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角色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规范性与创新性统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角色规范性研究较多,而相对忽视了角色的创新性。事实上,伴随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与全球化,民族角色创新不可避免。它不仅反映在角色规范的创新上,而且反映在角色期待与扮演的实践中。角色创新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传统民族角色的现代重构、丰富与发展。

  • 标签: 民族角色 民族史化 创新
  • 简介:许多民族品牌以被外资并购作为发展道路选择。结果是被并购的绝大多数民族品牌的消失,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本文在界定民族品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战略思维的不足、品牌内涵建设的缺乏、“崇洋”社会意识的制约、体制设计过程中的“粗放”等等是民族品牌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注重民族品牌的基础建设、促进“崇洋”社会意识的转变、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建议。来促进民族品牌的持久发展。

  • 标签: 民族品牌 品牌发展 企业家战略 “瓶颈”问题 外资并购 社会意识
  • 简介: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的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的特点:1.由小型合奏通向大型合奏;2.大量借鉴西洋技术和苏俄技术;3.写实主义的单向思维;4.外国音乐的音色、音响移植;5.传统小合奏形式的回归.文章指出,民乐创作缺少或忽略了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留给我们的许多宝贵的"传世之功";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以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 标签: 民乐创作 合奏形式 思维方式 “传世之功”
  • 简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迎来了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正在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群众,将从民生、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走出各具特色,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 标签: 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 党的十六大 黄金时期 民族工作 五年规划
  • 简介:我要谈的是苏联所面临的最困难、最尖锐、国内外反应强烈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在改革年代出现的族际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1985年4月起,已从理论研究变为尖锐的政治问题,而且在苏联许多地区,已经成为尖锐的冲突甚至军事行动。对此,国内外舆论都十分关注。在1991年6月19日的今天来谈论这个题目确实比前两天,即6月17日要容易一些,因为在苏联形势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大家已经知道,前天在莫斯科近郊的政府宫新奥

  • 标签: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族际关系 政治问题 民族理论 一个问题
  • 简介:追寻着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吉鸿昌从一个爱国旧军人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在日本侵华战争步步深入、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历史关头,他毅然组织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毁家纾难,浴血奋战,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多伦等地。在党的领导下,他在天津秘密开展抗日斗争,谱写了一曲高亢的抗日壮歌。

  • 标签: 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民族英雄 日本侵华战争 共产主义者 日本侵略者
  • 简介:<正>谨以此文献给为中煤能源集团、平朔安家岭井工矿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作者煤炭,乃当今中国的主要能源。建国50多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却步履艰难;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却几度陷入困境;市场经济暴风雨的猛烈袭击,使煤炭行业长期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使煤炭企业饱尝了市场经济的无情。不过值得庆

  • 标签: 煤炭工业发展 中煤能源集团 平朔 安家岭 矿山建设 掘进队
  • 简介:民族声乐教学一要突显民族"味儿";二要声音训练系统的规范科学;三要坚持以真为美,做到真情、真心、真实、真诚地歌唱.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三方面的教学内容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同步发展,方能取得民族声乐教学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民族声乐 教学
  • 简介: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级水平的品牌。由于没有够硬的品牌,虽然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壮大,但效益并不高。将民族品牌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思考的呼声渐起。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大国”嬗变故事的序幕徐徐拉开。

  • 标签: 民族品牌 流失 对外贸易 国家战略 品牌建设 世界
  • 简介: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它是木制的,呈半梨形状,前面是平的,背面呈半圆形,有4只弦轴,4根弦。琵琶全长约80厘米。从颈到面板排列着一些小木条,被称为“品”。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的手指套上拨子拨弦弹奏。

  • 标签: 琵琶 演奏 弦乐器 弹奏 背面 民族乐器
  • 简介:民族法律文化是各民族人们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以及立法与执法、合法与非法等各种法律现象的认识、了解、看法、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期望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综合.它在形成、发展、变迁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同的作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法律文化.当前,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研究各民族不同的法律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法律文化 民族 研究 法学 法律制度 法律传统
  • 简介:阮在民族乐器中属弹拨乐器.在汉武帝时就有,称秦琵琶。东晋(317—420)时有一个叫阮成的人精通这种乐器的演奏。到了唐朝武则天时称这种乐器为“阮成”、后来才称之为阮。阮有一个圆形音箱和一根直的柄,3弦或4弦.12品。

