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汉唐古谱”《骷髅格》被誉为“曲谱之祖”,又经《南曲九宫正始》(下文简称《正始》)、《曲谱大成》、《新编南词定律》(《定律》)以及《磨尘鉴》等反复提及和征引,在曲学史上影响巨大。但其真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而这又关系到词曲格律谱的起源、成熟及流变的学术讨论,故受到研究者颇多关注。归纳各家观点,主要有三:明清两代的曲谱学家们坚信这一“汉唐古谱”真实存在;

  • 标签: 古谱 汉唐 骷髅 《南曲九宫正始》 真伪考 真伪问题
  • 简介:成县杜甫草堂坐落在甘肃成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草堂内今存南宋以降历代诗碑十三通。这些诗碑不仅见证了草堂补葺兴废的历史变迁,也是考察杜甫在同谷生活的重要实物史料。本文重在录释碑文,并简要考证作者,辨正谬误。

  • 标签: 成县 杜甫草堂 诗碑 考述
  • 简介:本文对凌濛初的死事进行了辩。认为凌濛初死于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中下旬,《墓志铭》、方志等史籍的记栽多有舛误。贾三强先生所主张的凌濛初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凌濛初死于程继孔领导的民变,而不是死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 标签: 凌濛初 程继孔 死事 崇祯十六年
  • 简介:<正>刘心武同志的第一篇红学论文《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认为,十二钗中人的秦可卿是康熙皇九子允禟的女儿。后来,他又在山东济南《时代文学》1993年第5期上,发表了“对《红楼梦》中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的“带有学术意味的小说”《秦可卿之死》,对秦可卿系允禟女儿这一论题作了申论。对心武的这一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且以为是对读者一种明显的误导,于是写了这篇“辨”。

  • 标签: 秦可卿 年羹尧 宗人府 历史小说 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
  • 简介:痰盒在《红楼梦》庚辰本里出现四次,与其他版本对比,两次没有异文,两次有异文。没有异文表明了痰盒的特质:不贵重、属于杂物。有异文的两次,一次是为了去掉痰盒带有的俗气,一次是为了避免僭越和去掉时代特征。但是把痰盒改为漱盂不是很恰当。《红楼梦》痰盒的众多异文反映了清代中期慢性外感疾病增多的时代特征。

  • 标签: 痰盒 唾壶 雕漆 漱盂 常见病
  • 简介:本文宏观略述《钱注杜诗》版本源流,微观细索其“隐形”的写本、批校本系统,重点考察傅斯年图书馆藏“钱牧斋杜注写本”。此写本作为前刊本形态的文本,其学术价值,一是反映了钱谦益杜诗笺注相对原始之面貌;二是在写本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见钱注由未定稿本,经由增补删校,向最终勘定刻本流变之轨迹;三是此写本对刻本具有一定校勘价值。写本《少陵先生年谱》后附录宋高宗授杜甫裔孙杜邦杰承节郎敕。

  • 标签: 《钱注杜诗》 钱牧斋杜注写本 杜氏遗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9
  • 简介:  二从用韵字看《柏梁台诗》的成文时代,《柏梁台诗》中序文所说汉武帝元封三年的时间及其诗中官职人名,【内容提要】从柏梁台诗的用韵字、诗句排序看

  • 标签: 柏梁台诗 真伪考辨 诗真伪
  • 简介:摘要随着广汉三星堆古城和祭祀坑遗址的发掘,一个失落的文明渐渐步入人们眼里。出土器物各种奇怪诡异的神像和形象,都透露出关于古蜀国神权与王权制度的丝丝信息。三星堆文明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既存在自己独立悠久的始源,又受到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文化乃至西亚或更远地区的影响,我们亦能从中窥探到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

