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是后世公认的双峰并峙的唐诗顶峰。他们被后人奉为并世无双的诗仙和诗圣。闻一多惊为是“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杜甫》,《闻一多全集》第3册,三联书店1982)。郭沫若认为是唐代的“双子星座”(《诗歌史上的双子星

  • 标签: 杜甫 闻一多 唐诗 主潮 诗仙 诗歌史
  • 简介:《游龙门奉先寺》一诗是杜甫早年作品,很多诗注本都列此为第一首。但是,自宋代以来,其中“天阙象纬逼”的解释颇多,最后集中在“天阙”和“天窥”的异文之争。韩成武和陈道贵二先生,力持后者。然而,证据力度不足。从“天阙”的涵义、“圜阙竦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句的典故和《东都记》的写作年代来看,当是“天阙”更接近诗原貌。

  • 标签: 杜诗 天阙 天窥
  • 简介:纪容舒的《律详解》八卷因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之故,自清代以来得到了学界的很大关注,然其书乃节抄顾宸《辟疆园诗注解》而成,内容上多依傍顾注而少有发见。不过其体例和疏解侧重点和顾宸注本亦存在很大分歧,如对律诗章法的阐释,就比之顾宸有了很大进步,并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纪容舒的《律详解》具有相当的文献参考价值,代表了清代诗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纪容舒 纪昀 《杜律详解》 《四库全书总目》
  • 简介:的诗歌都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李白的诗歌深受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印痕,充满着巫祝文化神话想像的浪漫楚风和不受拘束的山林派的自由作风;而杜甫的诗歌却深受北方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务本致用的理性意识和史官文化直面社会现实的写实传统。在唐代南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李白适应盛唐时代道家和道教文化高涨的思想潮流,将南方的道家和道教文化与山林派自由放浪的诗风,带进了京城,客观上起了对盛唐尊道之风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北方京城的儒家文化和典雅诗风起着思想解放和文化交融的作用。而在盛中唐社会转折之际的文化思潮转型时期,杜甫由两京南下巴蜀,飘泊江湘,客观上则起着将北方儒家务实致用的文化传统和京城的典雅诗风向南方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作用。他们二人在南北的文化交流中,也从各自地域文化中汲取文化与文学的营养,丰富了各自的诗歌文化色彩;在完成唐代南北文化交流和相互交融的历史使命的同时,扩大了文化的视野,也超越了各自的文化局阈,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成为唐代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伟大诗人。

  • 标签: 李白 杜甫 长江文化 黄河文化 南北文化交流
  • 简介:王嗣奭是晚明时期重要的诗研究学者,他的《臆》是一部颇有卓见的注本。他一生衷情于诗,笺注之力甚勤。长期的吟咏、浸淫,使其深得老诗歌的艺术精髓,尤其是生逢明清易代之际,家国兴亡之感更成为王嗣奭诗歌创作的主要方面。虽然存世诗作不多,但其写实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爱国气节,都不应忽视。

  • 标签: 王嗣奭 《杜臆》 杜甫 诗歌创作
  • 简介: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诗歌领域独领风骚,取得凌跨百代的卓越成就。有宋一代,杜甫享誉日甚。南宋文天祥深受影响,二者诗歌艺术颇为相似。本文就精神、诗风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由于二者所处的朝代、身份、个人经历不同.本文还将论及两位诗人在诗歌内容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杜甫 诗歌内容 诗人 诗歌艺术 诗风 文天祥
  • 简介:清初是诗学发展的高潮,涌现出大量的诗学文献,其中有很多珍稀之本世人不易得见,兹将清初较为稀见的二十种集序跋进行汇录点勘,以供研治诗学史者参考。

  • 标签: 清初 珍稀杜集 序跋
  • 简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市闵行区民办华星学校的刁玉茹。看了你的故事,我笑得肚子都痛了,你还真是一只大傻鹅!后来看到你决心把知识装到脑袋里,开始认认真真地学习“ABC”时,我真替你感到高兴呀!

  • 标签: 学校 上海市闵行区 自我介绍 ABC 民办 学习
  • 简介:我认识白敦仁先生,是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尔后四十多年的交往中,蒙先生教诲、指点、关照,受益良多。近日得知,白先生子女将其平生藏书全部捐赠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博物馆将作为特藏以保管和展览,心中尤为激动。杜甫对中国历代文化人的沾溉启沃,我于白先生身上有颇深颇实的具体感受。杜甫精神对他的深厚影响和他对诗的精切体味,总是在我胸中翻滚。下面,仅写出我的一些零星记忆和感受。

  • 标签: 白敦仁 先生 杜诗 杜甫草堂 六十年代 博物馆
  • 简介:(接总第110期《清初珍稀集序跋汇录(上)》)十一、洪仲《苦竹轩诗评律》黄生《苦竹轩诗评律叙》《苦竹轩诗评律》者,余友洪仲子所评诗五七言律也。弁之苦竹轩之题,洪之志也。洪子屣弃经生,交余廿载,每见则肴蒸典籍,醴酌图书。虽所嗜不苟同,而黑白淄渑,同于别味,

  • 标签: 序跋 清初 诗评 七言 杜诗
  • 简介:自元稹“李优劣论”以来,关于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研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独特而丰富的李研究景观。明代朱谏的《李诗选注辨疑》,亦多处论及李,呈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李观。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对此予以阐述:一是“李优劣论”,朱谏倾向于李并尊,各有攸长;二是李乐府论,朱谏高度评价李白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并对“子无乐府”的现象加以讨论,见解独到。

  • 标签: 朱谏 《李诗选注辨疑》 李杜观 杜甫 李白
  • 简介:毛泽东不喜诗,这是不争的事实。1942年4月,他约见何其芳,严文井等作家时,严文井问:“听说主席喜欢古典诗歌。您喜欢李白,还是杜甫?”毛泽东答:“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①。1957年同臧克家等人的谈话中,毛泽东又直捷...

