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对患者进行饮食、睡眠、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但不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处理,仅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研究组患者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自行设计的行为干预方案,强调个体化、针对性解决问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25±3.51)d,短于对照组的(21.22±5.40)d,且药物费用、康复费用、陪护费用比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情绪调节评分、自我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就诊期间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联合心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行为联合心理优质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LVEF高于对照,实验组的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行为联合心理优质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 心理 优质护理 老年 慢性心衰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式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3.4内就诊的3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16例,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式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式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术后患者 IFSMT理论 家属参与式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志愿者参与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乳腺癌治疗期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术后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开展联合康复志愿者共同工作,进行2周1次、连续5次的小组健康讲堂与圆桌座谈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康复志愿者共同工作,提供系统、连续的教育内容,重视病人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干预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志愿者 焦虑 抑郁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对促进老年卧床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收治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老年卧床患者及其照护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2017年1-7月收治的30例患者及其照护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由固定照护者参与的延续护理。于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得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压力性损伤愈合总有效率更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可使老年卧床压力性损伤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有效降低了压力性损伤风险,促进了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老年患者 卧床 照护者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原则招募2016级158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常规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培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教学法。使用临床心肺复苏态度知识调查问卷和院外心肺复苏施救意愿问卷对两组护生于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培训1周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得分较培训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心肺复苏培训,不仅能提高护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护生心肺复苏的态度和院外施救意愿。

  • 标签: 参与式教学 视频反馈法 院外施救意愿 心肺复苏术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前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参与型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临床输尿管结石行钬激光治疗患者,给予参与型护理,可提升患者心理状态,值得各个科室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参与型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康复在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型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38例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干预与家庭参与式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发育商、血清铁(Serum iron,SI)、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 家庭参与式康复
  • 简介:摘要: 回顾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一例“气管软化症”行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婴儿肺炎的患儿,采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通过该护理模式,使患儿出院后获得照护者更好的延续护理,提升了护患关系及病人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50例早产患儿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其中常规护理模式参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FVC、FEV1以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早产患儿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肿瘤临终患者实施安宁疗护与家属参与式护理的价值。方法:我院52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26例。参照组行普通护理,研究组行安宁疗护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度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老年肿瘤 临终护理 安宁疗护 家属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8)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8)予观察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生活质量转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各为(36.15±3.59)、(36.84±3.63)分,小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功能及整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各为(76.81±7.74)、(78.38±7.79)、(70.94±7.04)分,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观察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染科护理行为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传染科发生感染危险事故10例护理行为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资料中的危险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该原因做出相应管理对策,对比采取管理对策前后感染危险事故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管理措施之后,传染科护理行为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实施管理对策措施前的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发生危险事故的3例护理行为中,引发危险事故的原因主要为针刺伤、交叉感染以及其他危险事故。结论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发生率相对较高,采取相应管理对策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感染危险事故的发生率,全面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键词传染科护理;感染危险因素;管理对策传染科是临床医学上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近年来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数量直线上升,这大大加大了传染科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负担1。因工作量不断加大,难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感染危险因素,这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为了减少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临床医学上对该科室护理行为中引发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措施,以此来减少感染危险因素的发生率2。本文主要就是探讨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管理对策措施,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病儿童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展开探究。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96名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均有48名患儿。参照组患病儿童进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病儿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其在生存质量与行为等方面的评分。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患病儿童在生存质量与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血液肿瘤患儿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肿瘤患儿 生存质量 行为问题
  • 简介:摘 要: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如今,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比例也随之增加,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方式,该治疗手段能够有效代替患者肾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延长患者生命时限。但是由于该疾病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家庭经济费用高,而且自我护理难度较大,容易给患者治疗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肾内科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肾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 ,通过采用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压力 。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 肾内科 血液透析 肾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护理中采用护理行为干预,做好护理观察。方法:抽取80例糖尿病足患者,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12月间,常规组、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行为干预,观察护理后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中保足患者人数为39例,所占比例为97.5%。经比较,糖尿病足患者中治疗2周后以及保足患者均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护理中采用护理行为干预,效果优良,整体情况相对较好。

  • 标签: 行为干预 糖尿病足 预防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冠心病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5例调研对象,均为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常规组(n=33)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n=32)接受常规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结果 试验组较之常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更低,数据下降显著;干预后SF-36评分更高,数据上升明显;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冠心病护理中,引入和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不良心态得到改善,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