联合治疗)胰腺癌相关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87例因上腹痛控制不佳入院的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n=48),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B组(n=139),在CT引导下行联合治疗。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止痛效果、吗啡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口服吗啡剂量分别为(107±34)、(65±23)、(35±12)、(48±18)、(81±25)mg,B组患者分别为(112±37)、(53±17)、(27±14)、(42±16)、(63±20)mg;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口服吗啡剂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A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分别为83.3%和60.4%,B组分别为95.7%和75.5%;术后1个月A组分别为71.7%和45.6%,B组分别为89.0%和67.6%;术后3个月A组分别为48.6%和25.7%,B组分别为72.6%和47.0%;与A组相比,B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1 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 d相比,A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B组术后1周、1个月以及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所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后1个月相比,A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 d内发生率最高,一般在术后7 d内基本恢复。结论两种方案均可有效缓解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疼痛,降低吗啡用量。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和优良率更高,术后应用吗啡剂量更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胰腺肿瘤 淋巴结 腹腔丛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地佐辛及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术后应用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对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静脉注射及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BCS评分、Bromage分级、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C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C组患者术后24hPC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B组(p<0.05);B、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术后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镇痛临床价值优于舒芬太尼、地佐辛。

  • 标签: 舒芬太尼 地佐辛 罗哌卡因 骨科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M(Q1,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M(Q1,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M(Q1,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HR=0.876,95%CI:1.224~6.641,P=0.004)和PFS(HR=0.675,95%CI:1.742~5.930,P=0.031)的保护性因素。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