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的围术期管理及术后拔管。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80例,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安氟醚等静吸复合全麻。硝酸甘油、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用于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所有病人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分别为(80±42)min、(2.6±2.0)h、(8.4±6.3)h。术毕61例病人在4h内拔管。80例预后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施行“快通道”心脏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减少病人在ICU的停留时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 标签: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麻醉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ICU监护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的ICU监护措施,并且围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功能、电解质平衡和各项生活护理措施进行优化。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46例患者经过ICU监测和护理措施之后,全部在48h以内就脱离了呼吸机辅助,平均带机时间仅为20.9h。另外所有患者在术后48h后都可以顺利拔管并进入普通病房,无患者出现严重的围术期心肌梗死或其它恶性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需要实施非常严格的ICU监护对策,减少患者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并重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ICU 监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实施效果。方法将5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运用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路径(CABG-CNP)实施护理方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对护理整体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路径(CABG-CNP)提高患者对手术风险的承受力,消除顾虑,更好配合治疗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减低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CNP是近年随整体护理后的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它体验了护理的专业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HG)后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CABG患者的病例,将其分为AF组与非AF组,比较二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高危因素。结果CABG后AF的发生率为36.1%,AF组高年龄(≥60岁)、左房内径增大(≥40mm)、低EF值(≤40%)、搭桥支数多(≥3支)、同期瓣膜置换术的比例明显高于非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提示,年龄、左房内径、搭桥支数分别与AF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高龄、左房扩大、搭桥支数是CABG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电图(ECG)QRS低电压对预后影响。方法观察60例CABG患者术前及术后12导联ECGQRS电压变化及严重心律失常、EF值降低、心功能分级Ⅲ、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死率等。结果CABG患者术后ECGQRS低电压与严重心律失常、EF值降低、心功能Killip≥Ⅲ、并发瓣膜病、住院病死率与Ⅱ组比较发生率高(P<0.01或P<0.05)。结论CABG后出现心电图QRS波群电压是临床近期预后险恶的独立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电图/QRS低电压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既遵循系统化、互动化、个体化原则分入院、围术期、出院前及出院后4个阶段连续性教育,根据患者反馈及时调整方式。教育方式包括健康教育手册、谈心式调查、多媒体集中讲解、个别指导、口试反馈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并发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系统健康教育 应用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n-PumpCABG,on-pump)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CABG,off-pum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7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1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on-pump组和off-pump组,对其术后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ff-pump组发生并发症3例,住院死亡1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6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1.5天;on-pump组并发症20例,住院死亡5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8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3.6天。结论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但非体外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比体外循环患者低,ICU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 非体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7~2020.6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为例。患者全部使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颈动脉超声对重度以上、中度、轻度及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检查,再应用颈动脉造影术对颈动脉重度以上狭窄患者进行二次检查;重度以上患者单独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从而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超声显示重度以上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无颈动脉狭窄各8例、13例、25例、15例。颈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例患者为重度以上狭窄。重度以上狭窄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余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之前,采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查,并对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按照检查结果,为颈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介入与手术治疗,可帮助患者将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超声检测 颈动脉狭窄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行心脏搭桥术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保健知识、康复相关知识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行心脏搭桥术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相关康复基础知识,改善个体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搭桥术 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搭桥术的90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随访2年是否出现再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内再出血)、对照组(术后随访2年内无再出血),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2年,90例患者无失访病例,其中32例再次出血,再出血率35.56%(32/90),再出血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出血高峰年龄42~55岁,占观察组40.63%(13/32),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第1次出血中位间隔时间为13个月,第1次与第2次出血中位间隔时间为12个月,两次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7,P=0.002);第1次出血时中位mRS评分为2分,第2次出血时为3分,两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1,P=0.003);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头痛头晕症状、形成侧支循环、第1次出血时mRS评分>2分、颅内血肿完全清除至搭桥时间、脉络膜前动脉扩张、后交通动脉扩张、合并动脉瘤为影响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可发生再出血,且再次出血时间短、患者病情重,应积极预防再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

  • 标签: 影响因素分析 出血型烟雾病 血管搭桥术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9年5月我院开展6例在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术中积极协调配合。结果6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间4~6h,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等情况,术后恢复好。结论护士术前了解病人病情,与医生沟通,了解术中搭桥的条数,以及取材情况,备好手术中需要的所有耗材,术中配合技术娴熟,做好感染预防,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护理实施效果。方法将48例性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实施连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的发生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 连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术后取桥血管预防下肢肿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0例搭桥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的护理经过。结果经过术后积极预防及观察、治疗及护理,病人顺利康复。结论通过督促并指导患者各项护理措施,有效的消除或减轻了术后下肢肿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8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为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43例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表 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4.88%,观察组则为 18.60%,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表 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6.0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 95.35%。结论: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连续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外科 冠脉搭桥术 连续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再加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如今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该疾病主要采用搭桥手术的进行治疗,可直接改善患者心肌的血液供应和缺血情况,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存在很大危险,容易导致患者在术后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1。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脏搭桥术 认知行为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6例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连续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连续护理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连续护理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7月~2021年3月期间确诊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治疗研究,患者均接受搭桥血管重建技术治疗。评价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DSA灌注指标差异。结果:(1)Rankin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且术后7日、术后3月时mRS、ADL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SA灌注指标:术后3月时复查所得rCBF、rCBV较术前均上升,rMTI、rTTP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经积极重建患者病变脑动脉血运后,促进患者大脑、脑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病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搭桥血管重建技术 颅内复杂动脉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