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际操作,共同探讨三维CT重建在累计关节复杂性骨折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自2009年至今,共收治累计关节复杂性骨折患者36例(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15例,髋臼骨折8例,腕关节骨折13例),术前均行二维X线、普通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对骨折及骨折程度进行临床分析评估,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15例,15例行手术治疗;8例髋臼骨折中,7例行手术治疗;13例腕关节骨折中,10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和传统二维X线比较,三维CT重建能清楚的显现二维X线摄片中不能显现的关节,对术前制定治疗方案、骨折分型及手术切口入路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三维CT重建 关节面骨折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60例(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的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创伤 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创伤关节镜与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给予创伤关节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关节功能分别是(82.68±3.64)(66.45±3.91),满意度分别是97.5%、75%,研究组患者复位情况等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关节镜比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效果更好,故创伤关节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关节镜 胫骨后侧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9髋,右侧164髋,双侧163髋。通过X线片评估Tönnis脱位程度分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Bucholz/Ogden分型)、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尝试建立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参考标准,并按该参考标准将患儿分为恢复组(200髋)和未恢复组(386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Tönnis分级、骨化核出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I和CEA、AVN和Severin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200髋(34.1%)恢复正常髋关节X线,78髋(13.4%)出现了Ⅱ型及以上AVN。年龄≥24个月患儿恢复率为8.8%(3/34),显著低于<12个月患儿的44.3%(47/106)、12~18个月患儿的35.5%(98/276)和18~24个月患儿的30.6%(52/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恢复率为27.0%(44/163),明显小于左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9.0%(101/259)和右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3.5%(5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恢复组术前AI(34.8°±4.2°)显著小于未恢复组(36.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5年前累积恢复概率大致呈线性增长至56%,此后累积恢复概率的增速明显降低(年增长<5%)。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 ≥40°和Bucholz/Ogden Ⅱ型以上AVN患儿的累积恢复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髋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6.5±14.9)个月,其中93%(186/200)的髋关节在术后5年内恢复。恢复组年龄≥24个月患儿的恢复时间为(55.2±28.0)个月,显著大于<12个月患儿的(32.2±18.0)个月、12~18个月患儿的(36.9±11.9)个月和18~24个月患儿的(38.6±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önnis Ⅱ级患儿的髋关节恢复时间(32.8±15.7)个月显著小于Tönnis Ⅲ、Ⅳ级患儿的40.2个月和4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闭合复位术后5.5年内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的累积概率呈线性增长,此后到达平台期。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 >40°和AVN是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风险因素。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Tönnis Ⅲ/Ⅳ度会显著增加髋关节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 标签: 髋关节 闭合复位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2%,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3%,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时,观察组患者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性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板 手法复位 表面肌电图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置钉对距骨颈骨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13例因距骨颈骨折在徐州仁慈医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6±12)岁;右侧8例,左侧5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复位,结合骨科机器人三维导航定位置入空心螺钉。术后随访观察伤口及并发症,末次随访测量双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术前与末次随访患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取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量表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发现,13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95±45)min,出血量(45±10)ml。患者获得(15.0±3.5)个月的随访。其中2例出现距下关节炎,未出现距骨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测量双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患侧为25.8°±1.9°,与健侧(26.2°±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双侧踝关节跖屈活动度:患侧为44.2°±2.7°,与健侧(44.7°±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末次随访时患足疼痛VAS评分为(0.53±0.18)分,与术前[(0.87±0.2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平均为93.5分。本研究表明,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置钉治疗距骨颈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机器人 距骨颈骨折 置钉 随访
  • 简介:目的总结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加超关节骨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Pilon骨折患者,均行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加超关节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23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2(10~16)个月,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骨愈合过程中复位关节骨折块无位移。按Tenny和Wiss等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术后评分平均89(78—93)分,踝关节功能评定优3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73.9%。按Burwell和Charnley踝关节关节骨折复位评分法,优良者17例,中等6例。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分患者25例;参照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实验组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参照组的VAS评分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长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的优良率低于实验组,(P<0.05)。讨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法可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与TightRope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治疗17例Lisfranc关节损伤,17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4(16±3.5)个月,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TightRope组(n=9),空心螺钉组(n=8),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功能及并发症,并进行AOFA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术后TightRope组V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TightRope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空心螺钉组有2例在随访中出现空心螺钉断裂。结论应用TightRope相比于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术后有着足部功能的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势。

  • 标签: Lisfranc关节损伤 Tight Rope 空心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进行手法复位的骨折与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麻醉处理方式的区别分B组40例与F组40例.B组患者使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处理,F组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MAP变化、苏醒时间、HR变化、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布托啡诺 丙泊酚 肩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治疗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9例涉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结果给予全部患者3个月~1年回访,平均回访时间(6.1±1.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行早期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肩锁钩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15例患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阶段是否出现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以及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有无出现骨折现象,复位是否完全。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恢复良好,未有感染,X线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没有松动、断裂,未出现骨折现象。15例患者恢复状态良好,未出现再脱位现象,治愈率100.0%。结论应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显著,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及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钩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恢复优良率分别为 93.18%和 88.64%差异不明显( 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 Mazu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均获得明显的疗效,临床可优先考虑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骨折康复更快,踝关节功能满意,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手法整复外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无骨折踝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急诊收治的无骨折踝关节脱位病例80例,均于我院急诊科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就本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的复位效果、复位不同阶段踝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复位后即刻复位效果评定示解剖复位率为91.25%,复位后即刻本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示各方面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复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3个月本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示各方面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复位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无骨折踝关节脱位患者中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均较为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手法复位 外固定 踝关节脱位 踝关节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 2月 -2019年 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42例。传统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 ;膝关节镜联合组选择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膝关节镜联合组失血量、切口平均长度、平均愈合时间、手术开展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膝关节镜联合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 Rasmussen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P<0.05;膝关节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膝关节镜 复位内固定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额23例(25肢)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观察骨折均获得愈合及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8周。Jakim评分为优8例9肢,良11例12肢,可4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为1级8肢,2级11肢,3级3肢,4级3肢,总满意率为88%。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 单边腕关节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其中实验 1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 2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实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比实验 1组患者低,实验 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76.6%,明显高于实验 1组患者 50.0%,实验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3%,明显低于实验 1组 23.3%,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提高患者骨折部位愈合速度,还能明显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