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铁剂类药物;治疗组轻度贫血单纯给予代理食谱膳食指导;中度及以上给予铁剂类药物加代理食谱膳食指导。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对照组大部分贫血也明显改善,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治疗组有效率为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合理的膳食指导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明显。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合理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儿40例,采用硫酸亚铁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40例,采用力蜚能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为80.0%,说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47.5%,说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力蜚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小儿 诊断 疗效
  • 简介:摘要婴幼儿铁缺乏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损害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智力。为了降低婴幼儿铁缺乏发生率,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本文探讨了婴幼儿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以期降低婴幼儿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 标签: 婴幼儿 体缺乏 缺铁性贫血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除缺铁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慢性感染、血红蛋白病、铅中毒、铜缺乏、运铁蛋白缺乏导致的贫血,以及维生素B6反应性和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均可呈低色素贫血表现,这些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即所谓抗铁性低色素性贫血

  • 标签: 抗铁性低色素性贫血 铁剂治疗无效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力蜚能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妊娠在16-18周,无合并妊娠期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研究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干预治疗;对照组未服铁剂,两组孕妇分别于孕26-28周、34-36周检测血红蛋白及铁缺乏指标并分析妊娠期干预性补铁的疗效及意义。结果干预性补铁组HbRBCHCTSI均高于对照组,孕晚期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用于预防妊娠缺铁性贫血效果良好,无副反应,可作为孕期常规补铁制剂,值得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妊娠 多糖铁复合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铁缺乏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一,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性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全球有20亿人处于贫血状况。为了解在职女性的贫血情况,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组织下,由大兴区和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对大兴区和西城区20~60岁在职女性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在职女性 贫血状况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8.03到2019.06时段内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6例,以11比例纳入A组(n=28)、B组(n=28)。即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B组Hb、RBC指标显著优于A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A组总满意度为82.14%,B组为100.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而言,整体护理既可改善Hb、RBC指标,还可增强护理服务满意度,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铁性贫血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马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70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实验组的患儿采用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实验组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值,对照组低于正常值,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两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使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恢复正常,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富马酸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 儿童缺铁性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产前护理干预,对比经护理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 缺铁性贫血 产前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血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必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益血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Hb)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Hb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前两组Hb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H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益血方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患者Hb,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血方 肿瘤相关性贫血 血红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早产儿贫血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往往与早产儿自身生理特点及病理因素等多因素相关。医源性造成的早产儿贫血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医源性贫血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或者解决办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早产儿 医源性贫血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子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内尔其他疾病29例子,占81%;以非血液病诊断入院的20例,占56%,外周全血细胞减少22例,占6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在活跃以上。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的32例,占89%。维生素B12减少者20例。检出伴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憩室,食道憩室,结肠憩室,食道裂孔疝,慢性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34例,占94%,贲门癌1例,占2.8%。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因血液病就诊而易于漏诊。临床上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相鉴别。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与存在的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进行相关检查可避免遗漏潜在的疾病。

  • 标签: 贫血 巨幼细胞 诊断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血常规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3月-2021年03月到本院治疗贫血的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贫血类型不同,分为实验组(地中海型贫血)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分析两组血常规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 地中海贫血 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出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幼儿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统计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50例幼儿中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5例,出现几率为30.0%,6个月至1周岁幼儿中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几率明显高于1周岁至2周岁幼儿,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针对已经添加辅食的40例幼儿来说,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为20.0%,未添加辅食的10例幼儿中,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为70.0%,未添加辅食幼儿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几率明显高于添加辅食的幼儿,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处在6个月至1周岁幼儿和没有添加辅食的幼儿来说更加容易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要提高对此类幼儿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家长适当添加辅食,减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出现风险。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童保健门诊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定量研究部分,通过随机选择62名缺铁性贫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指标。定性研究部分,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患者和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感受和评价。结果: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定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和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整体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我们得出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整体护理理念和方法,以提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铁性贫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简称IDA)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IDA婴幼儿100例,其中50例饮食干预护理设为A组,50例常规护理为B组,比较两组IDA病情指标、护理有效率。结果:病情指标比较,A组血清铁含量低于B组,A组总铁结合力高于B组(P<0.05);护理效果比较,A组为60.00 %,B组为34.00 %,A组护理效果较好(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饮食干预,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病情改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饮食干预护理 缺铁性贫血 补铁 维生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