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眼部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5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眼部并发症患者中,10例纸样板损伤、7例视神经损伤、4例眼外肌损伤、1例眼底动脉栓塞、1例泪道损伤、1例框内感染、1例框内出血。探讨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纸样板损伤、泪道损伤、框内感染患者痊愈;1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其余6例无变化;眼外肌损伤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眼底动脉栓塞、框内出血患者症状无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导致的眼部并发症原因复杂,需要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手术操作,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眼部并发症,也是降低患者风险的重要手段。因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的失明难以治疗,预后效果较差。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眼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应用于颈部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将52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各2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有9名术后出现眼部并发症,对照组有26名,x2=8.853a,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用于颈部术中眼防护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部手术 角膜炎 结膜炎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部整形美容术后冷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选取我院接受眼部整形美容术的144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与研究组(常规处理方法+冷疗法),评判标准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后实施常规处理方法+冷疗法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部整形美容 冷疗法 常规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减轻全身麻醉下手术病人眼睛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临床全身麻醉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A(30例)、研究组B(30例)、对照组C(30例),研究组A、B均进行眼部护理,对照组C不进行眼部护理,观察各组术后有无眼部并发症发生。结果A、B两组。结果对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障碍应采取一般性护理结合对症相关因素护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并且研究组A的效果高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下手术病人的眼部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身麻醉下手术病人 眼部护理 红霉素眼药膏 手术贴膜
  • 简介:摘要目的眼部粘膜吸收污染血液引发乙型肝炎引起足够的重视。方法将临床医生随机分组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外科组医生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内科组医生,裸眼组医生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戴镜组。结论临床医生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没有防护的眼部粘膜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 标签: 临床医生 眼部粘膜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在眼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患眼74眼)需实施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应用羟基磷灰石对患者实施一期、二期手术。结果治疗后,有3例患者的眼眶骨塌陷,采用羟基磷灰石与生理盐水混合后对塌陷进行修复后已好转。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血肿、感染、分泌物异常以及羟基磷灰石排斥、感染等情况。唯一不足的就是患者活动植入物的幅度有一定限制。结论将羟基磷灰石应用与眼部整形手术中,效果理想,不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眼部美观程度也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眼部整形手术 羟基磷灰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更高。医学美容技术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丽的外表,也可以让整形美容受术者恢复自信。整形手术是美容求者心理和社会融合的过程,但由于年龄、种族、文化、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审美观也不甚相同。医务人员的首要责任是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本文将通过临床分析并阐释了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特点,针对各种心理特点得出应对措施。

  • 标签: 整形美容 心理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素失禁症(IP)患儿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京医院眼科就诊的13例I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眼部检查,3例患儿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5例6眼根据病情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随访6个月~6年。主要总结患儿病史、家族史、全身表现、眼部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随访期间眼部及全身病情变化。结果13例患儿均为女性,就诊年龄为5 d~42个月,平均2.0(1.0,8.5)个月。初诊时主要皮肤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期4例,疣状皮疹期3例,色素沉着期6例;随访时见萎缩期7例。13例26眼中10例18眼有眼部受累,占总病例数的76.9%(占总眼数的69.2%);其中8例双眼受累,2例单眼受累,3例眼部未受累。眼部受累者均累及视网膜,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周边无血管区13眼,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10眼,周边视网膜血管分支增多7眼,视网膜血管白线状改变、部分血管闭塞4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3眼,全视网膜脱离2眼,视网膜皱襞伴黄斑板层裂孔1眼。此外,视网膜出血11眼,视网膜色素改变4眼,灰白色条带样病灶3眼,黄斑发育不良2眼,脉络膜萎缩灶1眼,视盘前胶质增生1眼,视网膜黄白色渗出1眼。同时,4例患儿伴有斜视和眼球萎缩等眼部表现。分别有3例4眼和2例2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末次随访时活动病变消退,病情稳定。结论IP患儿眼部临床表现多样,以特征性的视网膜血管病变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色素失禁症 眼部表现 临床特征 视网膜病变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控药物离子导入辨证治疗眼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接受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共156例,眼数282只,其中慢性结膜炎42例,眼数78只,虹膜睫状体炎8例,眼数13只,玻璃体积血61例,眼数102只,视频终端综合症45例,眼数89只。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近36个月。湿热型50例(眼数91只),血瘀型61例(眼数102只),内虚型45例(眼数89只),采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连续做1~3个疗程。,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治疗前、一周及第36个月随访时视力进行比较,视力水平呈上升趋势,83.3%的患者至随访36个月的时候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三者间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一天、一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随访36个月时眼压和一天眼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药物离子导入辨证治疗眼病具有发挥作用快,较局部滴药效果好,用药量少、无痛苦、无损伤、无明显副作用,效果满意。

