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入路间融合(OLIF)与后入路融合(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间融合""后入路间融合"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间融合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斜外侧入路椎体融合术 后入路椎体融合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全部患者进行病颈前路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记录本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65.8±10.5)min;中出血(200.5±50.8)ml。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钛网或融合器位移、内固定物松动。术后患者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大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依据JOY评分改善率评定疗效,其中优15例、良19例、可6例。结论:颈前路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多节段颈椎病颈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阴茎再造中阴茎头成形方案的选择策略。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收治20例行游离前臂皮瓣再造阴茎的患者,年龄19~41岁,其中易性病(女变男)14例,两性畸形3例,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2例,外伤后阴茎缺损1例。中根据患者前臂皮瓣组织量及阴茎头发育情况等不同的区条件,分别采用游离前臂皮瓣末端+山形肋软骨支架阴茎头成形、游离足背皮瓣+山形肋软骨支架阴茎头成形或阴茎头游离移植3种方法进行阴茎头再造,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阴茎头形态的变化。结果20例中18例采用游离前臂皮瓣末端+山形肋软骨支架再造阴茎头,1例易性病患者采用游离足背皮瓣+山形肋软骨支架再造阴茎头,1例两性畸形患者采用自体阴茎头游离移植再造。术后随访10~36个月,再造阴茎头全部成活,其中足背皮瓣再造的阴茎头形态最为饱满、自然,冠状沟清晰;前臂皮瓣再造的阴茎头组织量稍显不足,冠状沟稍平,总体形态满意;阴茎头游离移植再造的阴茎头保留了其形态,外形逼真,但不够饱满。结论前臂皮瓣组织量较充足者采用游离前臂皮瓣末端+山形肋软骨支架、前臂组织量严重不足者采用游离足背皮瓣+山形肋软骨支架、自身阴茎头发育良好的两性畸形患者采用自体阴茎头游离移植再造,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个性化选择成形方法有利于获得满意的阴茎头外观。

  • 标签: 阴茎 外科皮瓣 移植物 阴茎再造术 阴茎头成形术 肋软骨 移植,阴茎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腰椎间融合(PLIF)、开放经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和经通道旁入路间融合(MIS-TLIF)治疗老年I~Ⅱ°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期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68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行PLIF和TLIF手术的患者40例纳入开放组,男12例,女28例;行MIS-TLIF的28例患者为微创组,男6例,女2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期手术时间、出血量、投照次数、术后引流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差异。结果开放组和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6±51)min比(153±38)min,(P=0.77);中出血量(458±272)ml比(157±104)ml(P<0.001);透视次数(6.7±1.5)次比(30.6±6.9)次(P<0.01);中并发症开放组25.0%(10例),微创组7.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引流量开放组患者(664±351)ml多于微创组患者(210±127)ml(P<0.001);尿管留置时间开放组患者(3.7±2.9)d长于微创组患者(2.2±0.8)d(P=0.002),术后住院时间开放组患者(9.2±3.6)d多于微创组患者(6.9±1.7)d(P=0.001)。术后神经并发症分别为7.5%(3例)和14.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术后非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开放组27.5%(11例)高于微创组7.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与PLIF和TLIF比较,MIS-TLIF治疗老年I~Ⅱ°腰椎滑脱症具有出血少、引流量少、尿管留置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非神经并发症较低等优点,但其投照次数较多。

  • 标签: 脊椎滑脱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真实世界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BT)后2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BT治疗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2年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微型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ini-AQLQ)评分、过去1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次数、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哮喘控制药物、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等指标与术前的差异以及术后2年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7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年调查过去1年中有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者分别为70例(100%)和37例(52.9%),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累计次数分别为575和162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者分别为46例(65.7%)和9例(12.9%),急诊累计次数分别为186和19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者分别为43例(61.4%)和16例(22.9%),住院累计次数分别为124和24例次。术后2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频率、哮喘急性发作住院频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71.9%、88.9%、83.3%(均P<0.001)。术后2年ACT、mini-AQLQ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22(21,24)比17(13,19)分、(5.57±0.89)比(3.83±0.92)分](均P<0.001)。术后2年4例(5.7%)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14例(37.8%)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每日ICS剂量及OCS剂量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使用孟鲁司特钠、茶碱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少于术前(40.0%比81.4%、27.1%比71.4%)(均P<0.001)。术后2年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术前[2.27(1.84,2.82)比2.10(1.70,2.61)L、(76.8±19.5)%比(72.5±19.8)%、(66.3±13.6)%比(63.8±13.0)%](均P<0.05);治疗后年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01)。59例(84.3%)患者主观评价治疗有效。