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选择正畸+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6月收治的6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缺牙患者治疗方法的研究;参照组(31例)选择口腔修复疗法展开疾病治疗;研究组(31例)选择正畸+口腔修复疗法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疗总体疗效、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参照组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疗总体疗效(74.19%)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获得显著性提升(P<0.05);同参照组先天性缺牙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展开对比,研究组获得显著性缩短(P<0.05)。结论临床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选择正畸+口腔修复疗法展开疾病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疗效,并且对于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语言功能恢复时间的缩短可以显著促进,从而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正畸 口腔修复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空巢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方式,干预组接受正念减压干预。对比两组孤独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巢老人实施正念减压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浮针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96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命名为联合浮针疗法治疗组与玻璃酸钠组,每组各48例。其中联合浮针疗法治疗组患者采取浮针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而玻璃酸钠组患者则仅仅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联合浮针疗法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KOO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情况显著优于玻璃酸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浮针疗法 玻璃酸钠 关节腔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三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92例(2015年8月17日—2016年8月17日),依照就诊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占据46例,分别采取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与78.26%,比较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便于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 心衰 慢性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宫颈炎合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实施保妇康栓疗法的效果。方法130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保妇康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患者(86.7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27)。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少于对照组患者(10.7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795,P=0.029)。结论通过保妇康栓对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患者治疗有效率很高,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炎 HPV感染 保妇康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0)。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疗法。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晨僵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晨僵时间为(1.9±0.3)h,明显比对照组的(2.8±0.4)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20.0±13.1)mg/L、血沉为(40.1±30.5)mm/h,明显比对照组的(43.4±15.9)mg/L、(73.4±32.1)mm/h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风湿免疫疾病中积极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缩短晨僵时间。

  • 标签: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应用价值 风湿免疫疾病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肛肠疾病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换药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率为77.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的时间且加快创面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 肛肠疾病 换药疼痛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常规疗法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分别应用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当中的疗效。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所有小儿肺炎患儿当中选取其中的92例作为本次的试验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吸入组两组,两组患儿各有46例;常规组的46例患儿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吸入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71.74%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吸入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比常规组高出许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入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进行小儿肺炎的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常规疗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松弛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松弛疗法,对比两组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松弛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效果明显。

  • 标签: 松弛疗法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相关性的胃溃疡病患10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仅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常规组则为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及不良的症状反应指标评分,均明显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相关性的胃溃疡疾病临床治疗的病患,实施四联疗法,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症状反应实际发生率,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四联疗法 治疗 幽门螺杆菌 相关胃溃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作业疗法训练,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以提高其生活的主动性,也更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4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进行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运用NOSIE-30、SSPI作为效果评定依据。结果研究组经12个月的作业治疗后,NOSIE因子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SSPI评分中,研究组分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升。结论作业疗法能提升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作业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溃疡愈合情况、慢性胃炎恢复情况、Hp根除率和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疗程结束时和复查时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Hp根除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6.0%)(P<0.05)。随访1年,观察组Hp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46.0%)(P<0.01)。结论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改善Hp感染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提高Hp根除率,降低Hp复发率,还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不良发应发生率为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及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Scr、24h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小球肾炎 疗效
  •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方法,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认知行为疗法对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有效。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以咳嗽、咯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重。在慢阻肺的防治中运用穴位帖敷治疗,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特色和优势,疗效显著,无创痛,安全经济,病人依从性高,因其确切的疗效广泛应用于COPD的临床防治。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护理技术 穴位帖敷 肺胀 内病外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采用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入治我院ICU病房的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分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单纯留置胃管进食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淋巴细胞个数和患者的体重变化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胃潴留、便秘、肺炎、溃疡和死亡)。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降低,淋巴细胞个数减少,体重减轻;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增加,淋巴细胞个数增加,体重增加;经过治疗后的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淋巴细胞个数和体重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的胃潴留、便秘、肺炎和溃疡等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也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ICU重症患者,不但增加了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淋巴细胞个数,还增加了患者体重,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ICU重症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单号、双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5.68%,相比于研究组的94.59%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及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四金排石通淋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入药物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穴位注射法对人体九大系统的部分疾病均有治疗作用,目前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周围性神经痛、偏头痛、眩晕等。笔者以“穴位注射”“水针”及神经系统病名为主题或题名或关键词检索万方、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分析总结穴位注射法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的临床运用及其常用穴位、药物、操作方法等。

  • 标签: 穴位注射 水针 偏头痛 脑卒中后遗症 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