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杜甫直接寄赠高适的诗多达十四首,篇中文字涉及高适的诗如《昔游》、《遣怀》等还有多首。还有一首题作《寄高适》的诗,是在北宋王诛辑录《杜工部集》之后,由员安宇搜集到的一首佚诗,我已在《杜甫“楚隔乾坤远”一诗究竟是

  • 标签: 高适 杜甫 杜诗 佚诗 辑录 别解
  • 简介:我一直误以为柳宗宣是我的同龄人,我们差不多同时起步于诗艺之路,说起来我甚至还要略早几年,不过,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都非我能及,所以他无愧为我的兄长辈,我也以结识这样一位诗歌兄长为荣幸.我开始对他的作品发生深切的关注并产生“神交”,大致与他写出个人的代表作在时间上正相吻合.从他写出《上邮局》、《棉花的香气》等极具分量的作品起,他就是我心仪的诗人.像《上邮局》这样的作品,后来我称之为诗人的“命运之作”,不仅具有打动一般读者心灵的力量,不仅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好诗,它们的诞生代表了我们赖以为生的汉语,在诗歌里至今可以取得的丰厚收获,实在不应被低估,更不应该被忽视.这也是我在此,首先想以低微之音,向一向过于“文化势利眼”的诗歌界,必须由衷地呐喊一声的!因为无休止的浮躁、漠然乃至盲目,无缘或无以静享如此优秀的现代诗成果,至少是一件遗憾的事.

  • 标签: 柳宗宣 读解 写作 心理年龄 作品 同龄人
  • 简介:宋代赵次公所著《杜诗先后》五十九卷,是最早的杜诗注本,然该本早已散佚不全,仅残存明抄本二十六卷和清康熙之重抄本。林继中先生乃广为辑佚,成《杜诗赵次公先后辑校》一书,是目前学界对赵注搜罗最为完备之本。然林辑本遗漏尚多,此后张寅彭、蔡锦芳、张忠纲、韩成武、周金标等学者又不断补辑,所获颇多,进一步促进了赵次公注辑佚工作的完善,也给古籍整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赵次公 《杜诗先后解》 辑佚 综述
  • 简介:《丽人行》是杜甫大胆深刻揭露杨氏兄妹腐化奢侈、荒淫堕落的讽刺名篇。其前两段写丽人体态之美、服饰之盛,写杨氏姐妹饮宴之豪、皇帝之宠,都以赞作贬。虽“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浦起龙《读杜心》卷二之一),这可为古今论者之共识。而对第三段写杨国忠,人们认识却有差距。究其原委,盖因“当

  • 标签: 杜诗 杜甫 堕落 《丽人行》 讽刺 服饰
  • 简介:亲爱的童迷,你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荷美和许琳琳同学这样的问题吗?也许也有吧,不妨把你的个人经验说出来.童迷之间要互相帮助嘛。当然,如果你的建议被登到杂志上,就会有一份精美礼品等着你哦。

  • 标签: 《童话世界》 读者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黑暗的湄公河,闪着古代的原始之光。光芒来自天空、森林、石头、春天的花朵、野兽们的牙齿,部落中的火塘或者鱼群在激流中翻起的鳞……大部分时间,这河流是黑暗的。20世纪,这黑暗河流的某些地段逐步被工业文明照亮,城市、码头、飞机场……最灿烂的灯光总是来自泰国一侧。

  • 标签: 泰国 东南亚地区 澜沧江上游 大象 热带雨林 曼谷
  • 简介:北岳庙又名玉龙宫、玉龙寺、玉龙祠,居住在这里的纳西等各族人民把它统称为“三多阁”,是玉龙县现存1000多年的一座庙宇,庙内的千年古柏也证实了它有1000多年。庙宇坐北向南,一进三院,前院由五间门楼,两边三间平房厢房组成;中院由正殿五间,东西五间厢房平房组成;后院为三间平房。

  • 标签: 纳西 保护 人心 北岳庙 玉龙县 庙宇
  • 简介:一个诗人:守护着诗歌的梦想初次见到吕进先生,是在2002年的西南师大研究生入学典礼上,他是我报考的导师,也被他收下了,但我们之前从没有见过面。我是从主席台的名牌上认识他的,看上去就和主席台上的其他老师和领导不一样,只有他一个人穿着短裤,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随后他的讲话令每一个人为之震撼,他要求我们每一个研究生要“创造诗意的人生”,不用讲稿,出口成章,语言之精炼,给我们燥热的心,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当时那么热的天气,整个音乐厅非常安静,在座的人都被他的演讲所吸引,也为我们的研究牛生活上了精彩的第一课。

  • 标签: 吕进 导师 诗歌研究 学术思想 艺术创作
  • 简介:从来漂泊与诗互为成就,羁旅异乡、茕立陌上,游子嗟穷叹旅以慰愁思,而锦绣诗章也得以从行旅间显身。漂泊与才华相撞后所发生的奇妙壮伟的化合反应,更可堪称为改造世界诗歌版图的有力撬点。

  • 标签: 诗学 诗歌 漂流 海外 当代 化合反应
  • 简介:一、萨满歌从题材方面对于二人转的影响在萨满的祭祀中,多采用“唱“和“说”这两种音乐表演中的基本形式。萨满的语言很奇妙,很少像一般人那样不紧不慢地说,大多是按照一定的曲调抑扬顿挫地唱。这种唱词,被称为“歌”。歌的开头,要报萨满姓氏、属年、屯名即氏族部落名,以及为何事求神,如何选择良辰吉日等,还要说明祭祀谁“亲口许愿,从不推脱”,以示其诚。最后的结语,除了祈求“保佑全家太平,吉祥如意”外,还有“敬神求福,流传万代”等,在祭祀中的“迎神歌”、“安神歌”、“分香歌”、“放歌”、“送神歌”、“收坛歌”等无一不是按一定格式和一定的曲调演唱的。

