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测量的方法对面部软组织进行测量,研究正常面部软组织的立体结果,建立正常面部软组织的正常值,为错畸形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44例受试者(蒙古族女性77例,男性70例)拍摄三立体影像,并在软件上进行20个标志点的确定,23个角度、13个线距的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 22.0统计分析,对比男女面部差异。结果共有20项测量项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是:全面凸角、鼻尖角、鼻尖突度、鼻额角、鼻根突度、INPG角、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颏沟深度、颏突度、全面高、下面高、面上1/3角、面下1/3角、上面宽、面宽、下面宽、种族上三角、美学前三角、美学上三角。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男性鼻部挺拔,侧貌较凸,鼻根部较凹,下唇相对于颏部较突,面部较宽,蒙古族女性鼻尖部较圆钝,鼻根部更加高挺,并且男女均为上面高>中面高>下面高,男性下面高大于女性。

  • 标签: 3DMD 面部软组织 蒙古族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区大小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进行分组,从三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面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从下颌平面向根方2 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 mm的水平面上沿POL线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结果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牙冠部的远移可用间隙均大于根部;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的可利用间隙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结论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的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地考虑下颌磨牙后舌侧骨皮质的影响,而参考CBCT比二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也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

  • 标签: 磨牙后间隙 第三磨牙 磨牙远移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模体验证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在体三剂量验证建模的准确性,并进行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方野和调强计划在均匀和非均匀模体上检测EPID在体三剂量验证系统应用于不同介质中的剂量计算精度和重建精度,比较不同剂量/距离一致性标准下的γ通过率。对临床病例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分析。结果方野在均匀模体中3%/3 mm标准平均γ通过率为(97.49±1.11)%,在非均匀模体中为(94.06±5.11)%(P>0.05)。不同出束方式的调强计划之间也相近(P>0.05)。临床病例疗前剂量验证3%/2 mm标准γ通过率为(97.96±1.84)%,在体三剂量验证3%/3 mm标准为(90.51±6.96)%。临床病例中小体积和体积变化较大的危及器官有较大剂量偏差。结论基于EPID建立的在体三剂量验证模型,经初步测试可应用于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质量保证,为以后自适应放疗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 标签: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在体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四血流(4D-FLOW)心血管MR(CMR)技术观察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血流特征,探讨右心室血流成分与右心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确诊P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行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并行CMR测定右心室血流及右心功能。采用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采集心脏电影序列,测定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功能参数。采用三回顾性心电图触发导航仪门控4D-FLOW序列进行全心血流扫描,测定右心室直接血流百分比(RVPDF)、延迟射血血流百分数(RVPDEF)、滞留流入血流百分数(RVPRI)和残余血流百分数(RVPRVo)。用Spearman方法分析右心室血流与心室功能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结果PH患者RVPDF、RVPDEF、RVPRI和RVPRVo分别为16.4%±9.2%、16.1%±5.6%、16.8%±6.1%和50.5%±12.3%。RVPDF与RVPRVo呈负相关(r=-0.703,P<0.001),而RVPDEF 与RVPRI呈正相关(r=0.955,P<0.001)。RVPDF与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RVSVI)(r=0.38,P=0.041)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r=0.69,P<0.001)呈正相关,与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r=-0.65,P<0.001)及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RVMI)(r=-0.45,P=0.004)呈负相关。RVPRVo与RVEF(r=-0.58,P=0.007)呈负相关。RVPDF与RVPDEF之和(RVPDF+RVPDEF)为35.2%±11.4%,RVEF与(RVPDF+RVPDEF)呈正相关(r=0.825,P<0.001),且RVEF与RVPDF+RVPDEF之和间差异无计学意义(t=1.427,P=0.164)。RVPDF与肺血管阻力(PVR)呈负相关(r=-0.52,P=0.007),而RVPRVo与PVR呈正相关(r=0.54,P=0.004)。结论4D-FLOW CMR能够在自由呼吸状态下测定PH患者RVEF。PH患者右心室直接血流减低,而残余血流增多,且右心室直接血流及残余血流与右心室功能、PVR相关,是评价右心室功能及后负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动脉 磁共振成像 右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打印导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设计及应用进行优化和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包括40例下颌骨肿瘤手术患者(常规组20例、导板组20例)、20例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20例正颌双颌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20例放射粒子植入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患者中位年龄45岁(16~75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所有导板组患者术前均进行螺旋CT扫描并建立颌骨及供骨区三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模型各40个)以模拟手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术导板(包括截骨及定位成形导板共40套、穿刺定位导板10个)。分析模型打印时间以及各导板的设计时间、打印时间、导板应用对手术时间及手术精度的影响。结果下颌骨肿瘤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正颌双颌手术、放射粒子植入手术的手术导板设计时间分别为(2.8±1.8)、(2.2±0.3)、(2.9±1.8)和(0.9±0.3)d。上颌骨模型和下颌骨模型打印时间为(11.1±1.6)和(2.6±0.4)h,截骨及定位成形导板打印时间为(2.5±0.8)h,穿刺定位导板打印时间为(1.1±0.4)h。下颌骨肿瘤手术及放射粒子植入手术导板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02±0.55)和(0.89±0.15)h]均显著少于相应常规组[分别为(6.99±1.10)和(1.91±0.55)h](P<0.05),正颌双颌手术及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导板组手术时间与相应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肿瘤手术及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导板组标志点位移距离均显著小于相应常规组(P<0.05),正颌双颌手术及放射粒子植入手术导板的误差基本在1 mm以内。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三打印系列导板的应用有助于精准、快捷地完成手术,但其设计、制作等环节仍需进一步规范和改进。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口腔外科手术 夹板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成像,三维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多代理强化学习框架(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amework,MARL framework)在三超声中自动定位子宫冠状面的准确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20年5月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144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迈瑞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Resona-8)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子宫三容积数据,由一位超过5年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采集存储数据,手动定位子宫冠状平面并记录时间,同时通过多代理强化学习框架在所有收集的数据中自动定位子宫冠状平面并记录时间。