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小样本统计对比法,选择2019年05月至2020年05月在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并就不同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汇总记录。结果:肝衰竭主要包括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其临床表现不一;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病因、生化指标、并发症、肝脏基础情况、治疗方法选择单因素相关。结论:在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明确本病病因治疗和分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在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加以应用实施。

  • 标签: 不同类型 肝衰竭 临床特点 预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针对妇产科产妇,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妇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232例产妇作为参考对象,按照就诊编号,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116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采用综合护理服务的模式。最后,统计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分级状况、满意率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妇产科 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 心理状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所使用时间的长短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手术时间来划分,其中手术时间为入院后48h以内者34例为实验组,手术时间为入院48h以后者34例为对比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在对两组的手术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均好于对比组(P<0.05);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因为两组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间的不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影响极小,观察发现入院后48h以内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疗效更佳,同时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也得到了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时间 急性肠梗阻 预后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8年在世界20个地区统计中,前列腺癌成为了14个地区里最常见的男性癌症,并且其中有五个地区前列腺癌的病死率上升到了第二名仅次于肺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近年来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目前对于前列腺癌并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虽然早期患者治疗目的是根治前列腺癌,但是也无法避免复发。根据目前的危险分层,即使同一分层选择相同的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情况还是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预后预测因子,对当前的危险分层进行细分,区分出预后不良的患者及时更换治疗方案,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目前,对于预后的评估最简单可靠的就是诺莫图,且易于临床中推广。建立高质量的诺莫图不仅可以对不同患者预后做出精准的预测,还可以减少不同医师之间对患者预后估计的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癌 预后因素 危险分层 诺莫图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方法:连续入组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颅内动脉检查结果、血液化验结果、尤瑞克林使用情况,入院及出院时均采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颅内动脉狭窄≥50%者预后不良的比例为44.4%,狭窄<50%者预后不良的比例为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预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给予院前急救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送至医院救治,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入院时生命体征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由家属送至医院接受救治的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P<0.05)。结论:在急救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不良后果发生的风险,建议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腺外侵犯(extrathyroidal extension,ETE)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92例初诊为DTC的临床资料,收集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状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伴ETE者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TE对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592例DTC中100例伴有ETE(16.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伴ETE的危险因素是:肿瘤最大径≥2 cm、多发病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1)。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范围为29~64个月,36例复发。DTC伴ETE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86.9%,5年无病生存率83.2%,明显低于不伴ETE组(P<0.001)。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均显示伴有ETE(HR:10.564,95%CI 3.712~30.063,P<0.001)是影响D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TC伴ETE与肿瘤直径大、多发病灶等危险因素相关,伴有ETE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概率更高,且5年无病生存时间更低,是影响DTC复发的危险因素。具有以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患者术前应考虑ETE的可能,术后重点长期随访。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腺外侵犯 复发 无病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的OME患儿325例(486耳),男177例,女148例,年龄3~8岁,病程25~86 d。根据患儿在随访期间除观察等待外,是否使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自动咽鼓管吹张组142例(215耳),观察等待组183例(271耳)。对随访3个月内两组患儿的平均听阈、鼓室图曲线变化进行分析,并在随访3个月后评估两组OME的痊愈情况。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个月和2个月时,自动咽鼓管吹张组听阈显著低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 5和2.680 6,P值均<0.05);随访3个月时,两组间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8 5,P>0.05)。随访1、2、3个月时,观察等待组听阈<20 dB HL的患耳分别为89耳(33%,89/271)、200耳(74%,200/271)和220耳(81%,220/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20 dB HL的患耳分别为176耳(82%,176/215)、178耳(83%,178/215)和183耳(85%,183/215)。随访1个月、2个月时,观察等待组听阈<20 dB HL的耳数明显少于自动咽鼓管吹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随访3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3个月时,自动咽鼓管吹张组患儿鼓室图A型比例分别为74%(159/215)、79%(170/215)和85%(183/215),观察等待组鼓室图A型比例分别为36%(98/271)、71%(192/271)和76%(206/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鼓室图A型曲线比例均明显高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等待组的痊愈率为74%(201/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的痊愈率为83%(178/215),自动咽鼓管吹张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咽鼓管吹张可以早期提高OME患儿的听力、恢复正常中耳压力,提高随访3个月后的痊愈率,减少手术的几率。