结论2年随访显示,BT可显著改善真实世界重度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就诊及住院频率,减少药物使用,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哮喘 治疗学 支气管热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经皮间孔镜与开放板间开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5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78例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 n=39)和治疗组( n=39)两组,各实施开放板间开窗、经皮间孔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行比较,对照组均要比治疗组长,且其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皮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板间开窗。是值得优先选择和全面推广的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放椎板间开窗术 经皮椎间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斜外侧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及小切口经间孔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40例Ⅰ、Ⅱ度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MI-TLIF组,每组各20例。其中OLIF组男15例,女5例;年龄(50.3±8.8)岁;MeyerdingⅠ型16例,Ⅱ型4例。MI-TLIF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1.7±8.7)岁;MeyerdingⅠ型15例,Ⅱ型5例。记录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白蛋白丢失、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融合节段前凸角(fused segmental lordosis,FSL)及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LIF组和MI-TLIF组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1 ,8.404 ,8.064;均P< 0.001)。术后第3天,OLIF组的隐性失血量为(139±47)ml,MI-TLIF组为(486±192)ml;OLIF组的白蛋白丢失为(4.2±1.9)g/L,MI-TLIF组为(10.2±3.9)g/L;OLIF组的C反应蛋白为(34±11) mg/L,MI-TLIF组为(106±39)mg/L;OLIF组的红细胞沉降率为(41±15)mm/1 h, MI-TLIF组为(71±24) mm/1 h;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38, 6.184, 7.983, 4.675;均P< 0.001)。OLIF组与MI-TLIF组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2±1.5)分和(1.8±1.3)分,ODI分别为14%±11%和59%±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LIF组与MI-TLIF组术后LL分别为33.41°±9.25°和32.07°±9.54°,FSL分别为11.59°±5.09°和10.61°±4.56°,DH分别为(10.35±2.30)mm和(10.85±1.85)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OLIF组(13.5±2.3)个月,MI-TLIF组(14.1±2.8)个月。MI-TLIF组3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出现减压下肢放射痛,经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甘露醇等对症治疗后好转。OLIF组1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出现左下肢皮温升高,考虑中损伤交感链;3例于术后第1天出现左大腿前方麻木、屈髋无力,考虑腰大肌水肿或损伤。结论OLIF在治疗Ⅰ、Ⅱ度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上与MI-TLIF相比手术时间短、中及术后失血少、炎症指标低、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中及术后早期优势明显。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相似,均比较理想。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膝关节外侧间室骨关节炎患病率较低,但国内患者的总体数量大,外侧髁置换(UK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外侧间室独特的解剖结构及运动学特点使手术操作更具挑战性,传统UKA术后患者出现下肢力线不良和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导致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手术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更新与改进,UKA假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临床效果不断优化。在放射学、解剖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悉外侧间室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熟练掌握技术要点是外侧UKA成功开展的前提与保障。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化、精准化和个体化应是外侧髁置换追求的目标。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 单髁置换术 外侧间室 挑战
  • 简介:摘要为了总结窦管交界(STJ)成形治疗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的技术和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对68例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AR的患者施行了STJ成形,术前中度AR 46例,重度AR 22例,瓣环直径(23.6±1.4)mm,窦部直径(36.3±3.6)mm,升主动脉直径(53.6±10.2)mm,65例升主动脉置换人工血管直径为22~28 mm,其中24 mm、26 mm占54例,升主动脉成形3例。同期手术包括全弓置换7例、二尖瓣和/或三尖瓣手术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 5例。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纠正AR效果,术后随访3~116个月,平均(36.7±18.3)个月。全组手术死亡2例,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AR轻度以下47例,无中度AR。51例在术后3~6个月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AR 5例,轻度或以下46例。随访超声心动图3年的42例患者中,中度AR 3例,轻度或以下AR 39例。STJ成形对于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的AR有优良的早、中期效果,轻度反流的主要原因是瓣叶小体的局部增厚对合欠佳所致。判断AR是由单纯STJ扩张所致、选择合适的STJ缩小直径、以及均匀缩小STJ的直径是重要的手术技术和影响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100余年来,学者们一直认为网膜囊、大网膜就是胃背系膜,其完整切除是根治性胃癌切除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网膜囊、大网膜在结构上不符合系膜的定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也未能证明网膜囊切除、大网膜切除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我们提出胃背系膜近段模型,由胃右系膜、胃网膜右系膜、胃左系膜、胃网膜左系膜、胃后系膜和胃短系膜构成。胃背系膜近段的完整切除可以减少胃癌根治中出血和淋巴结清扫中的癌泄露,从而同步改善胃癌手术的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获益。胃背系膜近段模型为精准实施胃癌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胃系膜 淋巴结清扫术 网膜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慢性硬膜下血肿经一钻孔引流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66例双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3)。