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SirapornNaThalang的民间文艺功能理论认为民间文艺的功能有三,即促进族群认同和增强族群凝聚力、传授知识和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排解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笔者将从其中两个功能浅谈老挝著名长篇叙事《信赛》对老挝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教“因果报应”观和教人与人为善的现实教育意义。

  • 标签: 功能理论 老挝 《信赛》 因果报应 影响
  • 简介:5月7日,2014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评家奖在成都揭晓。诗人王小妮获得年度诗人奖,“80后”诗人戴潍娜获得年度大学生诗人奖,评家张德明获得年度评家奖。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罗勇、《星星》诗刊主编梁平、成都文理学院院长唐小林等为获奖者颁奖。大学生们朗诵了获奖者的诗作《致凌晨》《南方生活》《雪下进来了》等,初夏的校园里回荡着诗意与生机。

  • 标签: 《星星》 诗人 诗评 中国 “80后” 文理学院
  • 简介:摘要《三国演义》具有鲜明的史传文学特性。以《三国演义》为例,从题材、思想和小说艺术的角度剖析其作为史传文学的特征。

  • 标签: 《三国演义》 题材 思想 小说艺术
  • 简介:《山有扶苏》的正文前引用了一段文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郑风靡靡,出自《诗经·国风·郑风》的这段引文不仅交代出小说标题的由来,更像是正文的引子,一段起“兴”,一份阅读期待,为接下来的叙事定调,暗示某段绮靡柔婉的故事即将开始。事实上,用典是这篇小说的重要特征。典故被缝合进文本,同时留下针脚、留下缝隙,进而留下文本生命力的呼吸孔道。生产性阅读也将循此而生。

  • 标签: 叙事 典故 “真” “幻” 元诗 书写
  • 简介:16日,“36幅照片36首——于坚作品展”在昆明文达画廊开幕。这是国内艺术展中首次将“诗歌”和“摄影”合二为一在同一件作品中进行展示,“如何在白话的时代,将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更好的结合”是此次诗歌摄影展目的。

  • 标签: 作品展 诗歌 昆明 于坚 照片 合二为一
  • 简介:《韩国所藏中国古代小说版本目录》是《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姊妹编。“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与“韩国所藏中国古代小说版本目录”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学术信息。两者在学术上各有其独立的价值。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有几部中国古典小说,如《世说新语》《太平广记》《剪灯新话》,在中韩两国的交往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考察这几部名著东传的历程及其在韩国的版本情形,不仅有助于中国小说史和韩国小说史的考察,也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加深对两国的文化亲缘关系的了解。

  • 标签: 韩国 中国古代小说 版本 学术 文化
  • 简介:2014年11月21-23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姜建研究员主持,常州工学院副校长朱海山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钱明霞教授、《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徐永斌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吉林大学王汝梅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煜教授分别作为特邀代表致辞。

  • 标签: 中国古代小说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社会科学院 常州工学院 文学研究所
  • 简介:安娜·斯维尔(AnnaSwir/Swirszczynska1909-1984),波兰著名诗人。她本名安娜·斯沃尔茨申思卡,1909年出生于华沙一个画家家庭。她的家境虽然不富裕,但童年生活仍然是快乐的,她常常在父亲的画室中玩耍。长大后,为了读书,也为了分担父母的重负,她自己出去靠打工挣钱。

  • 标签: 安娜 “生命” 诗人 “爱” 童年生活 家境
  • 简介:丁若镛(1762-1836)是朝鲜实学派的领军人物、"朝鲜"思潮的摇旗者。他高亢的"朝鲜"宣言与其"忧时忧民"的汉诗作品共同织成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朝鲜学者正视朝鲜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生存状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学,将民族意识在文学乃至思想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在被诗人内化于其诗作中的“忧患意识”,采用汉诗文本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丁若镛笔下“忧时患民”、“思国思世”的“朝鲜”境界。

  • 标签: 汉诗 丁若镛 朝鲜人 民族文学 实学派 生存状态
  • 简介:在刘克庄、谢枋得等《千家》传本经典范式的影响下,明万历间汪万顷效仿其义例而编选了《明千家》。该书明刻本仅藏于哈佛燕京图书馆,是学界研究未曾提及的一部孤本。《明千家》在编选义例上同于谢枋得《千家》的春夏秋冬分门且以七绝起首,在注释义例上则"以意逆志",表现出以比兴解、心学倾向、颂圣情结、望"官"生义等特点,证明汪氏编选宗旨在于骚教化,而不甚注重文学谈艺。《明千家》因系明人选明,故而在校勘、辑佚、史料等层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中多幅绣像也是版画史研究的新材料。

  • 标签: 《明千家诗》 汪万顷 《千家诗》 义例 以意逆志
  • 简介:经读者推荐投票、评委评选,马东旭、王琪、转角、陈亮、王信国5位散文诗作者获2014年度(第八届)中国散文天马奖。获奖作品均选自2014年《伊犁晚报·天马散文专页》一至十二期所刊发的作品,具体如下:马东旭《故乡辞》(组章)(2014年第01期)、王琪《爱上》(组章)(2014年第02期)、转角《日光与憧憬》(组章)(2014年第08期)、陈亮《悲悯之书》(四章)(2014年第11期)、王信国《雪继续下》(外三章)(2014年第11期)。另外,参与本次评选的评委有邹岳汉、霍俊明、林莽等。