  • 标签: 毛泽东 杜甫 杜诗 小地主 李白 奉儒守官
  • 简介:这篇访谈录,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主持人陈晓楠先生采访高先生的文字整理稿,也是《口述历史》"高档案"节目台词的记录稿。访谈时间是2005年3月16日。此文本由高先生提供给本刊。题目为编者所拟,意思有两重,一,只要社会生活不正常,造成高灾难的,你也有一份责任;二,你也可能有这样一份档案,所以没有酿成高事件,只能说是侥幸,不能说是必然。至于时间,当然是指那个已过去的年代。

  • 标签: 档案材料 吴祖光 肃反运动 家族集团 劳动教养 胡风
  • 简介:批评史上有一种以诗题为中心的批评方法,可称之原题批评法。这种批评方法付诸实践,多是在诗歌的注本中,通常是以诗题为参照的章句分析,其中诗注本尤为典型。在诸家诗注本中,明单复《读愚得》、清金圣叹《唱经堂诗解》和仇兆鳌《诗详注》三家,都较为注重这一批评方法。对此三家解诗所作的讨论,可以显示实际批评层面的原题批评法。

  • 标签: 杜诗 注本 原题批评
  • 简介:白发是杜甫诗中反复咏及而又被人忽视的一类意象。一方面它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另一方面它寄予了作者家国之念、功业理想、友朋之思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此类意象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杜甫不同时期的心态变化和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 标签: 白发意象 情理内涵 诗史意义
  • 简介:韩国当代诗人喜写中国古体诗,其中咏诗犹具特色。本文以2012年韩国金洪永主编的《友声集》及2016年国伟主编的《友声集续集》所收韩国当代诗人十四首咏诗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尊崇杜甫、景仰杜甫是韩国当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歌唱杜甫,爱护杜甫,这是韩国当代诗人咏诗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学习诗、效法诗、进行诗歌创作是韩国当代诗人崇情结的自然流露。

  • 标签: 韩国 当代诗人 咏杜诗 古体诗歌
  • 简介:一想写这篇文字,已是半年以前的事了。所以迟迟没有下笔,还是因为这个话题过于沉重,复杂。"昨天",充满着谜团和苦痛的"昨天",像可怕的梦魇,久久地缠压在你的、他的、我的心底,怎么可能像有的人那样轻松地用一句"不了了之"打发掉!这就是我读到高的《又见昨天》后的第一个感觉:它将让我们永志不忘,子子孙孙不会忘却这个可怕可悲而又可耻的"昨天"。高的《又见昨天》是解读高档案原始文本《一纸苍凉》的。这两本书是姊妹篇,是高写自己和被人写。这是两本世上罕见的奇

  • 标签: 劳动教养 文本 每个人 青年 档案 文字
  • 简介:李白《明堂赋》《大猎赋》,杜甫"三大礼赋"及《封西岳赋》,均属光赞盛美之作。真正能表现李个人性情的是咏物自喻、写景抒怀之作。李白《大鹏赋》、杜甫《雕赋》,既完成了个体生命的宏观写照,也切合着国家形象的时代建构,并以其高远的境界与卓异的品质感染着历代读者。李赋作的体制风貌同而又异。"同"在:假赋试才以求仕进,以散驭骈以为新变。"异"在:李白与心徘徊,以文驭诗、化诗入赋,以至诗赋难分,由此可见赋体新进的承继与预告;杜甫随物宛转,刻意锤炼、化赋入诗,乃至以赋为诗,留给赋史的是超越传统的失败与警示。自李始诗取代赋而成为文坛主流。诗赋地位的消长主要由诗赋本身的体式特征所决定,也与外部环境有关。

  • 标签: 李白 杜甫
  • 简介:元人崇尚儒学,“一生只在儒家界内”的唐代诗人杜甫备受元人尊崇,无论是元初的理学巨擘、元鼎盛时期的诗文大家,还是元末的诗坛盟主,皆推举诗。元人重视诗法,出神入化的律被奉为做诗的楷模和圭臬。元代有若干部颇具特色的诗之编注流传至今。总之,诗在元代的研究与整理是诗学史上不容忽略的一页。

  • 标签: 杜诗 元代 儒学 诗法
  • 简介:杜甫长律颇能显示其“浩荡津涯”的艺术特征。杜甫的叙述方式,前期多用“缘事而发”,后期则转向“以情使事”。排律是体现杜甫探索新叙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因”源自赋的铺陈排比的艺术精神。跳脱的叙述方式与反讽的内结构,则是杜甫排律成功的要素。

  • 标签: 杜甫 排律 铺陈排比 叙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