将两种方法得到的子宫冠状平面图像混编在一起,由两位高年资超声专家对图像进行双盲评分(范围0~1),以两位专家评分的平均分均≥0.6分为合格。结果①144例患者,两种方法定位的子宫冠状平面中,手动方法定位的冠状面合格的有131个,自动方法定位的冠状面合格的有137个;运用卡方检验对比手动法和自动法得到的子宫冠状平面图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4,P=0.164)。②应用四分位距法分析,自动组的图像得分为0.80(0.75,0.90),而手动组的图像得分为0.80(0.75,0.90);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种方法所得子宫冠状平面图像得分,统计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1,P=0.215)。③运用配对t检验统计两种方法定位子宫冠状面所需时间,手动方法所需时间为(63.65±10.182)s,自动方法所需时间为(3.25±0.294)s,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P<0.001)。结论基于多代理强化学习框架的方法自动定位三超声中的子宫冠状平面具有较高获取率,且图像质量较好,同初级超声医师的手动组相比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可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为子宫相关疾病的智能诊断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三维超声 多代理强化学习框架 子宫冠状面 自动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不同分期尘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于2020年6月,收集114例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尘肺病壹期组45例,尘肺病贰期组36例,尘肺病叁期组33例,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并对比各组研究对象右心室游离壁中段以及基底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和圆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S),采用3D-STI计算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右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三尖瓣收缩期峰值速度(TVSPV)以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尘肺病贰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和R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叁期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CS、RS以及中间段R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壹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CS和RS均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RS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叁期组患者RVEF和GL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12 5);尘肺病叁期组患者FAC和TVSP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壹期组患者RVEF、GLS和FAC水平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PASP水平明显低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组患者FAC水平明显高于尘肺叁期组(P<0.012 5)。结论尘肺病患者早期可出现右心室功能下降,3D-STI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右心室纵向、径向、圆周运动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右心室功能,对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尘肺病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难治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克拉酸钾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克拉酸钾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情况(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4(IL-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hs-CRP、PCT、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皮疹、呕吐、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酸钾静脉滴注与序贯疗法对难治性支气管炎疗效相近,但序贯疗法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且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且能在一定程度减少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 标签: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难治性支气管炎
  • 作者: 谭为 朱嘉文 苏炜炜 孙永建 黄文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广州 510515,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515,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导航模板辅助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畸形愈合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12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常规组),即根据CT重建分析畸形位置、术中凭经验截骨治疗;6例采用导航模板辅助截骨矫形治疗(导航模板组),即根据双侧肘关节CT数据建立三骨骼模型,通过患侧肱骨远端与健侧肱骨远端的镜像进行比较来评估肱骨远端冠状面、矢状面的畸形,从而确定最佳截骨平面及复位的目标位置,在计算机上进行术前模拟,设计截骨导航模板及复位导航模板,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导航模板。术中在导航模板辅助下截骨矫形,空心螺钉固定截骨断端,屈曲80°石膏固定。2组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肱骨小头及滑车坏死、迟发性尺神经麻痹、骨不愈合)、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肘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截骨矫形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矫形效果满意。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Dhillon评分,导航模板组:优1例,良5例;常规组:良11例,一般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模板组手术时间[(200.0±24.2) min]、术中出血量[(85.0±10.9) mL]优于常规组[(232.0±20.1) min,(139.1±18.3)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应用肱骨三重建、镜像对比评估患侧肱骨远端畸形,设计截骨及复位导航模板辅助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正常解剖结构,精准矫形,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化了手术程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镜像对比 3D打印 导航模板 肱骨外髁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四磁共振血管成像(four 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4D-MRA)对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及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分级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迈特思创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和万方等数据库或检索平台,查找关于4D-MRA对AVM诊断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是2000年1月至2020年11月,提取临床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 和R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绘制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192个患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4D-MRA诊断AVM和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分级的AUC分别为0.927和0.920。结论4D-MRA对AVM诊断及AVM的Spetzler-Martin分级的诊断均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作为重要的影像检查技术、评估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达到DSA的诊断效能,可在部分情况下替代DSA去诊断AVM。

