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疗 BSD2000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癌患者同步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3例食管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磁共振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检查,测量肿瘤平均、最低ADC值和最高ADC值;并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第2、4、6周及第8周行MR检查,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进行疗效分组,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治疗前ADC值预测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103例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症状于2周后逐渐缓解,治疗8周后得到明显改善,癌灶较治疗前明显缩小;DWI图显示在治疗8周后患者的瘤体在逐渐缩小,病灶信号逐渐降低,与同步化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病灶厚度、病灶长径、化疗后平均ADC、最低ADC、最高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显示以肿瘤治疗前平均ADC值预测食管癌同步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80.0%、69.7%、2.64、0.29;最低ADC值预测食管癌同步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75.7%、78.8%、3.57、0.31;最高ADC值ROC曲线下面积0.759,临界点取2.20×10^-3mm^2/s,其预测食管癌同步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3%、48.5%、1.83、0.1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能够较好的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化疗的治疗效果,有望为食管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DWI ADC ROC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25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化疗,放疗予常规分割,2Gy/f,总量56~60Gy,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静脉滴入,21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23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化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通过KPS评分、体重变化观察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4.0%(6/25)和13.0%(3/23)(P〉0.05);有效率分别为76.0%(19/25)和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0%(10/25),而对照组为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O%(2/25),对照组为34.8%(8/23)(P〈0.05);综合组无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0/25),而对照组为4.4%(1/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6.O%(4/25),对照组为43.5%(10/23)(P〈0.05);综合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体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同步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3级以上骨髓抑制和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化疗的疗效。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背景和目的术前/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复发风险,因而被推荐用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这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可能产生远期不良反应。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确定术前/化疗对术后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数据库,筛选有关接受术前/化疗和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远期功能转归的相关研究文献。所有入选文献研究对象必须为术前/化疗后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研究指标包括远期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结果最终入选25项研究,共6548例患者。大多数研究显示,术前/化疗后,患者肛肠功能(14/18项)以及男性患者的性功能(9/10项)存在功能障碍。少数研究对女性的性功能障碍进行观察(4项)。荟萃分析表明,放疗患者更易出现大便失禁(RR=1.67,95%CI:1.36~2.05;P<0.0001)。此外,术前/化疗后患者的直肠测压结果平均静息压力(加权平均差WMD=15.04,95%CI:0.77~29.31;P=0.04)以及最大收缩压力结果(加权平均差WMD=30.39,95%CI:21.48~39.3;P<0.0001)明显较差。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1,95%CI:0.74~2.72;P=0.3)。8项研究中有6项以及荟萃分析都表明,术前/化疗对患者排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RR=1.05,95%CI:0.67~1.65;P=0.82)。结论尽管关注患者远期功能转归方面的高质量研究较为有限,但现有证据显示,术前/化疗后进行TME手术对患者肛肠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远期功能 平均静息压力 肠功能 性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 加权平均
  • 简介:《癌症康复》杂志在2006年与北京肿瘤医院运营办合作开办了《健康大讲堂》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肿瘤诊断、治疗、护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进展快速的现状.今年我刊又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开办了《医护大讲堂》新栏目.旨在把国内肿瘤界知名专家与国际接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通过这个栏目.奉献给基层及非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及患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 标签: 综合治疗 放射增敏 化疗药物 协同作用 肿瘤诊断 医护人员
  • 简介:背景和目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T_2或T_3远端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这个手术切除范围广泛且毁损性大,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其他可以替代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是前瞻性观察试验,旨在评估使用高剂量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和后续的观察等待治疗能否作为低位直肠癌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T_2或T_3、N_0~N_1、直肠下6cm的原发性可切除的腺癌患者。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化疗治疗,具体方案为60Gy分30次照射肿瘤,50G分30次照射淋巴结区域,另外增加5Gy作为直肠腔内近距离放疗,放疗的同时口服300mg/m^2剂量的替加氟。在治疗开始前、治疗过程中(第2、4、6周)及6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内镜及肿瘤穿刺检查。我们把肿瘤临床完全缓解、肿瘤穿刺部位阴性、6周治疗结束后CT及MRI提示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分配到观察等待组,把其他所有患者分配到标准手术组。观察等待组的患者使用内镜及选择性部位穿刺密切随访,若发现局部复发则给予手术切除。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分配到观察组1年后的局部肿瘤复发率。本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试验号为NCT00952926,研究对象入组已结束,但针对次要终点的随访仍在继续。结果本研究自2009年10月20日至2013年12月23日共纳入55名患者。患者从荷兰3个手术中心招募,继而统一在一个三级肿瘤中心(VejleHospital,Vejle,Denmark)接受治疗。55名患者中有51名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0名患者为临床完全缓解并分配到观察等待组。观察等待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9个月(IQR:15.3~31.0)。1年的局部复发率为15.5%(95%CI:3.3~26.3)。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3级不良反应是腹泻,51名患者中有4名(8%)患者出现腹泻。观察等待组患者的括约肌功能是极好的,1年内25名患者中有18名,2年内16名患者中

