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消化住院的4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工作采用口头宣教的管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特点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护理标识应用管理后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士被表扬次数增加,而护理不良意见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可突出护理重点,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提升护士价值,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探索增强中医“温病学”相关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上的应用强度,以提高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促进“温病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性建议。

  • 标签: 温病学 必要性 可行性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学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外在因素及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使我国当前的药剂的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跟不上医学迅猛发展的节奏。而药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用药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所以,该怎样高效的提升药剂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很多医院药剂管理工作人员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医院药剂的管理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变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提出一些提升医院药剂管理水平的意见和方案。

  • 标签: 药剂科 管理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培训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12月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00名,培训组50名,非培训组50名,两组学生想均进行实习前培训,培训组入后又进行前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结果培训组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培训组。结论实习护生进行前培训课提高护生的理论技术操作能力,提高混着满意度,受到患者好评,值得临床教学推广。

  • 标签: 实习护生 岗前培训 科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分析检验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预防与控制检验医院感染提高思想认识是根本,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关键。结论必须重视做好检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规范措施加以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管理控制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医疗不良事件状况,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109起,采用SH9分类法进行分级评价,分析事件类型。结果治疗错误事件发生率(34.86%)>设备使用事件发生率(24.77%)>医患沟通事件发生率(21.10%)>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发生率(10.09%)>医疗事故检查事件发生率(4.59%)>其他事件发生率(2.75%)>导管事件发生率(1.83%),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发生率(75.23%)>Ⅳ级隐患事件发生率(15.60%)>Ⅰ级警告事件发生率(5.50%)>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率(3.67%)。结论放射医疗不良事件的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应当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医师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责任心,转变理念,及时开展医患沟通和培训。

  • 标签: 放射科 医疗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以此加强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20名护理人员实施加强护理培训和教育,分析20名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后的效果。结果对护理人员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和安全教育、专业技术学习等培训,对感染易发生的安全隐患采取有预见性的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减少了护理风险,感染疾病传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结论通过分析感染的护理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将加强护理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应用于感染护理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避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疾病传播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科健康教育评价在结核的应用情况,为优化结核科健康教育实施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结核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健康教育优化前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结核科健康教育评价表,并持续对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结核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由过去的79.5%提升至100%,改善效果显著。结论在结核采取全新的健康教育路径,推行实施和评价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明显提高,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健康教育评价 结核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及医学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的对象选取为我院2013年度诊查收治的中风患者80例,病情相对稳定者给予中医药物维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基础组配合常规的基础护理措施,全科组则实施全护理方案。结果全科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基础组更具有优势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更具有促进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科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基础组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护理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对于护理体系的完善和护理领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中风病 中医治疗 临床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放射使用DR操作时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方法综合我院使用DR操作的实际情况,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常规DR操作过程中,存在前期准备不足、资料调取错误、拍摄体位错误以及参数选取不当等问题。结论放射操作人员应遵循DR相关操作规范,注意各个环节的操作合理得当,提高检测质量。

  • 标签: DR 放射科 操作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从常见护理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技术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论述了肛肠专业护理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各种肛肠专业护理技术的具体作用,并对广大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辅助治疗提出要求和展望。

  • 标签: 专业护理技术 肛肠科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传染就诊患者164例,依据对医院感染进行疾病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开始,甲组患者84例,2009年9—2010年9月传染就诊患者,采用常规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乙组患者80例,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传染就诊患者,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感染性疾病的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传染常见的医院感染传染病种类为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甲组患者传染病种类对比乙组患者的传染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的管理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种类无显著性效果,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能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传染科 常见医院感染 常规性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临床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患者痰标本漏收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降低痰标的漏收率。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本科室305个出院时仍未留取痰标本或部分未留取痰标本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未留取痰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因素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漏收痰标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护理下得以控制,从而减少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医护人员在解决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漏收痰标本问题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此护士应加强岗位责任制,鼓励和协助患者积极配合,从而降低临床痰标本漏收率。

  • 标签: 呼吸科 痰标本 漏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提高法律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改善服务质量对减少和预防护理纠纷的产生有重要意义。结论加强急诊服务意思,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建设,采取积极有效急救措施和护理,是避免医疗矛盾有效地方法。

  • 标签: 急诊 护理 纠纷
  • 简介:摘要医院药剂作为医院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职责是为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药品,并将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药物情况进行协调,为临床药学研究、用药安全等方面提供相关信息。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在对药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水平有着稳步的提升,如果对这一成果不满意,想要更进一步的加强管理,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促进药品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与规范性。本篇文章着重针对医院药剂进行管理时的具体措施,寻找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医院提升管理力度。

  • 标签: 医院 药剂科 发展情况 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做好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不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使用中的消毒剂、诊室环境设置、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结果逐渐提高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规范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结论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

  • 标签: 门诊 口腔科 医院感染管理 消毒与灭菌