  • 标签: 原始宗教 太阳崇拜 宗教立国 神权政体
  • 简介:摘要荧庭一地留名于史,是在公元前550年。虽然千百年来各类历史地理文献都有记述且有学者考究,然年代久远,已难以确定其准确地望。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确定荧庭地望在今天山西省翼城县续鲁峪河流域的西闫村,这一研究不仅充实了西闫村的人文历史,更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学界中形成的某些错误认知。

  • 标签: 紫谷水 荧庭 张武军 东阳 西闫村
  • 简介:清代出现了不少南宋文选集,收录了诗、赋及散文。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界的相关研究甚少。以选集编纂时间为序,对已散佚的八种南宋文选集作一钩沉,可对选集的编纂过程、编纂意图、选源、选录标准等相关问题作出述与解读。

  • 标签: 清人 南宋文选集 考佚
  • 简介:《邶风·燕燕》,齐鲁韩毛四家解释各异。本文从考证诗本事入手,继而以帛书就《燕燕》诗所发议论与之相对照,证明帛书所引为《鲁》《齐》之诗。

  • 标签: < > < > < > < >
  • 简介:通过对《夜雨秋灯录》几则本事的辨,我们发现《夜雨秋灯录》的许多故事除本于方志的记载外,还源于《秋灯丛话》《里乘》《耳食录》等其他文言小说作品。对同样的故事题材,宣鼎不是简单的重复抄袭,而是善于合说部之众长,化腐朽为神奇,点化编就为主题、艺术兼关的佳作。对该书本事的进一步考察,为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夜雨秋灯录》这部文言小说的性质与特点无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 标签: 宣鼎 《夜雨秋灯录》 本事
  • 简介:以往研究鲁迅赴港讲演,都说陪同者有四人,根据的是《鲁迅日记》2月18日记载:“晨上小汽船,叶少泉、苏秋宝、申君及许广平同行”。这也是一种误解。同行不等于陪同。真正的陪同者只有许广平、叶少泉两人:苏秋宝、申君可能是因别事同行而已。这点,赵今声教授曾明确指出:“鲁迅由许广平、叶少泉陪同自广州乘船到香港。陪同人中没有苏秋宝及申君。……鲁迅先生到香港时一行三人,不是五人。”

  • 标签: 《鲁迅日记》 许广平 教授 误解 广州
  • 简介:在唐代杜氏家族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经历中,韦氏族人与他的交往值得重视。在杜甫现存诗文中,共有近三十首诗记载了他与二十余位韦氏人物的交往。自前辈宦达,至后生晚辈,姻亲故友,他乡新知,都在杜甫的生命中留下了足迹。有雪中送炭的真情,也有人情浇薄的淡漠。有驿路江畔的依依不舍,也有南雁北鱼的殷殷关切。有同殿为臣的肝胆相照,也有青山绿水的携手同游。杜甫与韦氏族人的交往,可视为杜甫一生交游的缩影。

  • 标签: 杜甫 交游 韦氏 韦济 韦见素
  • 简介:文章考证出陶辅的祖父为陶信,其“以大功烈擢大同伯”的“先人”为陶瑾;文章对陶瑾的生平事迹作了详尽考证;同时简要论述了陶辅武官世家的身份对创作《花影集》的影响。

  • 标签: 生平事迹 先人 考证 文章 世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9
  • 简介:庾信在赋中对557年,当是庾信在北周出现岁星的情况下,既然《哀江南赋》是作于明帝时

  • 标签: 作考辨 哀江南赋 江南赋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4
  • 简介:认为竹林七贤的命名与竹林之游无关,说明本墓镶嵌竹林七贤壁画不仅仅是为了一般的装饰,竹林七贤诗文亦在这些士族文人中广为流行

  • 标签: 名义考辨 竹林七贤名义
  • 简介:钟繇是汉末魏初书法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人。(1)他在承袭东汉书风的同时又有所创新。世传钟繇善三体书:一曰铭石书,二曰章程书,三曰行狎书。其中行狎书最具个性,是曹魏书法风气向今妍转变的信

  • 标签: 钟繇 章程书 书法发展 书风 正体字 四体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