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经过积极而紧张的筹备,在1949年1月15日天津获得解放的当天晚上,作为党的喉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当时初名新华天津广播电台,同年5月18日起始用今名)就向全市人民开始了第一次播音。从那天开始,作为人民的广播电台,在音乐广播中坚持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认真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充分运用广播的形式,把弘扬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走在全国各地广播工作的前列,创造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成为40多年来天津广播事业的优良传统的

  • 标签: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民乐 刘天华 民族音乐 乐种 历史性贡献
  • 简介:本文选取中世纪法国抒情诗体裁“破晓歌”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为背景、以具体形态为现象,引出其体裁风格在后世作品中的遗存,阐发相关思考。提出判断破晓歌体裁的核心是“题旨”内涵,将其发展演变总结为饰变、量变、质变三个过程,并且认为音乐体裁的演变应符合“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此外,提出对体裁风格遗留的“考古”可作为一套方法论加以体系化的完善,对早期体裁的研究有所帮助。通过本文的论述,可对中世纪的词乐关系、创作观念、精神思潮等做初步了解,进而为破晓歌更加细致的理论研究提供可能。

  • 标签: 中世纪 破晓歌 抒情诗 体裁 流变
  • 简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繁荣发展的音乐表演艺术开始全面停滞和倒退,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而且是永远不能弥补的。1976年10月6日,结束了十年内乱,民族声乐事业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进程中逐渐恢复,为新时期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文化大革命”时期 民族声乐 停滞倒退 转折恢复
  • 简介:<正>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民间的瑰宝,是民间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皮影戏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剧种之一,在宋代已成为百戏中的正剧。而浙江海宁皮影戏是南宋影戏的后裔,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笔者结合海宁皮影戏的

  • 标签: 戏曲剧种 艺术殿堂 继承创新 皮影艺术 民族文化遗产 弋阳
  • 简介:"原生态"音乐与民俗民情的关系现在如何?侗族大歌在"原生态"地区的现状又如何?民俗仪式的当今表象是怎样的?带着诸多问题,开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的采风活动。

  • 标签: 广西 三江 采风 “原生态” 侗族大歌
  • 简介: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时,对革命文化和文艺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早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他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文献,连同他建国前后其它有关文艺问题的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无产阶级文艺实践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则和文艺

  • 标签: 新时期文艺 毛泽东文艺思想 宣传工作会议 反对党八股 革命作家 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学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 简介:梅雪林:赵博士,首先对你的新著《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出版表示祝贺。新书的'前言'中提到,你关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亚洲音乐的影响缘于一堂历史课以及听到了日本雅乐的演出所致,能具体谈谈吗?

  • 标签: 亚洲音乐 文化角度 音乐学家 赵维平 人物访谈 音乐文化交流
  • 简介: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这本来是清清楚楚的历史事实。然而在“四人帮”一统天下、人妖颠倒、腥风血雨的年代,江青出于她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贪天功为己有,硬把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写在自己的帐上。为了掩人耳目,封锁真理的声音,又心毒手狠地打击、迫害了一大批艺术家。然而真理的声音不可能被永远封锁。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这一历史沉冤已昭明天下。但由于一些同志不十分了解事情的内幕真相,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长期以来有所争论,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黎舟同志的这篇《飘风骤雨不终日——关于京剧现代戏的很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对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历史事实作了披露,它将有助于澄清一些历史是非。今年6月适逢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30周年,我们愿意发表黎舟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 标签: 飘风骤雨 《红灯记》 观摩演出 人妖颠倒 艺术工作者 红灯记
  • 简介:当代音乐思潮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渗透在相关概念界说、时间分期及依据、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研究主体的在场或隐身等学术命题中;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结构样式、理论价值、研究者合作方式和评价尺度诸方面进行明确的自我定位并使之符合学术规范,亦是研究者必须向学界告白的重要前提。

  • 标签: 改革开放 新时期 音乐思潮 历史观
  • 简介:虽然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作曲家写过钢琴变奏曲,但是变奏曲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主要创作体裁了。然而勃拉姆斯是个例外,他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保守派,在创作体裁上更靠近古典主义作曲家,因此变奏曲在他的创作中仍旧占据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浪漫主义时期 钢琴变奏曲 勃拉姆斯 艺术 古典主义 作曲家
  • 简介:本文所介绍的一组文章,皆从后现代思潮出发,探讨民族音乐学民族志方面的问题。如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着人们对音乐进行认同,如何改变着人们的音乐实践;西方“他者”的概念如何从他民族、他文化扩展为一切同西方有差异的亚群体、亚文化。在这一探讨中,流行音乐是一个最理想的研究领域。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主义 音乐实践 他者 流行音乐 多重背景
  • 简介: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

  • 标签: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是我国交响乐发展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大多数作曲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曲家王西麟却在此时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风俗性与色彩性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试以王西麟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为切入点,从音乐的本体分析简要概括作曲家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个性化的运用,并进行历史的审视及解读。

  • 标签: 《云南音诗》 民族音乐元素 王西麟 音乐创作
  • 简介:新时期以来,音乐理论界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论家蜂起,争论的核心是中西关系.本文在回顾论战的历史过程、对各家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论战中涉及到的“音乐价值相对论”、“后殖民”批评、人本与乐本的音乐观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音乐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本文(上)发表在《黄钟》2006年第二期上].

  • 标签: 中西关系 音乐价值相对论 后殖民批评 人本 乐本 文化多样性
  • 简介: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一国立音专的院刊和校刊终于得以结集完整出版。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对民国时期音乐文献保护、开发和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音·国立音乐院一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院校刊集》的“解密”能为中国近代音乐史和上海音乐学院院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带来便利和帮助。

  • 标签: 《音乐院院刊》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 《音》 中国近代音乐史
  • 简介:<正>"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这是故宫漱芳斋风雅存小戏台上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轩窗"、"山水",在我看来宛如一双眼,山水是与己交感的世界,轩窗是承载满眼活泼生气的眼眶。轩窗之灵秀生动,在于窗中所见山水,在于这轩窗与山水的惺惺

  • 标签: 戏园 大栅栏 戏曲研究 戏曲演出 希三 漱芳斋
  • 简介:<正>卓越的美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而品(AlexanderTcherepnin,1899—1977)谢世已届十年,世界音乐事业因他的死亡而蒙受巨大损失。这位作曲家死得很突然,一九七七年九月廿六日,他正要去瑞士作全国巡回演出,不幸在巴黎猝然而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齐而品移居美国,晚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直到他去世前的二十多年中,活跃于美国音乐界。他曾在芝加哥的圣保罗大学讲授作曲课程,又担任音乐杂志《克拉维》的双编辑之一,也作为指挥或钢琴家在许多音乐会上于观众见面。

  • 标签: 作曲家 人道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历山大 世界音乐 音乐家
  • 简介: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是上个世纪先后产生的重要音乐流派,简约主义音乐在其本质上与十二音序列音乐是对立的。本文通过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分析,研究其中的宗教音乐元素以及将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结合起来的途径。

  • 标签: 约翰·塔文纳 阿赫玛托娃 安魂曲 神圣简约主义 十二音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