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Wingspan自膨胀式支架作为治疗症状性颅动脉狭窄的一种措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随着其广泛应用,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就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颅动脉瘤壁面压力的强度和分布,分析壁面压力对动脉瘤发生及生长的影响。方法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20例动脉瘤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包括分叉管顶瘤8例,侧壁瘤12例。分别记录瘤顶、瘤颈和临近载瘤动脉区域的平均压力值,并分析动脉瘤流场情况。结果20例动脉瘤瘤顶处壁面压力平均为(620.64±446.09)Pa,瘤颈处为(618.89±431.09)Pa,载瘤动脉处为(633.81±448.59)Pa,3个区域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叉管顶瘤(411.23±126.28)Pa(766.59±515.46)Pa与侧壁瘤相比,平均壁面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内壁面压力与载瘤血管内无明显不同,推测局部压力的改变对动脉瘤发生、生长无影响,由于流场模式的差异导致侧壁瘤与分叉管顶瘤的平均壁面压力显著不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液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 简介: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于1819年首先由Howship报道,1931年Bright再次报道了相似病例。至今,对于IAC的诊治已有70余年的历史。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AC的确诊率不断提高。但关于IAC的确切发病机制、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案等尚不明确。目前,对于IAC的诊治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与技术偏向。本文就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目前IAC诊治的新进展。

  • 标签: 颅内蛛网膜囊肿 分流 内镜 显微术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5例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波谱检查的临床资料,对其经临床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S提示肿瘤72例,病理证实70例;脑脓肿1例,病理证实1例;MRS提示囊性占位2例。胶质瘤的MRS表现为NAA明显降低或降低,Cho升高,肿瘤周围脑组织呈类似改变;脑膜瘤的MRS表现为NAA消失或降低,Cho升高或明显升高,Cr信号降低,可见到Ala峰,肿瘤周围脑组织相对正常;转移瘤的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NAA明显降低,而瘤旁脑组织MRS波形基本正常;淋巴瘤的MRS表现为肿瘤区域NAA降低,Cho升高或明显升高,并可见到Lip峰。结论MRS作为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对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波谱(MRS) 脑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替莫唑胺治疗颅恶性胶质瘤疗效.方法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胶质母细胞瘤24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患者,替莫唑胺组(试验组)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为4个月;环己亚硝脲组(对照组)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3.5个月.按照身高及体质量确定体表面积,分别接受下述治疗方案.(1)试验组:按150mg/m2体表面积计算,25例患者于试验第1~5天口服替莫唑胺胶囊.第1天需同时口服环己亚硝脲安慰剂,剂量为130mg/m2.(2)对照组:第1天口服环己亚硝脲,剂量为130mg/m2,第1~5天口服替莫唑胺安慰剂150mg/m2.2组均每疗程服药5d,28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1个月,开始进行疗效观察,并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期长度.结果(1)生存时间:替莫唑胺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环己亚硝脲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2)生存质量:经随访,替莫唑胺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保持稳定.(3)药物安全性:替莫唑胺组2例出现白细胞数减少,5例发生恶心、呕吐,均出现于每周期服药第1天,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环己亚硝脲组10例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其中1例发生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有明显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莫唑胺 药物治疗 颅内恶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存活率 口服用药
  • 简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41例41个颅微小动脉瘤行栓塞治疗。男17例,女24例,年龄31~76岁,平均(58±12)岁。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弹簧圈
  • 简介: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5%~80%,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再出血,有较高的致残病死率.目前破裂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1937年Dandy首次成功地使用银夹夹闭动脉瘤瘤颈,其后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引入、动脉瘤夹设计的改进,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夹闭动脉瘤的风险显著降低,并且对于一些复杂的巨大的动脉瘤亦可通过手术夹闭获得治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 简介:目的筛选影响破裂颅动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7年石家庄市7家医院共794例破裂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对79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病情分级、动脉瘤的部位、动脉瘤是否多发、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吸烟等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ASV8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筛选得到对预后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Hunt-Hess病情分级(P〈0.0001)、年龄(P〈0.0001)、是否合并高血压(P=0.0226)这三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病情Hunt-Hess分级(P〈0.0001,OR=34.854)、患者年龄(P〈0.0001,OR=1.779)、是否合并高血压(P=0.0057,OR=1.413)等是影响破裂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破裂颅动脉瘤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破裂颅动脉瘤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越高、年龄越大以及合并高血压时其临床预后越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预后 流行病学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高级别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25例高级别(Hunt-HessIV~V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他们均在发病后48h的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25例颅动脉瘤均显微手术夹闭,术后六个月时的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8例;重度病残且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3例。结论对高级别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结合及时的气管插管控制呼吸,脑室外引流以及去骨板减压等处理可以帮助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早期 高级别
  • 简介: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学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癎,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放、化疗4例.随访3个月~5年,7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有术后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显微神经外科 癫痫
  • 简介:髓外硬下结核瘤被认为是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它可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1],并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我们近日手术治疗一例髓外硬下结核瘤的病人,特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21岁,因右下肢麻木无力3月,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髓外硬膜下 抗结核治疗 结核瘤 并发症 椎管内
  • 简介: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2010年会已于2010年2月23至26日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召开。会上来自波士顿的Polak教授在其最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族研究(Multi—EthnicStudyofAtherosclerosis,MESA)中报告了关于颈动脉内膜-中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与卒中的关系。

