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眩晕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有周围景物旋转感的称真性眩晕,只感头昏眼花,或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称假性眩晕,因颈椎病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眩晕称颈性眩晕,包括以上两种原因。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 诊断 空间定向障碍 脑供血不足 真性眩晕
  • 简介:眩晕患者的诊断过程始于对病史以及随后的全身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的准确评价。这步骤通常能够识别确切的病因,或者至少可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神经放射学检查必须作为选择性诊断手段加以考虑,包括CT、MRI、MR血管造影(MRA)以及血管造影术。对于周围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Meniere病、外淋巴瘘、局部外伤、中毒性迷路炎、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渗液等疾病的诊断而言,影像学技术的作用是有争议的。CT和MR可用来排除其他病理学原因和证实诊断。分辨率和增加和能够增强迷路内液的特殊MRI序列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对迷路的结构和病理学变化进行更详细地分析。T1和T2对比序列检查都是必需的。当怀疑中耳类以及在外伤后眩晕随访时,需要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很多,包括椎基底循环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小脑和脑干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脑缺血和多发性硬化最为常见。在这些情况下,影像学检查应该是强制性的。CT能够诊断大多数小脑出血以及小脑和脑干的急性缺血,增强的MRI已经证实是检测后颅窝病病变最为敏感的工具。弥散加权MRI能够比常规MRI更早地显示急性缺血性改变。MRA能提供类似血管造影片的颅内血管图像。有证据表明,有时可避免进行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术。MRA的分辨率不如传统的血管造影术,还可能受到活动和其他伪影的影响。选择性的后循环血管造影通常对治疗决策有提示作用。

  • 标签: 神经放射学 眩晕 迷路内液 CT M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眩晕发病特点及诱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眩晕患者98例作为探讨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将老年眩晕发病特点、诱发因素、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调查98例患者中50-70岁之间老年患者发病率占总人数的69.4%,同时在冬春季发生眩晕或复发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6.3%;且患者均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小脑卒中、颈椎病、糖尿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其中有75例患者均因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好激动、疲劳过度及失眠多梦等诱发的眩晕症,有20例患者疾病感染导致的眩晕症。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诱发老年眩晕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多种因素的协同下导致老年眩晕症状频频发生。因此当老年人发生眩晕症状时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多科联合诊治尽早确定病因,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才能使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老年人 眩晕 特点 诱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眩晕作为各种危重病症前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跟随张学文教授学习,撷取3则病案,运用脉诊分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整体演变过程,而且用脉定证,用脉确方,得出与眩晕的相对应的脉、证、方的统一辨证,在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

  • 标签: 眩晕 脉诊 病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眩晕型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治疗的46例眩晕型癫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联合苯巴比妥(鲁米那)治疗,治疗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12个月后,治疗组发作率降低、症状缓解、慢波活动减少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眩晕型癫痫患者,及早治疗是关键所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在治疗眩晕型癫痫的临床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卡马西平 托吡酯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泡脚对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0例眩晕患者用中药泡脚治疗前后观察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患者上述眩晕症状发作的频率治疗前后进行比较(P<0.05),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泡脚对改善患者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中草药 泡脚法 眩晕
  • 简介:目的:研究轻中症精神性眩晕的临床评价与干预方法。方法选取精神性眩晕患者37例,平均年龄46.1(20~68)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即90项症状清单(Symptom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定为轻中度异常。对患者进行乌灵菌粉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持续28天;安排2次随访(基线和第28天),随访中评估眩晕的症状(包括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并进行精神心理评价。结果①原发性精神性眩晕17例,继发性精神性眩晕20例。原发性精神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和漂浮感,而旋转感、倾倒感和站立困难均为继发性精神性眩晕;②治疗后,患者不稳感和漂浮感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显著(P〈0.05);③治疗前,SCL-90躯体化障碍患者占91.9%(34/37),焦虑自评异常患者占91.9%(34/37),抑郁自评异常患者占56.8%(21/37);心理评价为轻度异常的占86.5%(32/37),中度异常占13.5%(5/37);治疗后躯体化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异常率都有下降,且差别显著(P〈0.05)。结论乌灵菌粉制剂可改善轻中症的精神性眩晕症状,对出现的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状态、躯体症状(本文主要为眩晕)有一定疗效;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医患互信,实现良好的医嘱依从性。

  • 标签: 精神性眩晕 乌灵菌粉 干预 评价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以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在临床上根据眩晕的性质分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瘀血阻络型眩晕、肝气上逆型眩晕、阴虚火旺型眩晕,根据不同的证型特点,加以辩证治疗。

  • 标签: 眩晕辩证分型中医药治疗
  • 简介:椎动脉左右各一,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2茶椎动脉行于延脑的腹侧面,在桥脑下缘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故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从椎基动脉系发出分支,分别供应脑干,小脑及内耳等处血液。椎基动脉系血管本身病变或行走过程中受压等

  • 标签: 缺血性眩晕 内听动脉 椎基动脉 基底动脉 前庭支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医药治疗老年眩晕症。方法采用中药水煎剂。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8%。结论采用中药水煎剂治疗老年眩晕症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25例,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有效率达88%,但不排除复发可能。结论由于眩晕涉及大脑、神经协调等诸多方面,病理复杂,因此临床尚不能完全根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有一定效果,但预后仍需注意保持良好心态。

  • 标签: 眩晕 中医 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在眩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60例眩晕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观察组采取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措施 ,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 30例中无效 0例,有效 30例,治疗有效率 100%;对照组 30例中 ,无效 1例,有效 29例,治疗有效率 9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较大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运用于眩晕治疗工作中 , 充分满足眩晕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有助于提高疗效 ,可帮助眩晕患者治疗及恢复 ,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眩晕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在眩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眩晕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0例中无效0例,有效30例,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中,无效1例,有效29例,治疗有效率9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运用于眩晕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眩晕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眩晕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眩晕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眩晕患者30例针灸治疗方法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患者经治疗24h内症状完全消失5例,72h内症状完全消失13例,7天内症状完全消失8例,10天内症状有显著改善4例。结论针灸治疗眩晕,能改善脑动脉的供血状况,缓解脑血管痉挛,使脑缺血情况得以改善。

  • 标签: 针灸治疗 眩晕 中医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