  • 标签: 萨满神歌 东北二人转 音乐表演 氏族部落 祭祀 “说”
  • 简介:宋代赵次公的《杜诗先后》,除字词的音义、典故的出处之外,还增加了诗学批评与研究的内容。受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等创作理论的影响,赵次公注释中的研究内容包括杜诗的用典之法及诗格、对仗、倒装、句眼等诗歌技巧等方面。其中,对用典的分析包括专用、借用、直用、翻用、用其意、展用、倒用、抽摘渗合而用、用事之祖孙、暗用、化用、贴用方面。赵次公《杜诗先后》寓批评于注释中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诗学阐释,在诗歌注释史上有重要贡献。

  • 标签: 赵次公 《杜诗先后解》 用典 诗法 杜甫诗 诗歌注释
  • 简介:<正>中国仙话中,尸故事占有相当的比例。何谓尸?唐末五代道教思想家杜光庭说:“尸:化托象,蛇蝉蝉飞。”他说“神仙之道百数,非一途所限,非一法所物”,“尸”是他归纳的四种升仙方式(飞升、隐化、尸、鬼仙)中一种。《抱朴子·论仙》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仙。”据服虔说,形销化即“尸”。《太平广记》卷58引出《集仙录》的《魏夫人》,这篇小说借主角之口对尸解释说:“所谓尸者,假形而示死,非真死也。”又说:“其死而更生者,未殓而失其尸,有形皮存而无者。有衣结不解,衣存而形去者。有发脱而形飞者。有头断已死,乃从一旁出者,皆尸也。”,由此看来,尸是人先死,死后又失其尸,这种死并非真死,而是借死来升仙,死是假的,升仙才是真。

  • 标签: 仙话小说 尸解 《神仙传》 白话短篇小说 竹崇拜 图腾崇拜
  • 简介:张爱玲的创作兼具鸳蝴文学和新感觉派小说这两种气质。一方面,她并不排斥小说中对才子佳人与悲欢离合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演绎,另一方面,她也有意无意地将西方现代性叙述方式融入到自己对“传奇”的讲述之中,使其作品呈现一种“视觉化倾向”,这种小说的电影化风格必然使得其作品更容易被搬上舞台,丰富了中国现代电影的创作,张爱玲文学对电影意义的这一层面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注意并展开讨论。而笔者认为,张爱玲之于中国电影的贡献,实质上则更在于她对传统叙事中“传奇”性的理解,并自觉将之运用到其影像化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这种最初运用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融合了“影像”和“传奇”双重因子的叙事策略无疑带给借影像来叙事的中国现代电影以观念上的革新意义。

  • 标签: 张爱玲 影像叙事 传奇叙事 中国电影发展
  • 简介: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艾丽丝·芒罗曾三次荣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2009年,她又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这使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短篇小说家。芒罗出生在安大略省温厄姆小镇。她的很多作品都以乡间小镇及其邻里为背景,透过日常生活聚焦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与人之间纠结难解的关系。她的作品综合了对现代女性诸多问题的审视,其中包括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等等。她通过细节描写,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她没有美化现实,也没有对读者进行说教,而是以女性的视角和超脱的态度暴露主人公自己的问题,向读者展现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短篇小说《荨麻》中徘徊在情感十字路口的一中年妇女矛盾而复杂的心路历程,从而读艾丽丝·芒罗的婚恋观。

  • 标签: 丝芒罗 丽丝 艾丽
  • 简介:两张桌子,几把椅子,2006年9月27日,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罗家坝村调委会主任丁顺学来到村民李开悦家,搭起了“流动调解庭”的台子,调处该村与奇羊坝村因维修公路产生的纷争。

  • 标签: 上山下乡 调解 建始县 湖北省
  • 简介:笔者将《杜诗》中杜诗文本与七种宋、清两代杜注进行比勘,进而从学术路向的角度把握《杜诗》与当时注书传统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尽管金圣叹的诗歌分解在当日既为日渐盛行的考据学风所质疑,又为诗学理论内部的走向所冲击,但其分解本身却蕴含着的突破的契机——关于审美态度、文学观念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动。金圣叹的杜诗分解不仅受八股时文起承转合——这一学界已经广泛讨论的形式层面的影响,其“代圣贤立言”的内质同样渗入了他的杜诗中。因之,金圣叹读杜诗有两种方式相互参照、发明着,每一种后面都隐藏着另一种:感性阅读使理性分解免于堕入机械牵合的泥淖,而理性分解则使感性阅读呈现合理的逻辑。从阐释方法历史演变的角度予以衡量,则理性的形式分解是金圣叹提供的更具创新意义的命题,更多地包含着金圣叹个人所追求的说诗旨趣,其中显示了金圣叹对于杜诗审美地把握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他的诗歌阐释通向了文学阅读最本质的共同性主题。

  • 标签: 《杜诗解》 代圣立言 自我作论 感性阅读 理性分解
  • 简介:摘要美术手工制作课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发展性都很强的活动,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在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启发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让学生“活”起来,学生出的作品就“”起来,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的我们,都应该给以更新的理念、全新的观点,以一个创新的姿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以适应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 标签: 手工 制作 兴趣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