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临床分离的31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梅里埃公司的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测定及药敏实验,用Whonet5.6软件分析数据,按CLSI(2013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主要来源于痰液,共248株(80%),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亚胺培南为56.77%、美洛培南为57.4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动态监测耐药性变迁,辅助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52年Lindsay等发现并报道HT合并甲状腺癌以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者并存率达25%以上。现回顾性分析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病理学证实的HT合并甲状腺癌的23例临床资料如下。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Ⅲ、Ⅳa期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术前诱导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3例Ⅲ、Ⅳa期侵袭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期8例,Ⅳa期5例。肿瘤均侵犯大血管、心包或肺组织,或胸膜、心包转移。所有患者均经带芯穿刺、胸腔镜或前纵膈切开活检确诊,经长春瑞滨+顺铂(NP)或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3周期或同步放疗30GY,肿瘤缩小、分期降低后行完全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均长期随访。结果13例病理均为恶性胸腺瘤,其中B2型4例,B3型6例,C型3例。诱导化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2例。9例手术患者均存活超过3年,超过5年7例(77.7%),超过8年1例;4例未手术患者均在4年内死亡。结论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Ⅲ、Ⅳa期侵袭性胸腺瘤,术前诱导治疗,可使原发肿瘤缩小,控制转移灶,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完全切除率,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

  • 标签: 侵袭性胸腺瘤 诱导治疗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患者生存质量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淄博市第一医院门诊接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3例。采用健康问卷抑郁分表(PHQ-9)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及严重程度。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e)水平、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吸烟史等。wagner分级判断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根据PHQ评分,入组患者总抑郁症发病率49.3%,中重度抑郁发病率17.8%。HbAlc≥7.0%者抑郁发病率(66.7%)较HbA1c〈7.0%者(35%)明显升高(P〈0.01),中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HbAlc不达标比率更高(P〈0.01)。wagner分级1级者抑郁发病率39.1%,2~3级抑郁发病率48.6%,4~5级抑郁发病率69.2%,wagner分级与抑郁症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6个月时抑郁发病率(58.1%)明显升高(P〈0.05)。SF-36量表示抑郁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果未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发病率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并发症数量及吸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且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抑郁症严重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抑郁症 PHQ-9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中心室颤动(室颤)出现的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1994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完成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1620例次,回顾性总结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病例,临床资料和抢救体会,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620例冠脉介入术发生室颤7例(0.4%),6例除宜Ⅲ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抢救失败。室颤均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发生室颤前均有冠状动脉压力下降。结论室颤易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术中应密切监测压力及心电图变化,及早实施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室纤颤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90例及糖尿病组68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A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4.44%和5.56%;B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6.47%和23.53%。两组治愈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后患腔隙性脑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关系
  • 简介:难治性心衰是指经常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效果仍较差,心衰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心内科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140例,除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措施外,分组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7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SUFU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FU蛋白在28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20例癌旁咦腺组织及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SUFU蛋白阳性表达于胰腺导管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率为78.6%(22/28),其中+6例,++13例,+++3例.癌旁胰腺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导管、腺泡和胰岛均未见SUFU蛋白表达,与咦腺癌组织比较,相差显著(P<0.05).胰腺癌组织SUFU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和肝转移无关,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SUFU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对胰腺癌发病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HEDGEHOG通路 SUFU
  • 简介:<正>63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扩肝治疗,实验组加服健脾补气为主中药(生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30g,佛手12g,柴胡15g,丹参15g,田七粉3g,茵陈15g,田基黄20g,鸡骨草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次,3~4周为一疗程。结果:第一次介入治疗前吲哚靛青绿15分钟潴留(ICGR16):实验组(11±7)%,对照组(11±7)%,

  • 标签: 肝储备功能 肝癌介入治疗 中药防治 田七粉 田基黄 鸡骨草
  • 简介: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3.8%,在韩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20年前的15倍,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TC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约占80%以上,PTC多以甲状腺超声体检发现,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转移,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报道(NCCN),PTC的早期淋巴转移率为50%-80%。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转移 临床处理 甲状腺癌 恶性肿瘤 淋巴转移率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0年米收治资料较全,明确诊断的青年人人肠癌的住院病例,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06例中,男女比例为1.59:1,平均年龄26岁,平均病程8.7个月,临床主要症状为:低热(42.45)、贫血(52.83)、消瘦(58.49)、粘液血便(49.06)、脓血便(44.34)、便频(63.20)、里急后重(38.68,),误诊57例,误诊率高达53.77%,结论我国青年人大肠癌有逐年增多趋势,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转移早,误诊率高,预后差,对这些不典型义缺乏特异性症状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青年 大肠癌 临床特点 误诊 原因 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组)和同期26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浆He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ey升高,而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呈下降趋势,Hey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叶酸 维生素B12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择颅内外狭窄血管进行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率(9.38%)显著低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头晕、肢体乏力、视物模糊、肌力等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患者死亡,术中无脑卒中发生、支架移位与脱载,术后2dCT血管造影(CA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术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增多,达峰时间缩短,所有患者放置支架手术成功。结论对缺血性卒中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采取支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血管狭窄情况 NIHSS评分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下称慢性肾衰)常伴发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是心脏损害的一种表现,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72例既往无心脏病史的慢性肾衰患者,就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5~82岁,其中40岁以下38例,40岁以上3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9例,多囊肾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狼疮性肾炎及双输尿管狭窄各1例.主要检查结果:血尿素氮21.3~92.9mmol/1,平均40.8mmol/1,其中≥28.6mmol/1者64例.二氧化碳结合力2.8~25.4mmol/1,其中≤16mmol/1者42例,正常范围者30例.血清钾2.07~8.25mmol/1,其中<3.5mmol/1者24例,高于5.2mmol/1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Hb≤60g/1者39例.血压正常者10例,收缩压≥22kPa者46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心律失常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衰 心脏损害 血压正常者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病例特点,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MI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室间隔破裂穿孔常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穿孔部位多位于室间隔近心尖部。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年龄(60~69岁)、女性、缺乏侧支循环和广泛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右室梗死(常可导致低血压)、无心绞痛病史。患者多存在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新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预后严重不良。室间隔破裂的预后很差。内科保守治疗的院内死亡率高。结论注重体征及尽早行超声心动检查是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关键,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并力争外科手术的机会能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正>74例患者符合1995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对照组38例,用甘利欣150mg静注,每日1次,30天:以后改肝得健2片每日3次,60天。治疗组36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γ-干扰素100万μ每日肌注1次,连续注射1个月后,第2、3个月改为100万μ隔日1次。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前三胶原)达到或接近正常者治疗组31例(86.11%),对照组14例(36.84%),

  • 标签: 乙型肝炎 临床观察 甘利欣 Γ-干扰素 肝得健 层粘连蛋白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病程演变比较迅速,可迅速出现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席汉氏综合征是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精神和神经障碍。多因分娩时大出血和休克所致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萎缩所导致的各种促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并发症。席汉氏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罕见,病情复杂,

  • 标签: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席汉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