参照组予以传统钻孔引流治疗,实验组使用经一钻孔引流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数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症状恢复率是96.97%,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是81.82%,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发生1例并发症,参照组发生5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双慢性硬膜下血肿经一钻孔引流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经一侧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在接受微创经间孔间融合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微创经间孔间融合治疗的腰椎脱滑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行FTS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围手术期各项康复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疗效为优为27例占72.97%、良7例占18.92%、中2例占5.41%、差1例占2.70%,对照组优为18例占48.65%、良8例占21.62%、中6例占16.22%、差5例占13.51%,2组疗效为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93,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的值分别为(205.44 ± 22.85)min、(185.71 ± 12.21)ml、(2.52 ± 0.82)d、(11.64 ± 3.32)d,对照组分别为(213.73 ± 17.12)min、(253.58 ± 16.01)ml、(4.15 ± 0.97)d、(14.56 ± 4.43)d,2组失血量、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504、7.806、3.208,P均<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NR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26 ± 0.93)、(32.35 ± 5.36)分,对照组为(4.50 ± 1.09)、(20.62 ± 6.2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09、8.682,均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为86.49%(32/37),对照组为67.57%(2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742,P<0.05)。结论FTS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症状,促进围手术期患者各项康复指标的恢复,对患者腰椎功能及下肢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为了处理某电厂660MW机组闭式循环水冷却水水质浊度变化引起的凝汽器换热钢管结垢和沉淀,提高凝汽器钢管的换热效果,在机组负荷较低时,通过临时加药系统从循环水入口加入一定量的氨基磺酸、剥离剂+缓蚀剂,对凝汽器进行在线化学清洗。在线冷凝器单边解耦化学清洗耗时短、耗药少、效果好。清洗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清洗前后整个凝汽器平均真空提高1.715kPa,平均端差降低3℃,机组煤耗降低,机组承载能力提高,机组效率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凝汽器 单侧解列 化学清洗 真空度 凝汽器端差
  • 简介:摘要:经皮成形(PVP)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手术手段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安全性较高。但因为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如何提升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VP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作系统的分析综述。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良恶性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临床治疗原则和预后差别极大,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化学位移成像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影像组学新技术的发展,诸多影像学特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该文就MRI技术和影像组学在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椎体骨折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化学位移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 :目的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时,仔细对比经皮后凸成形 (PKP)和经皮成形 (PVP)的实际疗效。方法本文随机选择了 8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为 PVP组和 PKP组,每组各 40例患者。并就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 Cobb角以及疼痛 VAS评分进行详细比较。结果并对患者进行了长达 5-18个月随访。在 Cobb角恢复程度、手术时间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 PKP组远高于 PVP组,且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手术之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 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 PVP组,骨水泥渗漏率 PKP明显偏低,且 P> 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时,这两种治疗方式都能快速稳定骨折,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相对于 PKP手术, PVP手术时间更短,且骨水泥用量相对较少,而在恢复 Cobb角, PKP手术优势较为明显。

  • 标签: PKP PVP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N0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4265例,纳入双甲状腺叶切除+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与无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将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cN0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65例cN0患者中28.3%(75/265)出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nt-CLNs转移组较非转移组发生微钙化的比例更高(84.1% vs 53.2%),病灶更大(69.3% vs 51.6%),病理被膜受侵率更高(82.6% vs 61.5%),发病灶比例更高(43.1% vs 25.9%),患者年龄更小(90.7% vs 78.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6、6.901、6.775、7.197、5.062,P<0.001、-0.009、0.009、0.007、0.024)。然而性别、结节的囊实性、内部回声、血流以及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差异与无Cont-CLNs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微钙化(OR=3.768,P=0.003)及被膜受侵(OR=2.673,P=0.042)是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钙化及病理被膜受侵是cN0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为cN0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以期减少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颈动脉内膜切除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研究对中心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手术步骤进行总结,以促进中规范操作及技术交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间孔镜髓核摘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18年10至2019年10月间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间孔镜髓核摘除的术前、术后护理,并针对这一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0例手术均顺利,经术前、术后精心专业的护理,100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技术含量高,术后恢复快,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根据实验过程得到,骨科护理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术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