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从1949年之前编纂的某些家谱中,我们可以对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底层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一定认识,从而还原出更为全面、立体的古代文学生态系统。底层文人对待文学写作和批评,既有和精英文人一致的地方,即写作态度很认真,写作精神很投入,对作家和作品的批评内容也非常接近;同时又有着鲜明的区别:底层文人写作在粗粝和稚嫩中表现出更多的自然和真诚,他们更惯于从现实生活、现实经验出发去理解作品的情趣和意旨。这虽然不是文学创作及批评的最佳状态,但对促进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启示。尤其对于纠正文学创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文学批评中的故弄玄虚,无异于一剂苦口良药。底层文人崇尚经典又偏好通俗的阅读行为,对于我们认识并构建当前的大众阅读亦有启示意义。

  • 标签: 文学创作 文学写作 大众阅读 古代文学 张氏宗谱 文学评论
  • 简介:中国古代的人鱼图像,从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与鲵鱼纹开始,到《山海经》成书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山海经》图文结合,将其记录、总结为赤鱬、人鱼、陵鱼、氐人(互人)、鱼妇五类。经文中对氐人(互人)、鱼妇的阐释,并非对人鱼图像的简单描述,显示出文字独立叙事的一面,为人鱼故事的演绎奠定了基础。魏晋时代,张华的《博物志》开启了鲛人这一新的人鱼类型的叙事:善织与泣珠报恩,但没有描述鲛人的相貌。此后,鲛人事迹基本再无进展,鲛人图像也极为罕见。唐代郑常的《洽闻记》另辟蹊径,舍弃鲛人事迹,为人鱼加进了性别、性诱惑等性元素,开始了从人鱼向美人鱼的演进。其后所出现的美女与鱼尾组合的女性人鱼图像,明显是对传说的图解。。

  • 标签: 《山海经》 《博物志》 《洽闻记》 鲛人 海女 美人鱼
  • 简介:陶渊明的田园以亲切纯真的风格、高远入化的意境、本色自然的语言洗涤世人的精神尘埃、抚平人们的情感魅惑,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着眼诗歌文本,从生命的诗意栖居、士人的慷慨志气、平和的自然观念、深沉的人民情怀四个层次详细阐述了陶渊明田园蕴涵的丰富意韵,并从德育、美育、智育三个角度探析陶渊明田园的当代教育意义。

  • 标签: 陶渊明 田园诗 教育意义
  • 简介:《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史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 标签: 修海林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内容特色 结构方式 学术思想
  • 简介:近日,江苏凤灵乐器集团与广州帝堡钢琴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江苏省泰兴市隆重举行。双方达成共识,将于两年内合资1.2亿元在江苏省黄桥镇乐器文化产业园内新建六十多亩的"凤灵-帝堡"钢琴项目基地,引进德国先进数控生产设备,凭借精湛的德国钢琴技术和优良的工艺,打造高品质、高品位、高档次钢琴产品,缔造"凤灵-帝堡"钢琴品牌。

  • 标签: 江苏省泰兴市 生产设备 黄桥镇 项目基地 战略合作伙伴 李书
  • 简介:山水画最初作为人物画的补景出现,隋唐时逐渐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古人一直对山水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因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大宗而延绵不绝,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卧游”,卧而游之,最早追溯至南朝宋时期宗炳所作《画山水序》,原文为“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宗炳这一思想为历代文人所服膺,他们以山水画替代真山水,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自然,参悟哲学思想。“卧游山水”的思想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延续至今。

  • 标签: 辽宁省博物馆 古代山水画 桃源问津图 画科 《画山水序》 王原祁
  • 简介:《文徵明和陶渊明〈九日闲居〉及其父子信札合册》(以下简称合册),纸本,书和画一共十四开,其中书法尺幅每开大约纵21.5cm,横12cm,绘画尺幅略大,原为台湾华氏家族旧藏,后归无锡博物院。从书册整体装裱情况来看,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联并无十分严谨的逻辑顺序,应为后人重新装裱而成。该书册的第一、二开是清代顾子长为文徵明的《九日闲居》补作的一幅设色小景山水画。

  • 标签: 九日闲居 文徵明 四开 小景 毕泷 行草书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学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 简介:音乐艺术美与诗歌艺术美的共通性是指各自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意境之美,两者有充分的借鉴,但文字更明确的示意性常常会对音乐意义的解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本文从邱大成先生改编的《春江花月夜》来反思乐与两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与互参。

  • 标签: 春江花月夜 乐象 标题 诗歌 意境
  • 简介:由浙江省文联和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画院、丽水市旅游委员会、丽水市文联联合主办,丽水市美术家协会和丽水市美术馆承办的"浙江画院‘走进丽水'采风作品展"于9月26日在丽水市美术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克明,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波,丽水市副市长戚永远,丽水市政协副主席何赤峰,丽水市旅游委员会主任孙俐龙,

  • 标签: 文联党组 政协副主席 水市 五大堡乡 出版局局长 画院院长
  • 简介:在苏联众多电影导演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可谓别具一格,并在国际电影界赢得广泛的声誉。他的影像风格出神入化,创造出一个被伯格曼称之为梦幻的世界,从而使伯格曼进一步坚信电影不是一种记录。然而,塔可夫斯基本人却声称:电影诞生于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观点,颇值得人们为此展开深入的探究。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理论著述中,对前辈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电影隐喻手法以及他那个时代的同侪所拍摄的电影,均持否定的观点,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展现出电影诗意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他对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以及渗透其中的禅宗思想有着独特的研究和体悟,某种程度上说,禅宗思想对于他的独特电影风格的形成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爱森斯坦 诗电影 电影史 伯格曼 兼论 影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