  • 标签: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咽鼓管 听阈 声阻抗试验
  • 简介:摘要探讨伴DTA(DNMT3A、TET2、ASXL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DTA突变在MDS患者的预后意义。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40例初治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2代测序对34种髓系肿瘤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了解MDS患者的DTA基因突变情况及DTA基因突变对MDS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1)140例MDS患者检出DTA基因突变62例(44.3%),其中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较低危组患者DTA突变率为65.4%,明显高于较高危组(31.8%)(P=0.000)。与未突变组相比,DTA突变患者白血病转化率较低(9.7%比29.5%,P=0.00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TA突变与无DTA突变MDS患者相比,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但DTA突变患者中位OS显著短于无DTA突变患者(16个月比20个月,P=0.022)。按照IPSS-R进一步分组,结果显示DTA突变与无DTA突变患者的中位OS仅在较高危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个月比 18个月,P=0.034)。(3)在62例DTA突变MDS患者中,发生其他基因共突变的有60例(96.8%),对DTA以及共突变频率>10%的基因进行Cox回归分析时,DTA突变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提示DTA突变常发生于MDS疾病早期,在IPSS-R较低危组多见,白血病转化率较低。DTA突变与MDS患者的疾病进展无关,但在MDS较高危患者中预示着较差的生存,考虑与其共突变基因对预后的共同影响有关。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疾病特征 预后 DTA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患儿的近中期生存质量,为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多学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治疗的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近中期生存质量。结果62例患儿中,1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45例纳入近期随访。Gross分型Ⅲa 35例,Ⅲb 10例,长段型5例,44例一期手术治愈,1例延期手术治愈,二次手术9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吻合口瘘8例(17.8%),吻合口狭窄11例(24.4%),气管食管瘘复发2例(4.4%),血流感染14例(31.1%),手术切口感染4例(8.9%)。38例纳入术后中期随访:2例因误吸死亡,食管狭窄行食管扩张29例(76.3%),1.5岁有吞咽功能障碍5例(13.2%),胃食管反流3例(7.9%),营养不良6例(15.8%)。多学科协作后的生存率升高(57.1%对85.3%,P=0.013),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下降(46.4%对20.6%,P=0.03)。结论进行多学科合作,规范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术后随访,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食管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及结直肠来源库肯勃(Krukenberg)瘤的相关预后因素,并根据预后因素指导综合治疗;寻找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复查过程中,监测卵巢复发转移的客观敏感指标,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5例患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在异时性转移患者的随访中,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卵巢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寻找敏感性更佳的变化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123.5 U/mL(P=0.001)、CA12-5≥37.9 U/mL(P=0.018)、胃来源krukenberg瘤(P=0.037),卵巢外其他器官转移(P=0.014)以及未行减瘤手术(CRS)(P<0.001)是预后不良因素,其中减瘤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其总体生存期仍明显长于未行减瘤手术者(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升高(P=0.010)以及减瘤手术(P=0.001)是Krukenberg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及CT的影像学变化对发生卵巢转移的敏感性更佳(P=0.006)。结论接受减瘤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性转移患者不应放弃手术机会,异时性转移的患者也应行转移灶切除,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患者仍可从中获益;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过程中,应重视卵巢超声及CT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转移灶。

