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为社会组织参与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引领,指明了方向。在法治框架下,构筑政府购买、有序竞争、科学考评机制下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 标签: 法律服务 有序竞争 科学考评 民主法治建设 违法犯罪 法律援助
  • 简介: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规和发票管理制度,以支付一定价款的方式取得他人提供的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而销赃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特而予以收购和代为销售的行为。

  • 标签: 增值税专用发票 购买 发票管理制度 定价 收购 销售
  • 简介:我国现行立法仅对优先购买权所适用的法律关系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对其法律性质、法律效力、适用条件、实现方式、行使期限、侵权救济等未作明确规定。应在法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优先购买权在民事执行逐环节上的法律适用和法律救济给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

  • 标签: 优先购买权 执行程序 侵权救济
  • 简介:作为我国最早推行购买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上海市目前已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金来源多元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操作方式多样化是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操作模式特征。建立起分层级执行的操作框架、项目制运作的执行模式、跨部门协同的保障机制是上海市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经验。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框架体系、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是上海市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启示。

  • 标签: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分层项目制 上海 经验与启示
  • 简介:优先购买权在比较法上有物权效力和债权效力之分,《物权法》第101条虽宣示了按份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对其效力的规定却一直缺位。在《物权法解释(一)》之后,通过反面解释和体系解释相结合,第12条第2款第2项成为支持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具有物权效力的依据,不仅能贯彻《物权法》第101条的立法目的,也使得《物权法解释(一)》自身及其与其他司法解释的体系连贯化。

  • 标签: 按份共有人 优先购买权 《物权法解释(一)》 物权效力 债权效力
  • 简介:近年来,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以及监管“两类”特殊人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日前,江苏省灌南县司法局为辖区11个司法所的64名在职工作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开展司法行政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不幸发生意外事故可获得最高总额8万元人民币的理赔保障。

  • 标签: 意外保险 司法所 司法局 江苏省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处置突发事件
  • 简介:申请社会工作资助的企业,其注册资金应在100万元以上,员工在700人以上。企业社会工作资助经费由政府资金和用人单位按1:1承担,如有区级配套资金,政府资金部分由市、区两级资金按1:1承担。申请单位应与我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以合同的方式购买社工机构的社工服务。深圳市民政局对企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监督管理,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资助期满一年后将对服务绩效进行评估。

  • 标签: 企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服务 资助经费 机构合作 合同方式 深圳市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二级住房市场的开放,房屋买卖日益普遍,其中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渐趋突出,产生了大量的纠纷。我国法律对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给予尊重,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贯彻意见》)第118条和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条。然而,这些法律规定得较为简略、笼统,操作性不强。笔者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价值视角,提出限制性保护原则,以期对司法实践中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适用有所裨益。

  • 标签: 房屋承租人 优先购买权 限制性法律保护 房屋租赁合同 《合同法》 法律性质
  • 简介:在《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规定的五种法定优先购买权中,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的优先购买权和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的优先购买权虽系沿袭《合同法》而来,但缺乏充分且正当的立法理由;同样承袭《合同法》而设的合作开发合同中当事人的优先购买权,已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规定的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所涵盖。这四种法定优先购买权均无存在的必要,应当从草案中删除。《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创设的合伙合同中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一种特殊的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当在草案中增加相应规定,揭示出两者之间的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 标签: 民法典 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 技术合同 合伙人
  • 简介: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以帮助购买经济适用房为名进行诈骗的案件。年仅25岁的北京女孩儿梁静因诈骗1240余万元被法院一审以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她的同案刘涛也因向梁静提供帮助而被法院以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梁静的男友王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 标签: 合同诈骗罪 经济适用房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疯狂 女子 有期徒刑
  • 简介:国际法主体 个人 权利与义务,国家和政府组织虽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个人同其他国际法上的主体相比较而言

  • 标签: 国际法主体 浅论国际法
  • 简介:我国商事立法应实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二元模式的统一,由统一的个人独资企业法进行规制。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应分类处理: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承包经营户应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调整;其他农村承包经营户应确定为任意商人,由其选择是否以商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应当明确应当将小商贩纳入商个人的范畴。

  • 标签: 商个人 个人独资企业 个体工商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 小商贩
  • 简介:公民信息泄露导致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非法调查等软暴力,并催生抢劫、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讨债等硬暴力,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司法机关、职能机构、相关组织和个人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健全法律,改进技术、完善手段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理公民信息泄露的能力和水平。

  • 标签: 公民个人信息 泄露 危害 治理
  • 简介:挪用公款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是当前惩治职务犯罪的重点之一。挪用公款罪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和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度,严重阻碍了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挪用公款 个人使用 刑法
  • 简介:典型案例郭某,中共党员,某市管国有企业总经理(正局级,由市国资委任命)。经查,郭某在2019年1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中,对以下内容未填报:(1)本人以房改成本价购买的公房一套,建筑面积48.06平方米,已取得优惠购房产权证;(2)郭某之女婿陈某名下市值60余万元的股票,相关炒股资金由郭某提供,关联银行卡长期由郭某持有,股票交易均由郭某实际控制;(3)郭某委托崔某进行的对外投资100万元,该笔资金全部来自郭某近两年收取下属及客户的礼金,崔某后将该款以自己名义对外借款生息(年息8%),郭某对此不知情。

  • 标签: 个人 行为 股票交易 典型案例 中共党员 国有企业
  • 简介:在国际交往中,个人信息不仅是人权问题,也与国际贸易有很大的联系。而信息的公开与传播就牵涉到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问题。所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刻不容缓。而台湾是欧陆法系中对个人信息立法保护较为先进的地区,并且拥有细致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其有力地保护了信息时代极易遭受侵害的个人信息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格利益,另外还促进了台湾地区法制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台湾地区与个人信息有关的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对台湾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研究,关注其立法发展动向,可以为中国大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借鉴的理论经验。

  • 标签: 个人信息 资料 电脑 监控
  • 简介: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第一款的解释,规定三种情况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其中第三种情况为“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该行为属于“归个人使用”的情况。但是,单位集体讨论决定的,不属于“个人决定”。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本人认为“个人决定”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个人的决定,正确理解“个人决定”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归个人使用” 挪用公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单位使用 第384条
  • 简介:在西直门国二招宾馆的三层写字楼里,北京市李晓光律师事务所是有名的“钉子户”,从2002年落户此地后,从来都没有挪过窝。作为2002年北京第一批试点个人律所之一,李晓光律师事务所已经成立整整12年。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晓光回忆说,律所成立之初只有两个人,他做律师,还有一个行政人员,固定的企业客户只有两家。

  • 标签: “钉子户” 李晓 个人 律师事务所 行政人员 企业客户
  • 简介: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方法,对该陈述的不同本体论预设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不同版本。仅以个人的形式就能够对社会现象做出充分解释的强版本方法论个人主义从来没有实现过,尽管作为假定的整体因素常常为论者所忽视。实际上,任何理论的分析都必须从个人和"非个人"两个因素同时出发。当然,在具体模型建构中,这两类分析要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则是问题依赖的。

  • 标签: 方法论 个人 “非个人” 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