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蓝光照射 持续 间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黄疸100例患儿(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进行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间段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治疗后三天血清间接胆红素(226.48±15.34)umol/L、治疗后五天血清间接胆红素(132.69±10.28)u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黄疸新生儿实施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间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 黄疸 疗效
  • 简介:使用高阶间断Galerkin(discontinuousGalerkin,DG)方法求解双曲守恒律方程组时,非物理效应常常导致计算过程的中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方法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应用.文章结合局部单元上原始流动变量的Taylor展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限制器,通过对各阶空间导数的重构,有效地消除了非物理振荡的不利影响.对二维Euler方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限制器不仅能够捕捉高质量的激波,而且能够保证残值的有效收敛.

  • 标签: 间断GALERKIN方法 TAYLOR展开 限制器 EULER方程 收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持续泵入与间断静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间断静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量、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以及反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总用量、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阿托品持续泵入给药方式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可有效缩短阿托品化所需时间,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愈率,降低阿托品中毒率及反跳发生率,临床综合疗效优于间断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 标签: 阿托品 持续泵入 间断静推 急性有机磷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胺对难治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纳入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难治性心

  • 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多巴胺
  • 简介:摘要:磷酸盐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表现在水道、天然水域和工业废水中,但磷酸盐浓度过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有害,因此检测磷酸盐离子十分重要,以磷酸盐为基础的离子种类很多,主要是正磷酸盐,这也是植物生长相对容易获得的磷的一种形式。本文对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测定锅炉水中磷酸根离子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 锅炉水 磷酸根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了间断雾化面罩吸氧在张口呼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16年2B-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张口呼吸低氧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间断雾化面罩吸氧。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氧后,观察组口腔黏膜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断雾化 面罩吸氧 张口呼吸患者
  • 简介: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几经变迁,监管体制、主管机构发生数次变化。本文运用间断性均衡框架,分析了1949-2020年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四个不同的政策时期,政策呈现出渐进均衡和间断突变轮替的现象,对政策图景的形成、政策子系统与宏观政治的相互作用、政策垄断的崩溃等进行分析,探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规律。

  • 标签: 食品安全监管 政策变迁 间断性均衡框架
  • 简介: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几经变迁,监管体制、主管机构发生数次变化。本文运用间断性均衡框架,分析了1949-2020年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四个不同的政策时期,政策呈现出渐进均衡和间断突变轮替的现象,对政策图景的形成、政策子系统与宏观政治的相互作用、政策垄断的崩溃等进行分析,探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规律。

  • 标签: 食品安全监管 政策变迁 间断性均衡框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在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与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不同浓度胰岛素的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分泌一氧化氮(NO)的相应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究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及致病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体外培养的HUECV304细胞作为试验对象,研究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对HUECV304细胞NO分泌的影响。试验共分为4组,即含100nmol/L胰岛素条件培养液与1nmol/L胰岛素细胞培养液轮换培养的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含1nmol/L胰岛素细胞培养液的正常浓度胰岛素组,含100nmol/L胰岛素细胞培养液的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不含胰岛素细胞培养液的阴性对照组,各组每间隔8小时均更换新鲜条件培养液1次,总共作用72小时。内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结果含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条件培养液作用内皮细胞72小时后,正常浓度组、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与持续性胰岛素组细胞分泌NO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21倍(P<0.05),7.13倍(P<0.001)和4.50倍(P<0.001);其中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内皮细胞分泌NO增加尤为明显,明显高于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内皮细胞分泌NO(P<0.05)。结论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相对于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能增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的分泌。提示血管内皮细胞NO的过度合成可能是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损伤血管内皮的功能、促进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实施间断放血疗法及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间断放血疗法及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抬高患指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实施间断放血疗法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间断放血疗法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 相关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采用分娩镇痛方式行瘢痕子宫阴道试产(TOLAC)的120例产妇,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各60例,年龄分别为(35.1±4.4)和(35.4±4.6)岁,身高分别为(165.2±4.3)和(165.9±5.3)cm,体重分别为(67.6±5.7)和(69.2±5.2)kg。均于TOLAC宫口开2 cm时予蛛网膜下腔注射0.3%罗哌卡因1 ml,然后间断给药组每60分钟予硬膜外单次注射8 ml芬太尼(2 μg/ml)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持续给药组每小时硬膜外匀速注入8 ml芬太尼(2 μg/ml)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两组产妇自控镇痛剂量均为8 ml/次,间隔时间15 min。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产妇自控镇痛次数分别为(1.10±1.05)和(2.78±2.30)次,罗哌卡因总量分别为(47.2±26.0)和(64.1±31.6)mg,芬太尼总量分别为(944.0±500.1)和(1 282.1±631.5)μg。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分娩镇痛240 min后改良Bromage评分0~3级者分别为11(9%)和9例(8%)、42(35%)和24例(20%)、6(5%)和16例(13%)、1(1%)和11例(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3分者,分娩镇痛后5 min时分别为29(48%)和31例(52%)、13(22%)和11例(18%)、35(58%)和29例(48%)、13(22%)和14例(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后240 min时分别为51(85%)和51例(85%)、6(10%)和0例(0)、1(2%)和7例(12%)、2(3%)和2例(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间断硬膜外给药较持续硬膜外注射用于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用量较低,自控镇痛次数较少,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更低。

  • 标签: 镇痛 产科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镇痛 硬膜外
  •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全身乏力10余天,以脑梗死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衰及脑梗死病史,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源性晕厥于22个月前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参数:基础频率60次/min,心房电压2.5v,

  • 标签: 高钾血症 起搏器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断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以Fisher分级it-IV级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95例。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时(不包括脑外伤再出血、脑积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经脑多普勒(TrapscranialDoppler,TCD,检查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CA)>120cm/s确诊为脑血管痉挛。结果每日分2~3次经腰大池引流排放血性脑脊液总量80~122.5ml,平均(102.3±0.71)ml,连续7~10天,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均在治疗后5天内缓解;痊愈55例,中残16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2例;出现脑梗死1例,无脑积水发生。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间断腰大池引流排放血性脑脊液清除蛛网膜下腔致痉挛物质,可以预防和缓解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间断腰大池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所有新生儿抗感染、益生菌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组新生儿间隙照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给予乙组新生儿持续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黄疸病因以母乳性黄疸及围产因素为主,占比为63.27%,甲组患儿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及围产因素,给予黄疸患儿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隙蓝光照射治疗 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