  • 标签: 中国散文诗 天马 获奖作品 评选 评委 马东
  • 简介:本文是对已故去的现代俄罗斯诗人雷日伊的诗歌——《常常是这样,我思考着生命》进行赏析,对其内容、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细致的个人化解读,促进对现当代俄罗斯诗人及其诗歌的研究。

  • 标签: 俄罗斯诗人 生命 梦境与现实
  • 简介:魏晋六朝时期曾出现了大量的和诗,而《文选》并未设立"和诗"一类。其中收录的七首和诗,五首置于"杂"类,一首置于"赠答"类,一首置于"杂拟"类。萧统如此划分,正是敏锐地看到了和诗具有杂"不拘流例"、"兴致不一"等特征,由此分类也恰恰体现了"杂"在《文选》类中所具有的辨体性。

  • 标签: 《文选》 和诗 杂诗 分类 辨体
  • 简介:“视听世界”栏目主持人语:《视听世界》甫一开栏,就约请到肖黛、詹斌两位的重磅文稿。肖黛堪称是常年聆乐的“行家”了,她对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的阐释,周至深密,仿佛那乐音就在耳边回响。加上她亲履捷克之后心心相映的诸般印象,这篇音乐随笔便音色繁密起来。詹斌则是省内影碟的超级发烧友,此番对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观赏心得,绝非一般的安哲粉丝们所能企及——这是多么难啃的一块影像之骨啊,遍搜网上,都难见对这位电影大师餍心切理的品评。詹斌却能从难处发力,将其素日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经验,和他精敏的有如内窥镜似的深度窥探,糅合到一种阐释的高度。真佩服这位电影侦探,福尔摩斯·詹斌。

  • 标签: 《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 交响诗 套曲 颂诗 电影大师
  • 简介:本期“青海作家论”推出的是青海文史学者、民俗学家赵宗福的古典诗词作品论。在青海近现代文学史上,格律诗词的创作始终有其未断的流脉。编者曾以湟源新学为例,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印证了青海诗歌从古典向现代流变的内部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新诗发展,格律诗词似乎变得愈发沉默。但是它的声带并未嘶哑,在传统教育底蕴更为厚重的河湟谷地,杨治平、张荫西、李文实……还有更多具有士子气质的农人、乡人将一首首五绝、七律留存于生命和记忆深处,构成青海诗歌具有温婉气息的诗歌面向之一。作为一位三十多年来习惯以古典诗词来抒怀感兴的诗人,赵宗福的诗歌和他学理缜密的学术研究不同,它们赋予这位诗人的是犹如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水分,还有我们最为重要的精神归宿。

  • 标签: 古典诗词 造境艺术 立象 诗笔 现代文学史 民俗学家
  • 简介:《八哀》,用八个唐朝人的生平事迹,来梳理盛唐以来的历史脉胳与人间正道,来梳理令子美先生刻骨铭心的国家大事与人生细节。笔者认为,“忠贞负冤恨,宫阙深旒缀”是全篇眼,所有的构思都指向这一主题。本文论及《八哀》的深思成果分三个步骤,第一论及《八哀》的人物选择、结构安排与主题呈现。第二进行个案分析,思考主题诗句为何出现在李邕篇中。第三结合子关夔州自传体,讨论《八哀》的主题延伸与扩展,即子美深感意犹未尽,从而进行了对唐玄宗的指控补充和对唐代宗的期待彰显,由此完整了子美对当时和后世的双重目的指向。

  • 标签: 《八哀诗》 替君王反省 忠奸冲突 清君侧 用贤才
  • 简介:五边形诗社是缅甸也是东南亚华文诗坛最新崛起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成员全部都是1980年代出生的后起之秀,而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个诗社在价值观取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鲜活性和点射法等。它的存在和发展将证明缅甸不再是华文诗歌的洼地,而是东南亚诗歌众多高地中的一片。

  • 标签: 缅甸 华文诗坛 五边形诗社
  • 简介:仇兆鳌注杜,诗句个别字词之下,往往有小字注说。或指出读音和所宜声调,或点出其他版本不同用字。仇氏的去取决定,当中必然有过一番思考过程。只是具体思考过程怎样,不曾说出。本文以《秦州杂二十首》为例,尝试通过理性分析,以探测仇氏用意之所在。

  • 标签: 杜甫秦州杂诗 仇注 字词去取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诗歌运动风起云涌,各地诗歌社团开始一一出现,而那时候的信息媒介也仅仅是一两种拖期的诗歌杂志,即便如此,在偏远一隅包头的我们也蠢蠢欲动了。梁粱所在的单位与我的单位仅一路之隔,他几次来和我站在政府大院,商量着也想成立一个诗社。那个年代,包头诗坛上戈非、纪征民、许淇、王维章、万方、孟河、张之静、戈锋、叶文彬等前辈诗人风头正劲,我们这帮青头后生要闹出点儿什么动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 标签: 青年诗人 包头地区 诗歌杂志 政府大院 拖期 白天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