  • 标签: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美国心脏病协会 卒中协会 国际 无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雷州半岛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糖蛋白(GP)Ibα基因ATG启动子上游25bp处"Koza"多态性位点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中国雷州半岛地区汉族人群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48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CI组)为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血小板糖蛋白(GP)IbKozak-5T/C序列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在正常人群及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点及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CI组GPIbKozak序列C等位基因频率为0.487,对照组为0.3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C基因纯合子携带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T/T或T/C基因携带者的2.0倍,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后,-5C纯合子与脑梗死仍密切相关(P<0.05,OR=2.885,95%CI:1.135-8.307).结论中国雷州半岛地区汉族人群GPIb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素.

  • 标签: 血小板 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结节性硬化复征的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l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表现特征。方法对1998—2005年收治的9例合并结节性硬化复征的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治疗原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位于室间孔周围,符合结节性硬化复征的临床诊断标准;男女之比为8:1。CT检查肿瘤实体部分呈等或稍高密度,肿瘤边界清楚,瘤内有钙化灶。MRI扫描T1WI肿瘤实体部分多呈等信号,少数可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呈均匀强化。其中8例同时伴室管下结节,5例伴有皮质结节。其中6例经额叶皮质入路,3例经胼胝体一穹窿间入路切除肿瘤;肿瘤完全切除者7例,次全切除(〉90%)者2例,无一例手术死亡。随访2—8年,肿瘤完全切除者无复发。结论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结节性硬化复征的特征性病变,手术完全切除者预后良好。结节性硬化复征所伴室管下病变如位于室间孔周围,引起脑积水或呈现逐渐生长趋势者。应考虑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节性硬化症 巨细胞室管膜 星形细胞瘤 神经外科手术(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合并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以便及早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其中合并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48例中4例患者合并有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中2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5岁(1~12岁);均有癫痫发作及皮肤损害,其中3例患者伴有智力低下.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有些瘤可见钙化,呈高密度影;MRI上T1WI呈等低混合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合并钙化则信号强度不均匀,增强后常有明显强化.结论部分结节性硬化患者可合并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肿瘤生长缓慢,常邻近室间孔周围,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对于结节性硬化患者应进行长期追踪,以尽早发现肿瘤.

  • 标签: 结节性硬化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癫痫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提高,严重的颅脑损伤极大威胁国民健康水平。急性颅脑损伤后7d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压(ICP)增高,控制ICP是急性颅脑损伤处理的重要前提。ICP监测可迅速及准确地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压力情况,有效反应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现已广泛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ICP监测技术主要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无创性ICP监测具有低感染率等一系列优势,有创性ICP监测虽有感染、出血等风险,但由于其能直观反映ICP变化,故目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ICP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具有协助诊断、为治疗提供量化依据以及判断预后等重要作用。对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内压 急性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 简介:动脉夹层即颅血管壁血肿,是导致中青年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因血管管径细小,走行迂曲,颅动脉央层诊断较困难。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放射性检查手段,可直接观察到动脉夹层所致的特征性壁血肿信号,因而对颅动脉夹层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