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分析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生物学特性、制备过程及其在重度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重度烧伤 创面修复 生物学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共计 40名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20名,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 20名,实施延续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的整体生活质量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当前阶段针对慢性伤口护理来说,实施延续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伤口 应用
  • 简介:定量研究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中VEGF基因表达及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48只wistar二级大鼠背部皮肤制作圆形伤口后以25Gy60Coγ射线局部照射,于伤后2、5、10、15、2l和28d活杀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结果单创组于伤后2d,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浆内VEGF呈强阳性;5d时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其内皮细胞浆内VEGF阳性;而于10d后,VEGF逐渐减少.伤照组则于伤后5d呈弱阳性,10d时阳性,15d后呈弱阳性.定量结果表明:单创组VEGF于伤后2-10d平均光密度(MOD)逐渐减少(P<0.05或P<0.01),积分光密度(IOD)逐渐增加(P<0.05或P<0.01).15d后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伤照组VEGF的MOD和IOD(P<0.01)于伤后10d达高峰.照射组与单创组比,伤后5-10d,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伤后15d,其IOD较单创组为多(P<0.05).结论内源性VEGF基因表达参与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辐射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减少,强度减弱,时间滞后.

  • 标签: 伤口愈合 血管再生 VEGF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方法的相关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22年1月份到2022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并且符合条件的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100例产妇进行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每组患者各50例。对于对照组的50名产妇来讲,采取传统的羊肠线间断或者是连续缝合会阴各层、利用丝线缝合产妇的会阴皮肤,在4~5天内进行拆线处理。对于实验组的50名产妇来讲,则采取吸收线连接缝合的方法,缝合产妇的会阴各层,并且在皮肤缝合的过程中也采取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方法,对于实验组的50名产妇不需要进行拆线处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产妇在伤口的缝合耗时量、会阴伤口的感染概率、患者的伤口出血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会阴侧切伤口缝合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羊肠线缝合方法,通过采取皮内缝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妇的缝合时间,并且还能够帮助产妇减少会阴伤口的出血量、减少产妇的会阴伤口感染概率。所以会阴侧切伤口采取皮内缝合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会阴 侧切 伤口 缝合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8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伤口进行观察,分析发生伤口感染患者中的感染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 46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25.56%。其中患者年龄≥ 60岁感染占比为 34.43%,手术时间≥ 1小时患者感染占比为 26.39%,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感染占比为 31.82%,非主刀医生缝合伤口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8.62%,体重指数≥ 25kg/㎡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6.14%。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缝合技术、体重都是导致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导致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时间较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患者过于肥胖等,对伤口感染因素进行了解,有利于提前防范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做好相对应治疗措施。

  • 标签: 普外科 伤口感染 原因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伤口护理中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并制定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得知,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之后,患者的伤口恢复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且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结论对于患者的伤口护理工作,对于不同的患者,其所需要的护理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别,为此,在进行伤口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需要作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保证患者稳定治疗心态,减少其伤口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伤口恢复。此外,通过对应的护理对策,还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自身的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

  • 标签: 伤口护理 心理状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重要的是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质量。为了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普外科实施的手术必须严格控制,以便对受伤的患者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要改善手术条件及住院环境,提高医护人员对无菌手术的认识,术后迅速清理病人伤口,保证手术用具安全,减少患者感染的可能性,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此基础上,该文章主要讨论了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问题,并且探究了其原因和临床治疗的方法。

  • 标签: 创伤 感染 普外科 手术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剖宫产术产妇伤口自助护理与产妇护理的效果差异。方法7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伤口自助护理,对照组延续产房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愈合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切口1期愈合率、切口液化率和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02±1.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02±1.20)d。结论产妇护理与自助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护理均具有临床意义和必要性,二者结合更利于加快促进切口愈合,帮助母婴关系建立。

  • 标签: 剖宫产 伤口 自助护理 产房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足的防治的临床经验,探讨改进糖尿病足伤口的管理方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为下肢中小血管病变以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早期以双足感受麻木、发凉、疼痛等主要表现,常致足部溃疡坏疽,甚至截肢,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可控制坏疽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预防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糖,加强足部护理。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2例急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2例糖尿病足伤口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将已溶的坏死组织剥离去除,用藻酸钙敷盖后以泡沫敷料固定,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结果12例糖尿病足有11例痊愈,1例出院时创面结痂干燥。结论早期干预、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正确的足部预防、正确的伤口管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达到了增进健康、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足 血糖 预防 伤口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18-02
  • 简介:摘要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感染。对于猫、狗咬伤的病人,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应用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浸润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按40IU/KG,免疫球蛋白按20IU/KG。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给予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只要认真做好狂犬病的伤口处理,根据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 标签: 狂犬病 传染病 病毒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专科护士在国内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护理研究者投入到专科护士建设领域中,以期寻找到有效的专科护士建设模式。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是卫生保健事业的必然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实践培训的做法与效果。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理 实践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伤口冲洗在脊柱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方法对我科42例脊柱感染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六个月后全部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可以正常劳动,表示满意护理质量。结论明晰脊柱感染患者发病的不同特点,做好心理、疼痛、体位等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伤口冲洗 脊柱感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将神经外科6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患者气切伤口护理方法为碘伏消毒,每天至少更换1次使用无菌开口纱布。改进组患者气切伤口护理方法为酒精消毒,使用康惠尔无边型泡沫敷贴,5天更换1次。结果改进组气切伤口发红明显减少,气切口感染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护理费用减少。结论改进后的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方法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减少感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伤口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造口护理对腹部渗漏伤口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00例腹部渗漏伤口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10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实施常规换药护理对比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实施造口护理。比较2组疗效情况、并发症率及满意率。结果:2组对比换药时间、频率及下床时间等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0.05)。2组对比并发症率、满意率等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0.05)。结论:实施造口护理对腹部渗漏伤口的效果显著,即可对伤口实现有效管理,可减少换药疗程和并发症,可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患者康复,且其普遍满意,可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造口护理 腹部渗漏伤口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8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伤口进行观察,分析发生伤口感染患者中的感染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 46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25.56%。其中患者年龄≥ 60岁感染占比为 34.43%,手术时间≥ 1小时患者感染占比为 26.39%,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感染占比为 31.82%,非主刀医生缝合伤口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8.62%,体重指数≥ 25kg/㎡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6.14%。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缝合技术、体重都是导致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导致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时间较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患者过于肥胖等,对伤口感染因素进行了解,有利于提前防范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做好相对应治疗措施。

  • 标签: 普外科 伤口感染 原因分析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