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命价问题清成丰九年(公元1859年)九月十八日上午,皇帝在北京玉泉山清音斋召见福建布政使张集馨,问起了福建械斗的情景。

  • 标签: 布政使 玉泉山 福建 皇帝
  • 简介:1968年,我在一张旧报纸上读到翦伯赞教授写的《内蒙访古》,对其中关于赵长城的地理方位曾有怀疑,我不敢相信当年的赵长城能是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顶上。2004年我致力于秦汉九原之地理方位的考证,又牵涉到赵长城问题,于是写成这篇。翦老在文中写道:"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

  • 标签: 赵长城 大青山 赵武灵王 乌拉山 内蒙古 地理方位
  • 简介:中原建筑文化设计思想的渊源介绍1.传统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中原这个词在中国古代传统历史上频频出现,中原这个词相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疆域在古代中国的既定不甚相同,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中国的概念,

  • 标签: 建筑文化 中原 古代中国 设计思想 春秋时期 传统
  • 简介:读明,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卷十四·六朝(齐)》,其中云:竞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童百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 标签: 诗钟 源流考
  • 简介:杜甫的诗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共同构成了杜诗学史上的两个“集大成”,对杜诗本身的研究俯拾即是,而对杜诗学者仇兆鳌个人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仇兆鳌年谱》即是笔者硕士论文《杜诗详注注释学研究》的附录部分《仇兆鳌注杜之史地背景系年》的补充,意在通过揭示仇兆鳌的生平来印证他的学术,围绕仇兆鳌注杜的史地背景来考察他的生平与学术情况。

  • 标签: 仇兆鳌 年谱 考证
  • 简介:奚林和尚事迹张崇琛《聊斋文集》卷五中有一篇《为武定州知州请奚林和尚开堂启》,内容是请奚林和尚到武定(清初为济南府属州,治所在今惠民)开堂的。虽是代人之作,但从《启》中的描绘来看,蒲松龄对奚林和尚也并不陌生:大师雪山罗汉,鹫岭仙人。石室出家,垂须拂...

  • 标签: 蒲松龄 李之藻 普照寺 武定 临济宗 和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选》作为一部中国文学的重要总集,其编撰、注释、欣赏历来受到文人骚客的重视,进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选学”。全面认识《文选》及其研究语料的宝贵价值对深入研究《文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文选》 李善 注语料
  • 简介:黄庭坚一生书写杜诗众多,从现存资料来看,书杜诗作品有二十一件,包括存世墨迹二件,宋刻宋拓一件(三首残)。杜诗内容可确者十二件,书体可确认者有八件,皆为草书。时间跨度从元秸元年(一0八六)到建中靖国元年(一一0一),涵盖了黄庭坚从四十二岁到五十七岁十五年间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创作于黄氏贬谪蜀中期间。这一时期是其草书风格转变和成熟,也是对杜甫体认和杜诗接受不断深化的时期。尤其是他遍写杜甫“两川及夔峡诗”并刻之丹棱大雅堂,足见其对杜甫的推崇和敬仰。黄庭坚书杜事迹为我们研究黄庭坚书法以及黄氏杜甫接受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 标签: 杜甫 黄庭坚 杜诗
  • 简介:<正>冯梦龙,字犹生,一字耳犹,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龙子犹。明神宗万历二年甲戌(一五七四)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的一个封建上层家庭。一、关于冯梦龙的姓名、字号、籍贯:朱彝尊《明诗综》卷七十一说:“梦龙,字犹龙,长洲人。”东海郁蓝生《曲品》下《双雄》下注云:“冯耳犹作。”《曲品》上《冯梦龙》下注云:“子犹,吴县人。”《苏州府志》卷八十一《人物》中说:“冯梦龙,字犹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墨憨斋新灌园传奇》序后署

  • 标签: 冯梦龙 《挂枝儿》 冯氏 崇祯 龙子犹 考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6
  • 简介:即《英华》收录南朝梁代的诗文并无起于梁初梁末之说,并因此认为《英华》收录诗文的上限不始于梁代,二《英华》收录魏晋、南朝宋齐梁诗文略说

  • 标签: 上限考略 收录诗文 文苑英华
  • 简介: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了8卷本的.这部大书,印制精美,装帧大方.卷前有编者的长序,全面评价了何其芳的文学遗产,为读者提供了帮助.应当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书,出版界要为它而祝贺,而赞颂.

