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玻璃积血使用玻璃切割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玻璃积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采取问卷调查来收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患者的眼压平均为(13.25±2.44)mmHg,护理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7.26±3.83)mmHg,护理后的眼压得到了显著改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23.213,P<0.05)。护理前患者平均VAS评分是(6.43±2.12)分,护理后平均VAS评分是(2.45±0.55)分,两组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t=14.421,P<0.05)。此次共6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满意度是96.7%。结论外伤性玻璃积血患者接受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玻璃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29例(29眼)Coats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儿童组(14例)和成人组(15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视力(BCVA)、视网膜光凝次数及眼压。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儿童组视力、CMT均优于治疗前(P<0.05)。成人组治疗后2个月及3个月的视力、CMT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视力及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视力,降低CMT,而儿童患者效果更明显。

  • 标签: Coats病 注射,玻璃体内 药物,抗VEGF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视网膜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采用雷珠单抗玻璃注射治疗的视网膜病变早产儿39例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在兴安盟人民医院医院采用常规治疗的视网膜病变早产儿39例为参照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结果研究组病变控制率(92.61%,36/39)高于参照组(69.23%,27/39),P<0.05。研究组病变进展率(7.69%,3/39)、复发率(7.69%,3/39)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视杆细胞系统反应振幅高于参照组、潜伏期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视锥细胞反应b波潜伏期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Ops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参照组的66.67%(26/39),P<0.05。结论对视网膜病变早产儿采用玻璃注射雷珠单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及不良反应,改善视网膜功能的发育。

  • 标签: 视网膜 早产儿 雷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玻璃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玻璃混浊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2组患者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加用平地木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氨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碘肽注射液对玻璃混浊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氨碘肽注射液 玻璃体混浊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应用玻璃注射阿柏西普方法的效果。方法:患者共48例,全部患者治疗方法均是玻璃注射阿柏西普,对疗效观察。结果:BCVA、视网膜厚度:治疗后<治疗前,(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在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采用玻璃注射阿柏西普方式,可帮助患者改善视力,降低视网膜厚度,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柏西普 糖尿病黄斑水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植入剂(DEX)治疗活动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黄斑水肿(NIU-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观察研究。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确诊为NIU-ME并接受玻璃注射DEX治疗的23例患者2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15例18只眼;平均年龄46.9岁;平均病程(9.2±2.4)个月。所有患眼均行BCVA、眼压检查;同时采用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视力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患眼平均BCVA为0.281±0.191,平均眼压为(16.2±0.8)mmHg (1 mmHg=0.133 kPa ),平均CMT为(395.4±63.7)μm。23例患者中,中间葡萄膜炎8例,后部葡萄膜炎15例。曾接受静脉滴注甲强龙治疗7例,甲强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未接受任何治疗11例。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注射DEX治疗。注射后随访,重复行视力、眼压及OCT检查。随访期间对于水肿复发或疗效不佳者,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考虑全身使用甲泼尼龙和玻璃再次注射DEX、曲安奈德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患眼注射前后BCVA、眼压以及CMT的变化,并行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同时观察眼部不良反应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0.4)、(3.3±0.3)、(6.7±1.1)、(9.2±1.1)、(12.2±0.6)个月,患眼BCVA分别为0.488±0.296、0.484±0.266、0.414±0.247、0.411±0.244、0.383±0.232;CMT分别为(280.2±42.7)、(271.0±41.4)、(292.5±42.9)、(276.2±40.5)、(268.4±26.6)μm。与治疗前比较,患眼治疗后BCVA提高,CM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99、5 196.92 ,P <0.000 )。治疗后(12.2±0.6)个月,完成整个随访的23只眼中,13只眼(56.5%)进行了2次注射,3只眼(13.0%)进行了3次注射,其余7只眼(30.4%)只进行了1次注射。治疗后(1.2±0.4)个月,眼压>25 mmHg者5例6只眼,经两种降眼压滴眼液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眼压>40 mmHg者1例2只眼,经3种降眼压滴眼液治疗后眼压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玻璃注射DEX治疗NIU-ME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CMT。

  • 标签: 葡萄膜炎/并发症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迟效制剂 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玻璃内注药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00 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00 例,观察组 200 例,两组患者均实施 玻璃内注药术,并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且满意度更高( P < 0.05 ) 。 结论: 对实施 玻璃内注药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其内心存在的负性情绪,以保障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多元化健康教育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下(OCT)不同分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玻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具体内容、临床效果。方法:罹患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参考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具体组别为:A组(弥漫性黄斑水肿)、B组(囊样黄斑水肿)、C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依照原则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扫描结果,且全部患者病例数为70,资料收集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其中,A组24例,B组23例,C组23例,3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具体方案为:玻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对比疗效,内容有:临床指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晶状体混浊、眼压增高、玻璃积血、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1)关于最佳矫正视力,3组数据予以评测,A、B组高于C组,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中,相比C组,A组、B组低,P<0.05;(2)总有效率方面,A组(95.83%)VS B组(91.30%)VS C组(69.56%),数据有统计意义,且A组、B组更高,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中,A组、B组低,P<0.05。结论:玻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糖尿病黄斑水肿OCT不同分型患者效果不同,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方案的制定。

  • 标签: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OCT不同分型 有效率 玻璃体腔 抗VEGF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玻璃注药治疗对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眼压及黄斑健康改善效果。方法:抽选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确诊患者(62例)行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2019年2月~2021年6月),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治疗,术前随机设置组别为对照组32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未予以药物干预,实验组予以术前雷珠单抗玻璃注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黄斑厚度、血流变化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眼压、logMAR BCVA及PMT、FMT、CNV、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抗VEGF药物玻璃注射治疗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可积极改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水平,纠正病后黄斑厚度及黄斑血流分布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超声乳化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白内障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青光眼病人,研究运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的实际成效。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我院对51例因药物治疗而无法治愈的恶性青光眼进行了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51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治愈率达100%。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高于术前,而眼压均低于术前(P

  • 标签: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 前房重建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做室内装潢的儿子突然左眼视物不清,经市中医院检查诊断为双眼玻璃强回声物(考虑玻璃出血)。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玻璃出血?是否隐藏其它什么病灶?该用什么药医治?此症状往后会不会反复发作?日常应注意哪些问题?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视物不清 眼玻璃体 检查诊断 反复发作 强回声
  • 简介:康医生我的眼睛患玻璃混浊,眼科医生开了一种名叫氨碘肽滴眼液点眼,经使用后,眼睛很不舒服。我有低血压,按说明书上说的“低血压患者慎用”,后来就没有使用。请问康医生,玻璃混浊不治疗是否眼睛会瞎,要治疗还会有别的眼药水点眼或需要吃些什么药才能治好吗?

  • 标签: 玻璃体混浊 眼睛 医治 眼科医生 眼液点眼 低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 54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注射雷珠单抗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玻璃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玻璃积血的病因及玻璃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月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切除术,随诊超过6个月的自发性玻璃积血患者105例(116眼)的病因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清除玻璃积血,明确病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3眼(占54.3%),老年黄斑变性8眼(占6.9%),视网膜裂孔11眼(占9.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眼(占11.2%),视网膜静脉阻塞12眼(占10.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眼(占2.6%),Terson综合征3眼(占2.6%),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3眼(占2.6%)。术后99眼(占85.3%)视力提高,13眼(占11.2%)视力无明显变化,4眼(占3.4%)视力下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自发性玻璃积血的病因多样,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居多。玻璃切除术能尽早明确病因,提高视力。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就诊的64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康柏西普玻璃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恢复正常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高于对照组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注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玻璃体注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