  • 标签: 民族乐器 弹拨乐器 家庭教育 音乐教育
  •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4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至1988年全国民族院校已培养出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15万多人。1950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为1.285人,占大学生总数0.93%,1988年,上升为175,400人,已占全国大学生总数6.1%,比建国初期增长97.6倍。不仅有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有了少数民族研究生

  • 标签: 民族高等教育 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 简介:我国号称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若从仰韶文化算起,应是六、七千年),但在解放前除了蒙古族、满族等一二个民族外,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政治地位,长期被奴役、歧视,因而经济、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日趋落后,中国文学史只能算是汉族文学史,没有众多少数民族作家的一席之地。

  • 标签: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作家 中国文学史 蒙古族 各民族 十七年
  • 简介:目前,我国的民族类院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档次:第一梯队:“民族”命名院校我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1941年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基础上建立的延安民族学院.即今天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建国后,民族院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真正以“大学”的身份出现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多彩 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建国后 档次
  • 简介:民族适应性是过去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特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高等教育必须超越单纯适应的发展特色,承担起全面引领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使命。民族学院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大学,打造成为多元一体文化主体的生成基地,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站和轴心机构,成为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的实验室和策源地。

  • 标签: 民族适应性 引领发展 现代民族大学
  • 简介:中国古代民族法制受到儒家民族观的深远影响。儒家民族观具有华夷有别、大一统、尊王攘夷、用夏变夷和因俗而治等内容。儒家认为华夷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礼乐文明,而夷人在接受了华夏的礼乐文明之后,则可以由夷入华。儒家民族观,其发展变化与适应以儒家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相一致。历代王朝制定治边政策时,主要遵循两种原则,一是"用夏变夷",一是"因俗而治",其目的均为实现儒家倡导的"王者无外""华夷一体"的大一统。儒家坚持"天下大同"的家国观,坚持"有教无类",将教化与仁、义、礼相结合,构成儒家民族观的基本要义。历代统治者制定针对汉地与四周少数民族的政策与法制时,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儒家民族观的思想内涵。

  • 标签: 儒家思想 民族法制 华夷之辨 用夏变夷 因俗而治
  • 简介:本文从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建设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进行音乐学课程改革,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形式的设计、课程结构的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更广泛的引入到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以民族音乐为“母语”的新型课程,以期能为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打造学科特色,并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 标签: 民族音乐资源 西部民族院校 课程 改革
  • 简介:网络环境.即是信息网络环境,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大量信息的获取存贮和传输等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以Internet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正在全球迅速延伸.1994年Internet网正式接入我国。1996年用户10万人.现在用户已超过15万人,用户发展迅速。我国的四个互联网(CERNET、CHINANET、CSTNET、CHINAGBN)均与国际互联网直接联网.其中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立是包括网络中心、地区网点和所在高校校园网在内的三级层次结构的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它提供的服务有:(1)国内外书目信息查询;(2)各种文献摘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服务;(3)利用电子邮件在国内外实现快速的馆际互借服务;(4)利用图书馆的主页为学科专业人员服务;(5)举办图书馆的电子论坛;(6)CD—ROM数据库的局域性共享。1995年底已有100多所高校以校园网方式连入该网。此外,各大城市和经济效益好的部门也纷纷建网。可以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正在我国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少数民族文献 高校馆 文献收集 网络环境下 民族高校图书馆 民族文化事业
  • 简介:<正>我的这篇论文是根据1987年我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复合所进行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在呼伦贝尔盟地区,满——通古斯族群和蒙古族群在人类学和民族学方面紧密地相互交错。例如,该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从人类学方面看,它具有通古斯种的基本特征,然而它却不使用通古斯语,而是参与了蒙古族体的复合。很多通古斯部落共同尊奉同一位祖先,然而由于后来它们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际遇的

  • 标签: 达斡尔 鄂温克人 鄂伦春 满族人 通古斯人 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