  • 标签: 直肠癌切除术 手术切除范围 同期化疗 标准治疗方法 替加氟 直肠腔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护理方法。方法:45例Ⅲ期NSCLC患者同步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DT60Gy-66Gy/30f-33f/6w-7w。化疗使用小剂量紫杉醇方案,紫杉醇45mg/m2qw。结果:4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通过心理、饮食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减轻,均完成治疗。结论:同步、化疗病人的毒性反应较重,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特别护理,可减轻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癌 紫杉醇 同步放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C225治疗的临床资料,患者行鼻咽部病灶及颈淋巴结引流区的调强放疗,放疗同步加用C225每周1次静脉滴注,首剂400mg/m^2,以后每周250mg/m^2,共8周。结果1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均评价为CR,有效率为100%。主要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及口腔黏膜反应。结论化疗同步加用C225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好,其毒副反应患者尚可耐受,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西妥昔单抗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行同期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在本院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T(3~4)N(0~1)M0或TxN(2^3)M0期的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同步化疗35例、术后单纯化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总生存率,2年无病生存率及2年远处转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2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82.3%vs.79.0%,P〉0.05),但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术后同步化疗组的无病生存率增高(75.5%vs.56.7%,P〈0.05),局部复发率降低(17.1%vs.40.0%,P〈0.05)。与术后单纯化疗组相比,术后同步化疗组中发生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增高(40.0%vs.13.3%,P〈0.05),3级或4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高(40.0%vs.16.7%,P〈0.05)。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步化疗较术后单纯化疗可以减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但总生存获益不明显,同时3级或4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 标签: 局部晚期胃癌 同步放化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辅助化疗对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疗效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和术后联合化疗组50例,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随访,以患者性别、年龄、病程、TMN分期、病理分型、手术类型、治疗方案、淋巴结远端转移等资料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联合化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4.0%,高于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63.3%(χ^2=4.422,P=0.035);生存分析显示术后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0.6个月高于单纯手术组的6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9,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T3~T4分级、低分化程度、单纯手术切除、合并淋巴结远端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型、治疗方案、淋巴结远端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病理分型、治疗方案、淋巴结远端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腮腺 黏液表皮样癌 放化疗 手术切除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希罗达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8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又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放疗加希罗达(治疗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对照组放射治疗采用体外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即2Gy/次,5@/wk,GTVDT:60-66Gy左右。治疗组放疗同对照组相同,化疗采用希罗达21d为1周期,d1~d14口服2000mg/d,分2次,1次/12h,po,休息7d,共用2-3周期;第1周期化疗在放疗开始当天起。结果48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91.7%和62.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a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5.0%(P〉0.05)。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希罗达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未增加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希罗达
  • 简介:目的明确鼻咽癌铂类同期化疗疗效与肿瘤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inggene1,ERCC1)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肿瘤科经活检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的初治患者,化疗前通过RT-PCR测量肿瘤组织中ERCC1mRNA表达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顺铂单药同期化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查,评估疗效,分析铂类药物化疗短期疗效与ERCC1mRNA表达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共78例患者纳入研究且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占65.38%,部分缓解占24.36%,疾病稳定占5.13%,疾病进展占5.13%;有效率89.74%,疾病控制率94.87%。ERCC1mRNA在肿瘤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为1.216,患者的年龄、性别和TNM分期与ERCC1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肿瘤组织中ERCC1mRNA低表达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ERCCl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铂类同期化疗短期疗效间呈负相关关系,可预测铂类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

  • 标签: 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铂类
  • 简介:临床约2/3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大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手术效果均不理想,应采用综合治疗。同步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旧0,以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肯定和广泛应用。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8月采用国产奈达铂(捷佰舒)加替加氟联合方案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奈达铂 替加氟 放射治疗 中晚期食管癌
  • 简介: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瘤,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和放射疗法,2005年批准使用替莫唑胺,化学疗法的效果才得以确定。本文比较中国香港原发性GBM患者接受同期化治疗或单纯放疗的生存时间,探讨GBM肿瘤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甲基化状态在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期间35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并接受过同期化治疗或单纯放疗的中国香港GBM患者的资料,从石蜡包埋的GBM肿瘤组织中分离出基因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检测基因MGMT甲基化状态。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同期化治疗或单纯放疗和MGMT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状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4岁。35例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是4.7个月(3.1-6.2个月)和11.7个月(6.5-16.6个月),其中18例仅接受单纯放疗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是4.2个月(3.4-5.0个月)和5.8个月(2.0-9.6个月),17例接受同期化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是6.0个月(2.0-10个月)和13.2个月(8.1-18.3个月),P值〉0.05。15例(43%)肿瘤组织中存在MGMT甲基化,MGMT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患者的中位OS分别是16.9个月(12.7-21.1个月)和10个月(5.8-14.1个月),P值〉0.05。结论: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放疗比较,接受了同期化治疗的GBM患者显示出了更长的总体生存趋势,MGMT甲基化可能是GBM的明显预后较好的因素。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分子标志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 替莫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