  • 标签: 离子导入 辨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granulomatosis,WG)的眼部表现及其与鼻部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有眼部表现的19例WG患者,回顾分析其眼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确诊途径。结果在WG患者中,眼部受累的表现多样,且常伴发鼻部和鼻窦的改变。19例患者中,10例(52.6%)有眼眶受累的表现并同时伴有鼻窦的改变;有2例(10.5%)为慢性泪囊炎,1例(5.3%)为鼻泪管狭窄。17例(89.5%)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得到证实,其中鼻粘膜活检有12例(63.2%);19例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16例(84.2%)患者符合WG影像学的表现,其中14例(73.7%)单纯或合并有鼻窦的表现。所有患者的ANCA结果阳性。结论WG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需要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该病常伴发鼻部和异窦的改变,可考虑将鼻粘膜的活检、鼻窦的影像学检查和ANCA检查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眼部表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眼部烧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实验组(30例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19.98%),P<0.05。结论眼部烧伤患者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眼部烧伤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金钱的利用也渐渐从物质层面扩展到了精神层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容行业的兴起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弥补了先天不美观或后天损害造成外貌缺陷的机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人的容貌起到点睛的作用。因此,眼部整形在整个颜面部整形手术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一次成功的眼部美容手术不仅取决于主治医生的专业能力还与患者自身体质和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所以眼部整容手术的成功与否也就具有了偶然性,这便使得进行眼部整容手术的患者具有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给手术的实施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旨在分析眼部整形患者的心理,探究具体应对措施,针对给不同患者提出相应护理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机率。

  • 标签: 眼部整形 患者心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难治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发现,感染病灶的真菌病原体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生物膜是一种由菌体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有特定功能和复杂结构的菌细胞群体所形成的结构。生物膜的形成可帮助真菌躲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清除和药物的攻击,从而造成持续性感染,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已发现生物膜可以在人工晶状体、角膜接触镜、巩膜扣带等眼内植入物表面形成。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生物膜在眼内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真菌生物膜及其与眼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膜的耐药机制、治疗策略及其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膜 真菌 眼部感染 角膜炎 植入物相关眼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110例作为护理对象,在手术前、手术中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制定护理措施进行预防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1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仅有一例患者发生轻度视物模糊症状,经过治疗已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为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俯卧位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仰卧位 脊柱手术 眼部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空蝶鞍综合征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人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占位性症状及内分泌改变的一组综合征。我们报告1例空蝶鞍综合征出现眼部症状的病例,供眼科同道临床工作中借鉴参考。

  • 标签: 空蝶鞍综合征 症状分析 眼部症状 临床工作 脑脊液压力 蛛网膜下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病变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对临床收治的24例以眼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颅内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部表现主要有视力减退18例(75.0%),上睑下垂或眼球运动障碍、复视5例(20.8%)。视乳头水肿6例(25.0%),视神经萎缩4例(16.7%),眼底静脉曲张、阻塞或出血各2例(8.3%)。视野损害15例(62.5%)。颅内病变为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3例,恶性胶质瘤2例,星形细胞瘤、松果体肿瘤、多发性肉芽肿、脑囊肿各1例。脑梗塞5例,脑出血2例。结论对临床出现上述眼科临床表现的患者,尤其对伴有全身症状或长期治疗无效者更应考虑颅内病变的可能性,以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颅内病变眼部症状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