  • 标签: Krukenberg瘤 卵巢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减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时机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22例多发肋骨骨折行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0例,女66例;年龄18~85岁[(49.5 ± 16.3)岁]。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实践管理指南和倾向得分匹配技术分组,匹配前有118例气管插管7 d内行气管切开(早期组)和104例气管插管7 d后气管切开(晚期组);匹配后早期组87例,晚期组87例。比较匹配前后早期组和晚期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骨折肋骨数、肋骨骨折总数(NTRF)、第1肋肋骨骨折、连枷胸、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伤(脊椎、颌面部、胸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挫伤容积分数(VPC)、血乳酸(入院24 h内)、血胸、气胸、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持续时间、气管插管至切开时间、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次数、多重耐药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使用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及28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早期气管切开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皮尔逊法比较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影响早期气管切开患者预后的指标,并计算最佳截断值;采用卡普兰 - 梅尔单因素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影响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早期组的NTRF、ARDS、VPC高于晚期组,而气管插管至切开时间及28 d病死率低于晚期组(P < 0.05);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ISS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RF(OR = 1.775,95%CI 1.439~2.188)、ARDS(OR = 3.740,95%CI 1.441~9.711)、VPC(OR = 1.087,95%CI 1.052~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皮尔逊法分析显示NTRF与VPC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 = 0.369,P < 0.05),ARDS与VPC之间有低等程度的相关性(r = 0.179,P < 0.05),而NTRF与ARD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 = 0.132,P > 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VPC和NTRF曲线下面积(AUC)[AUC = 0.832(95%CI 0.770~0.893)、AUC = 0.804(95%CI 0.740~0.868)]显著高于肋骨骨折数目[AUC = 0.437(95%CI 0.352~0.523)]、GCS[AUC = 0.519(95%CI 0.432~0.605)]和ISS[AUC = 0.484(95%CI 0.398~0.571)](P < 0.05)。计算约登指数,VPC最佳截断值为23.9,NTRF最佳截断值为8.5。(4)卡普兰-梅尔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模型生存分析显示,早期气管切开患者28 d生存率显著优于晚期气管切开(P < 0.05)。结论NTRF、ADRS、VPC是早期气管切开时机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PC与NTR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当VPC ≥ 23.9%和或NTRF ≥ 8.5处可作为预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的指标;早期气管切开可能会使多发肋骨骨折患者28 d生存获益。

  • 标签: 肋骨骨折 气管切开术 预后
  • 简介:摘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FSGS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异质性较大,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桎梏。《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治专家共识》的出台将推动临床诊治规范化,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 标签: 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PNA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PNA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5例)和预后不良组(5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静脉营养时间、相关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量化丙氨酸转氨酶(ALT)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LT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性别、体质量、胎龄、年龄、喂养方式、静脉营养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尿培养、AST/PLT比值(APRI)及主要治疗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组总胆红素(TBil)、A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TBil(μmol/L):120.00±48.63比175.26±29.14,ALT(U/L):73.25±44.29比145.30±74.33,NEU(×109/L):2.55±1.29比5.08±4.10,MONO(×109/L):1.23±0.87比2.13±0.60,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是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ALT每升高1 U/L,预后不良发生的概率就升高3.6%〔优势比(OR)=1.04,95%可信区间(95%CI)为1.00~1.07,P=0.0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发生率与ALT呈正相关(r=0.49,P=0.03)。ROC曲线分析显示,ALT对PNAC患儿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 0.83,95%CI为0.00~1.00,P=0.03〕;当截断值为121.50 U/L时,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提示ALT可作为临床预测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主要指标。结论ALT为影响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尚不能评价PNAC患儿的预后

  • 标签: 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 预后不良 丙氨酸转氨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腐霉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其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明确诊断为腐霉菌性角膜炎的患者6例(6只眼),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8.7±11.3)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有效率和术后感染复发情况。结果6例患者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病变表现为:溃疡表面干燥,溃疡周围可见毛刺征、卫星灶、伪足表现,2例患者(2/6)可见苔被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免疫环结构。共聚焦显微镜未发现腐霉菌感染的特定特征。6例患者均对抗真菌药物反应不佳,均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治疗。3例患者(3/6)术后复发,初次手术后复发时间为4~6 d,再次手术后复发时间为2~3 d;其中2例患者复发后分别经过2次、3次角膜移植,但因复发未保住眼球,行眼内容物摘除术。结论腐霉菌性角膜炎较为罕见,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方面与常见真菌性角膜炎难以区分,DNA测序是明确病原的关键;该病病情进展快,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率及眼内容物摘除率均较高。(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89-594)