  • 标签: 何其芳 文学遗产 佚文 读者 编者 考略
  • 作者: 田维昶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邢昉(1590——1653),字孟贞,一字石湖。江苏高淳人,明诸生。诗人生当明末,朝政日非,党派之争激烈;苛捐杂税,灾祸频仍,农民革命风起云涌。加之,诗人数困场屋,功名失意,不善经营,生计日促、有时飨餐不继。诗人于崇祯五年(1632年)乡试被斥后,愤而走笔作《太狂篇》以明志。于是摒弃功名,往来荆楚吴越间,遍历名山大川,以陶冶性情,凡有触发,一一寓之于诗篇。与所交游者,均为较有骨气的名士。其中方文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方文一生,遭遇坎坷。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无子。为了生计,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方文崇尚气节,不与清廷合作,每年三月十九日他都要作诗怀念崇祯帝。方文从青年时期就离家出游,交游极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一直都被我们看成为人的基本准则与基本规范。其实,在《大学》中例如“亲民”、“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都体现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内容,这其中的管理精髓不仅适用于古代统治的管理,更是我们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大学》 管理核心 管理思想
  • 简介:蒲松龄与赵金人(晋石)的交游,见诸聊斋诗文.然对赵金人的了解,前仅限于邑乘与聊斋诗文中的有关内容,近读其家谱史料,始对其家世生平及其与淄川文人圈的关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兹对其家谱史料于下.

  • 标签: 聊斋 诗文 蒲松龄 交游 史料 文人
  • 简介:摘要东莞市凤岗镇被誉为客侨魅力小镇,现存在客家排屋楼120座,这些历史遗存,隐藏了很多人文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与10月13日在香港隆重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9届恳亲大会相关——在该镇观合楼一个尚末建成就遭废弃的家塾内,发现了一块刻写着“广琼家塾”、“赖际熙书”字样的百年大石板,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名称和名字,就像是历史密码,一经破译,所有呈现,都会让人唏嘘感叹……

  • 标签: 观合楼 广琼家塾 赖际熙 崇正总会 客属恳亲大会
  • 简介:一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周作人的乡先贤,同时又是周作人非常推重的一位小品文作家。周作人曾在《旧书回想记·三不朽图赞》中列举所藏的张岱著作及版本。其中《琅嬛文集》六卷,有光绪丁丑王氏刊本。此书今庋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标签: 周作人 文集 师范大学图书馆 藏本 浙江绍兴 小品文
  • 简介:龙虎山正一派道教前后延续1800多年,长盛不衰,成为中国道教的正统,龙虎山天师府也成为了道教祖庭,这和其宗教领袖产生制度的稳定有序性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分析龙虎山历代天师传承关系后认为,正一道天师传承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严格的血缘关系;强调德能合一;铨选参照国家官职管理制度;有典型的信物保障。

  • 标签: 龙虎山 天师 传承特点
  • 简介:陆圻(1614—1667后),字丽京、景宣,晚号讲山,明末清初杭州著名遗民,曾与陈子龙等创"登楼社",为"西泠十子"之首。陆圻曾受庄廷"明史案"株连,几全家罹祸,后得清白,旋出家,不知所终。陆圻与当时的戏曲名家李渔、洪升、沈谦、范性华、毛奇龄交善。关于陆圻戏曲方面的著作,现有曲籍较少记载,笔者仅见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云:"陆圻……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钱塘县志》著录其著作有《威凤堂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四卷,剧作有传奇四种,剧名已不可知,剧作已佚。"这种说法仍有待于修正。事实上,《康熙钱塘县志》并未记载其作有四种传奇,

  • 标签: 杂剧 戏曲文学 明末清初 陈子龙 明史案 毛奇龄
  • 简介:摘要文献关于西汉辽西郡诸县地望的记载较简略,后世学者对此的研究观点也不一。随着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增多,西汉时期辽西郡诸县的地理位置,渐趋明朗。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结合历史文献、历史地理资料,以“二重证据法”考证西汉时期辽西郡诸县的地理位置。

  • 标签: 西汉 辽西郡县 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