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KCNJ1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以PubMed、CNKI、VIP等为搜索数据库,检索2013年10月以前发表的有关KCNJ11E23K基因多态性与T2DM相关性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并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数据合并结果显示,病例组K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的高OR=1.1695%Cl(1.10-1.23)(P=0<0.01)结论KCNJ11E23K基因多态性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其等位基因K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2型糖尿病 meta分析 KCNJ11 E23K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降纤治疗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降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中的梗塞后出血患者数量、Barthel指数及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提高,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早期进行降纤治疗可能导致梗塞后出血,但上述治疗有利于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出血性脑梗塞 阿司匹林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II、IV期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II、IV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5年随访,比较有神经周浸润和无神经周浸润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本组70例III、IV期宫颈癌患者中42例病理切片中检测到神经周浸润,神经周浸润发生率为60.0%,5年生存率为28.6%;无神经周浸润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6.4%,有神经周浸润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6.7%,无神经周浸润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有神经周浸润患者(P<0.05)。结论神经周浸润为初治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指标,其发生率与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宫颈癌 神经周浸润 5年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5例,依照颈动脉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患者均未发现粥样硬化斑块,观察组56例患者存在斑块,再依据患者情况分为观察A组42例(不稳定斑块)与观察B组14例(稳定斑块),对所有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情况进行检测,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未见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的观察A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的观察B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可明确的判断后者的稳定程度,是临床诊断老年患者发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居住于海拔2500~4250m的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分为四组健康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a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6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组、c组及d组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HIF-1α及VEGF浓度增高,肺动脉压力高低与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8及0.536,均P<0.01)。结论血清HIF-1α、VEGF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高原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冠心病(CH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存在密切关系、hs-CRP、FIB、DD可以作为CH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对CHD患者的诊断、病情判定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ER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结肠癌术后蜡块标本重新切片,经HE染色并由该院病理科医生重新阅片确诊;另取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恶性的结肠组织(视为良性结肠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HER4在结肠癌各组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HER4在Dukes分期为A期的结肠癌组织中均呈非过度表达,B期过度表达率为35.71%,C期过度表达率为75.00%,D期过度表达率为8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75.00%,而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35.4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结论HE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明显增强,并且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较晚、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溃疡型的患者HER4过度表达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合并肺结核患者中CD4、HIV-RNA对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个数、肿大程度上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162名HIV合并肺结核的肺部影像学资料、CD4、HIV-RNA浓度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并且以CD4、HIV-RNA浓度为基准,将患者分为CD4正常组和低下组,HIV-RNA正常组和升高组。探求其不同浓度与肺部结核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淋巴结肿大程度、结核病类型的关系。结果研究完成时我们发现治疗CD4低下组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均大于CD4正常组,而存在明显差异。HIV-RNA升高组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均大于正常组,而存在明显差异。肺结核性质与肺部病灶部位患者CD4、HIV-RNA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4浓度越低或HIV-RNA浓度越高,淋巴结肿大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越严重,但结核病灶部位与结核病发病的类型无关。

  • 标签: HIV 肺结核 淋巴结肿大 CD4 HIV-RNA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动脉留置针封管间隔时间与脉管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施行桡动脉留置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4例为留置针反向(离心方向)穿刺,对照组50例为留置针正向(向心方向)穿刺,通过不同的封管间隔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管道堵塞率、脉管炎发生率及两组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管道堵塞率为11.3%;平均脉管炎发生率。对照组管道堵塞率为27.5%;平均脉管炎发生率。(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每12h封管一次,既可有效预防堵管,也可减少脉管炎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留置针 封管 间隔时间 脉管炎
  • 简介:摘要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极其护理办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并心率失常患者8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时候进行精心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80例急性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与治疗之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之后有76(97.0%)患者恢复为窦性心率。4例(39.0%)患者采用电除颤治疗之后才恢复为窦性心律。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全程采用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静脉注射胺碘酮 心衰并心律失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以睡眠状态下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为主要表现的并发多系统疾病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OSAS与心肺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CVD),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联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OSAS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肺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 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 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