  • 标签: 四维磁共振血管成像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 Spetzler-Martin分级 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会阴体特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4例SUI患者作为SUI组,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已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信息采集、二超声及SWE检查,获得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时会阴体的长度、高度、周长、面积及其弹性模量的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弹性模量值对SUI患者会阴体特性的评估效能。结果静息状态下SUI组会阴体长度、高度、周长及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0.291,0.082,0.063);在最大Valsalva状态时SUI组会阴体长度、高度、周长及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0,0.001,0.008)。静息状态下SUI组会阴体Emax、Emean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1±9.81)kPa对(34.66±10.38)kPa,(27.43±9.78)kPa对 (26.97±8.85)kPa,均P>0.05];而最大Valsalva状态时SUI组会阴体Emax及Emean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3±8.03)kPa对(58.06±10.02)kPa,(35.78±7.89)kPa对(44.33±9.62)kPa,均P<0.001]。绘制最大Valsalva状态时会阴体Emax、Emean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647,Emax对会阴体特性的评估效能高于Emean。结论二超声联合SWE技术可定量评估会阴体的特性,为SUI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会阴体 弹性模量值 硬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累及胃肠道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通过阻止淋巴细胞向肠道炎症部位募集发挥治疗作用,具有肠道靶向性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本文就VDZ治疗IBD的药物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疗效相关预测因素进行论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安全性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超声表面成像联合透明成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经产后(或引产)证实的唇腭裂胎儿72例,均接受二超声、实时三超声表面成像联合透明成像模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统计两种模式下胎儿唇腭裂检出情况。结果72例胎儿经产后或引产确认单侧唇裂17例,单侧唇裂合并腭裂51例,双侧唇裂合并腭裂4例。二、实时三超声胎儿单纯唇裂检出率均为100%(17/17),P>0.05。二超声胎儿唇裂并腭裂检出率为38.18%(21/55),唇腭裂总检出率为52.78%(38/72),低于实时三超声相应值89.09%(49/55)、91.67%(6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0、27.14,P<0.05)。结论实时三超声表面成像联合透明成像对胎儿唇腭裂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唇裂 腭裂 三维超声 透明成像 表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中孕期胎儿唇腭裂诊断中应用四超声诊断的价值及检出率。方法:取本院收治的42例唇腭裂畸形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院就诊,所有孕妇均行二、四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胎儿的唇腭裂、腭裂、唇裂各种病症的检出率。结果:四超声唇腭裂、腭裂、唇裂的检出率经评估分别为100%、85.71%、100%同比于二超声62.50%、14.29%、27.27%均居于更高显示,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比二超声,对中孕期胎儿进行四超声诊断,在唇腭裂诊断检出率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提升孕妇生育质量。

  • 标签: 四维超声 中孕期胎儿 唇腭裂 检出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分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的阿A进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波紫外线照射,以此来观察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阿维A 寻常型银屑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麻苓消疕颗粒与阿A胶囊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21年2月的本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各组均有患者40例,对比组患者实施阿A胶囊治疗方案,分析组以此为基础,再实施麻苓消疕颗粒治疗方案,比较二组疗效。结果:组间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比较,分析组评分较对比组低(P值<0.05)。结论: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应用阿A胶囊药物时,再联用麻苓消疕颗粒治疗方案,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病情,临床效果较优异。

  • 标签: 临床效果 寻常型银屑病 麻苓消疕颗粒 阿维A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肿瘤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重建后处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被我院诊断为骨肿瘤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位患者,对照组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而研究组采取多层螺旋CT三重建进行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骨肿瘤 影像诊断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强放疗与三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适形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优于三适形放疗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异A酸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1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异A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CRP、IL-1β、TNF-α),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1β、TNF-α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异维A酸 复方黄柏液涂剂 寻常痤疮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