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说到细菌,可能很多小朋友都会认为它会给我们带来疾病。其实,细菌和病菌是有区别的。细菌个体很小,平均身长只有2微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

  • 标签: 制造人 制冰
  • 简介:一提到细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感染、疾病、死亡这些令人生畏的词语,并总是要想方设法去消灭细菌。事实上,细菌对人类有很大的用处,一些细菌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治理污染、降解塑料,甚至治疗癌症的关键。更让人尤法想到的是,这些微小到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还可以变成艺术。

  • 标签: 细菌 全球变暖问题 降解塑料 生物
  • 简介:细菌可怕吗?霍乱菌、伤寒菌、结核菌……这些臭名昭著的病菌,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它们确实令人厌恶.那么,对待细菌,我们是否应该格杀勿论呢?非也.细菌的种类非常多,在细菌大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对人有害。有不少细菌对人类是有贡献的。例如,我们吃的泡菜、酸奶,都是经过一些细菌的'加工'才制成的;农村使用的沼气池,也是靠细菌发酵才能产生沼气;豆科植物的根瘤细菌,能够合成氮肥,为植物增加养料.

  • 标签: 细菌 根瘤细菌 霍乱菌 沼气池 人类
  • 简介:每个成年人的身体里至少有500种细菌细菌细胞的总数可达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的9倍。许多细菌对人类不仅无害反而益处多多。例如人体肠道内的寄生细菌就有400多种,维持着肠道的”生态平衡”,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氨基酸等不可缺少的物质。

  • 标签: 细菌 生态平衡 体细胞 成年人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曾令许多人恐慌并影响大半个中国及三十几个国家的非典型肺炎(即SARS),其元凶不是细菌,而是一种冠状病毒。在生物界,细菌和病毒是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那么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毒?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它的体积微小,我们的肉眼不能直接见到。一般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个体。由于菌体形态呈杆状、球状和弧状,所以就分别称杆菌,球菌和弧菌。细菌的大小通常用微米(10~3mm)计算。细菌的大小从0.5到2微米,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组成。就像我们熟悉的生鸡蛋一样。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每20分钟就可由1个分裂

  • 标签: 细菌病毒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耐药性细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其耐药范围越来越广,临床上关于细菌的培养方式对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对临床上指导用药物治疗耐药性细菌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肉汤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观察细菌耐药性的前后变化,以了解混合培养对细菌耐药性是否存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混合培养对细菌耐药性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还结合其他研究,对细菌耐药性变化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细菌混合培养 细菌耐药性 质粒传递
  • 简介: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现状与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此外,它对控制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分离 细菌构成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采集的300例阳性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血液样本实行直接药物敏感试验,150例对照组患者则实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直接鉴定与常规药物鉴定具有一致性,且在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性及药物敏感结果方面比较无差异性。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能直接快速确定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可有效提升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布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株,真菌18株、革兰阳性球菌2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其他抗生素如头孢哌酮、氨基甙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达8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美罗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的耐药性最差,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美唑等耐药性均在73%以上。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种类繁杂,临床用药前应对病原菌种进行检测,结合药敏试验对患者适当用药。

  • 标签: 下呼吸道 痰细菌培养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菌、疗程、治疗方法、治愈率等进行总结。结果多见于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居多,男性多见;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治愈率85%;平均住院时间(28±9)天。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超声引导下肝脓肿定位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术、全面营养支持,是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肝脓肿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进行腹水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中,共培养15株阳性病原菌(50.0%),其中9例大肠埃希菌(60.0%)、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3.3%)、4例其他杆菌(26.7%)。15株阳性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得到14株耐药菌(93.3%),其中12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结论对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提升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痰液、尿液、脓液、血液等分泌物标本,实施临床微生物检测及细菌耐药性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及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影响。结果 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微生物检验阳性比例以及耐药菌株数阳性比例均高于儿科及外科比例(P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检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细菌性结膜炎多在春秋季发生,属于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刺痛、灼烧感、异物感、流泪等,目前多采用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滴眼液、洛美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本文就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细菌性角膜炎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谱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3年1—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441株肠球菌属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41株肠球菌属细菌,包括8个菌种,以屎肠球菌为主(占51.02%,225/441),粪肠球菌次之(38.55%、170/441),其余菌种所占比率均〈3%。标本分布以体液为主(46.26%,204/441),其次为尿(32.88%,145/441)、痰(14.06%,62/441)。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普通外科(107株,占24.26%),重症医学科(78株,占17.69%)和儿内科(31株,7.03%)。除四环素外,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呋南妥因的耐药率均高粪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南妥因耐药率均〈30%。除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南妥因的耐药率〈20%,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不同种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定期监测其细菌变迁和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肠球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性
  • 简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选用健康的一岁来航母鸡。2.方法,将试验鸡分三组,每组30只母鸡,然后分别进行饲养。第一组于不清洁的室内饲养,给以全价饲料,但不给光照,饲养25天左右。第二组于同样的室内饲养,给以光照,但饲料中减少钙的含量,饲养25天。第三组是对照组仍在同样室内饲养,喂全价饲

  • 标签: 室内饲养 全价饲料 试验鸡 细菌感染 临床试验 软壳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的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科室PA进行检查分析,观察分布的情况,并进行耐药性的监测,为PA感染预防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持,提升抗菌药物治疗的准确度,降低耐药风险和成本支出。结果 PA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心内科、感染科、骨科等,且感染科占比最高;PA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偏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结论 PA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均有分布,其中呼吸道感染情况最为多见,这也是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数量增加的原因,对病菌详细分析,能获取到相关资料,完善PA的监控和管理,提升感染控制成功率。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研究人员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68名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录入儿童的一般资料后,医务人员常规收集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68名儿童的感染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沙门菌、白假丝酵母菌,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比例在进行研究时发现基本一致,其中感染占比最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结论: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粪便中的黏液和脓血等症状。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沙门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是其中感染占比最高的病原菌。这些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 标签: 痢疾 病原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胰液中细菌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接受ERCP治疗且行胰液细菌培养的SAP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纳入97例患者。97份胰液标本中46例(47.42%)培养出病原菌,46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菌株71株,革兰阴性菌43株(60.56%),革兰阳性菌26株(36.62%),真菌2株(2.82%)。培养阳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Balthazar CT评分等都高于培养阴性组(均P<0.05)。培养阳性组患者并发症及胰腺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较高(均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最多,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和真菌。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