  • 标签: 角膜炎 腐霉菌属 角膜移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辅助展开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心律失常患者研究(2020年1月~2020年10月),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选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结果:(1)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 预后 并发症率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非侵袭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脏或肾脏移植术与鼻窦炎相关并发症发生、鼻内镜鼻窦手术的选择以及鼻窦炎预后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至2018年在美国梅奥诊所就诊的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对鼻窦炎相关并发症、鼻内镜鼻窦手术的选择以及鼻窦炎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纳入57例患者,没有患者发生鼻窦炎相关的眶内或颅内并发症。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是鼻窦炎患者1年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P=0.036),Lund-Mackay鼻窦CT高评分(P=0.023)和高龄(P=0.018)提示鼻窦炎治疗缓解率降低,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他指标与1年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或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初始预期结果相比,肝肾移植术后慢性鼻窦炎患者发生鼻窦炎相关眶内和颅内并发症的风险并没有升高,对于肝肾移植术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其预后因素与免疫功能正常的鼻窦炎患者相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围术期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蠕动开始时间分别为(26.4±2.6)h、(12.4±1.1)h、(35.3±3.3)h、(10.5±1.3)h,均短于对照组的(32.3±2.4)h、(16.6±1.8)h、(41.2±3.2)h、(13.7±1.2)h(t=16.674、19.910、12.835、18.088,均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3.9±0.7)分、(1.6±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762、30.509,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0.4±1.2)分、(14.2±0.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9.500、33.282,均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情感状况、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696、3.536、7.474、13.159、12.918,均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手术间期 病人医护管理 疼痛测定 时间因素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肝移植受者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00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68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7例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97例,女103例;中位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22~75岁。400例肝移植受者中,200例年龄≥60岁为高龄肝移植受者(ER)设为ER组,200例年龄<60岁为非高龄肝移植受者(NER)设为NER组。受者均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或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观察指标:(1)两组受者和移植物生存情况。(2)肝移植受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3)ER组的分层分析。采用门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受者生存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两组受者和移植物生存情况:400例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 d至7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3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R组1、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2.70%、60.66%,1、3年移植物生存率(GS)分别为72.70%、59.64%;NER组1、3年OS分别为78.84%、75.48%,1、3年GS分别为78.84%、74.22%;两组受者总体生存情况和移植物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5.712,5.681,P<0.05)。(2)肝移植受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Child-Pugh评分、供肝冷缺血时间(CIT)、合并高血压病、供受者血型、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术中血浆输入量、术中晶体液输入量、术后7 d内最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后7 d内最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是影响肝移植受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026,1.022,1.084、1.070、1.701、2.728、1.000、1.056、1.089、1.000、1.000、1.000、1.003,95%可信区间为1.006~1.045,1.005~1.040,1.060~1.170,1.011~1.132,1.133~2.554,1.701~4.374,1.000~1.001,1.031~1.082,1.039~1.142,1.000~1.003,1.001~1.004,1.000~1.002,1.001~1.00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供受者血型、术后7 d内最高AST、TBil是肝移植受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022,2.761,1.000,1.007,95%可信区间为1.001~1.044,1.612~4.727,1.000~1.001,1.002~1.012,P<0.05)。(3)ER组的分层分析:①ER组200例受者中,0 h≤CIT≤8 h、8 h<CIT≤12 h、CIT>12 h受者分别为96、73、31例,其1年OS分别为77.46%、73.33%、54.07%,3年OS分别为62.67%、65.05%、41.30%,3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708,P<0.05)。②ER组200例受者中,供受者ABO血型相容、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受者分别为182、18例,1年OS分别为77.32%、27.78%,3年OS分别为64.63%、22.22%,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3.165,P<0.05)。结论ER的总体生存情况差于NER,年龄、供受者血型、术后7 d内最高AST、TBil是肝移植受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缩短供肝CIT(<12 h)及避免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可以延长ER生存时间。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肝移植 肝细胞癌 高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颅脑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10例,预后不良组11例,死亡5例;预后不良组年龄<2岁10例,预后良好组2例;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6.9±18.9)d]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8.0±5.68)d];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蛋白定量[(4.14±2.89)g/L]、乳酸脱氢酶水平[458(235,1247)U/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2.09±1.47)g/L、99(59.75,221.2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发病年龄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9,P=0.018)。结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年龄每小1个月,本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10%;发热持续时间越长、脑脊液蛋白定量高、乳酸脱氢酶水平高提示预后越差。

  • 标签: 脑膜炎,细菌性 链球菌,肺炎 预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